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酒曲害虫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酒曲生产是白酒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近年来,随着白酒产量的增加,酒曲的生产和贮藏量成倍增多。由于生产酒曲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和豌豆等农产品,生产过程和贮藏过程都是敞开的,故给酒曲害虫的侵害和繁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1989年在陕西省西凤酒厂系统调查,曲虫发生高峰期,曲房内每克曲糠中平均有酱曲露尾甲幼虫18.3头;曲库每块贮藏曲  相似文献   

2.
曹东风  轩静渊 《昆虫知识》1997,34(6):335-336
黄斑露尾甲Carpophilushemipterus(L.)隶属于鞘翅目露尾甲科,是一世界性仓虫,其食性很杂,嗜食发酵腐败物及霉菌、酵母菌,在美国严重为害无花果和甜玉米[1],近年来在我国酿造业中日见严重[2~4]。为了配合对此虫的研究,在Patrick[5]饲养方法的基础上,改用玉米快餐粉复配人工饲料成功地进行了室内饲养。1饲料、虫源及饲养方法1.1饲料成分和配制方法人工复配饲料成分:玉米快餐粉(成分为甜玉米、大豆、糯米、精面粉、植物油,四川德阳市粮油食品厂生产,市售)60g、麦芽粉20g、酵母粉20g、复合VB4.0g、VC1.4g、山梨酸0.5g、琼…  相似文献   

3.
蜂巢奇露尾甲Aethina tumida Murray是危害蜜蜂种群的入侵害虫,其入侵地已遍布世界各地,对蜜蜂养殖业造成巨大冲击,该虫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分布并造成危害.本文综述蜂巢奇露尾甲的分类学地位、生物学习性、分布地与扩散路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和展望了该入侵种在我国的危害情况以及急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该虫对我国养蜂业的影响,促进我国蜜蜂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露尾甲(出尾虫)Haptonchus luteolus(Erichson),是棉花的传粉昆虫,生活在棉花、木模及冬葵等植物的花中。在棉田还见到一种叫长腹露尾甲,Carpophilus dimidiatus(Fabricius),又叫脊胸露尾甲,取食烂棉铃,危害贮藏的烂棉籽及其他贮藏物。两者均属鞘翅目,露尾甲科,后者属短翅露尾甲亚科。 一、棉花露尾甲的生活习性 此虫一年发生5—6代,成虫寿命最长168天,一般为107天,平均约145天左右。产卵期  相似文献   

5.
1981—82年作者用有饵之陷井研究了与腐烂物相联系的甲虫在三个不同生境(森林、灌木林和草地)空间之变异。结果显示鞘翅目昆虫对不同的饵及不同的生境产生不同的联系。与腐烂鱼肉产生联系的分类群包括阎魔虫科、金龟科,而露尾虫科、象鼻虫科则只受腐烂果肉吸引。拟步行虫科与隐翅虫均可在两种不同的饵中捕获,但有明显的食物嗜选性。扁土潜 Conocephalum depressum(拟步行虫科)与隆胸露尾虫 Carpophilus obsoletus(露尾虫科)在草地生境发生数目最多,灌木林较次,而在森林则极为罕见。相反地。在森林被大量捕获的拟谷盗虫 Tribolium sp.(拟步行虫科)、Lasiopactylus Picrus 及酱曲尾虫 Cafpophilus hemipterus(露尾虫科),在草地上则极少或没有发现。总括来说,在草地生境发生的甲虫数目最多,而在灌木林发生的数目虽然最少但种类却最多。作者将所得资料与其它已发表的资料作了比较及讨论。  相似文献   

6.
蜂巢奇露尾甲Aethina tumida Murray作为蜜蜂六大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对蜜蜂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明确蜂巢奇露尾甲在全国的适生区范围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对其早期预警和检疫防治意义重大。根据蜂巢奇露尾甲现有的分布数据,筛选出主要的环境变量,通过MaxEnt模型、R语言软件、ENM Tools软件与ArcGIS软件预测蜂巢奇露尾甲在全国的适生区范围。结果表明:蜂巢奇露尾甲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在华南大部、华东大部、华中大部、西南大部、西北少部以及华北少部地区,高度适生区主要位于华南大部、华东大部、华中局部及西南局部地区。且最冷季度的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是限制蜂巢奇露尾甲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此预测结果可为今后对蜂巢奇露尾甲的预防与检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棉露尾甲——一种有利用前景的传粉昆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峰  雷朝亮 《昆虫知识》2002,39(4):305-306
传粉昆虫(pollinatiors)的种类很多,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膜翅目和双翅目,如传统的传粉昆虫蜜蜂、壁蜂、熊蜂、切叶蜂、大头金蝇和食蚜蝇等[1],而关于鞘翅目昆虫作为传粉昆虫的报道很少.棉露尾甲Haptoncus luteolus(Erichson)属鞘翅目露尾甲科,国内将其记载为仓储害虫[2]和棉花害虫[3],未见其作为传粉昆虫的报道.传粉昆虫来到花上是要获取食物,同时也起到了传授花粉的作用[4].作者还观察到棉露尾甲有较特殊的携带花粉的构造和携带花粉的能力(另文发表).本文通过对棉露尾甲在棉花不同类型花上的分布、扩散以及寄主范围等的调查以证明其传粉作用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松树皮下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用环剥和砍伐模拟松树树势减弱和失水干枯的受害情况,同时观察松树皮下害虫侵入动态。环剥和砍伐对马尾松树皮下昆虫的入侵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松树失水,渐趋干枯是蛀干害虫得以入侵的主要原因。马尾松树皮下有多种蛀干害虫先后侵入、同时发生,其中松墨天牛为先锋虫种,依入侵先后顺序为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小松角胫象、家白蚁。有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跟随进入树干,虫种包括长线阎甲、根露尾甲、管氏肿腿蜂、黄隐翅虫、花绒穴甲、茧蜂、囊螨。  相似文献   

9.
萧氏松茎象的早期寄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调查的事实材料为基础,对萧氏松茎象的早期寄主进行了研究,说明该虫最先在马尾松树种上发生,而后逐渐蔓延到从国外引进的湿地松、火炬松和国外松上猖獗危害。 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xiaoiZhang)是江西省吉安地区 1988年发现的国外松新害虫。十多年来,该虫蔓延十分迅速,危害国外松特别严重。据1999年调查,江西省40余县(市)有分布.发生面积1万公顷以上,成为国外松的主要害虫。究竟此虫最初寄主是何树种,它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呢?弄清这一问题十分重要,不仅对制订正确的防范措施,而且对研…  相似文献   

10.
1955年春,我们在陕西武功、扶风、永寿、蒲城等县调查油菜病虫害时,看到了两种新的油菜害虫——油菜蓝跳(虫甲)和菜茎象(虫甲)。此两种害虫均为陕西关中地区油菜上之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也甚严重,往往造成油菜严重减产。因此,特将此两种害虫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先行整理介绍,以供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1.
在东北林区胡桃楸树上常见两种害虫,过去大家都叫胡桃金花虫,常常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例如1959—1962年吉林省净月潭林场人工林内、1956年黑龙江省带岭和1960年五营原始林内都曾大量发生,作者名之为胡挑楸扁叶(虫甲)(G.peltoidea Gebler)和胡桃扁叶(虫甲)(G.thoracica Baly),前者分布于东北的北部地区,后者分布于南部地区和华北。由于这两种害虫外形十分相似而生活习性又完全相同,所以一般误认为同种或互相混淆。本文对这两种害虫主要形态特征作简单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海南本土长蝽类天敌昆虫对三亚瓜菜上主要害虫的捕食潜力,为天敌昆虫的田间应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当南亚大眼长蝽Geocoris ochropterus Fieber和西沙大眼长蝽Geocoris xishaensis与不同害虫共存时,统计2种长蝽分别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Bagrall、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叶蝉Cicadellidae和露尾甲Haptonchus luteolus的取食偏好性,评估2种天敌对主要猎物普通大蓟马的捕食能力。【结果】与蚜虫、叶蝉和露尾甲相比,2种长蝽对普通大蓟马具有较强的捕食偏好性,且对普通大蓟马成虫捕食偏好性高于蓟马若虫。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比较2种长蝽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量,结果表明28℃是2种长蝽的最佳捕食温度,南亚大眼长蝽雌虫、雄虫、4-5龄若虫和2-3龄若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最高日捕食量分别为(49.18±8.71)、(47.23±7.81)、(43.60±10.29)和(30.10±4.65)头/d;西沙大眼长蝽雌虫、雄虫、4-5龄若虫和2-3龄若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日捕食量分别达到(33.37±3.89)、(32.65±5.12)、(23.87±2.37)和(27.36±3.19)头/d。【结论】南亚大眼长蝽和西沙大眼长蝽成虫和若虫对瓜菜上主要害虫均具有一定的捕食潜力,无论成虫还是若虫对普通大蓟马具有最高的捕食倾向性,且雌成虫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研究结果为将来2种海南本地长蝽的田间防控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黑刺粉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广驰  张承安 《昆虫知识》1994,31(4):220-22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1989年在山东枣庄首次发现,是危害花椒叶片的新害虫。1989~1991年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分布与危害据记载黑刺粉虱在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外1、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Z在长江流域以北属首次记录。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黑刺粉虱害主植物有柑桔、茶树、樟树等;在山东枣庄和江苏徐州等地,主要以幼虫群集于花椒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处形成黄斑,虫体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导致枝叶发黑,枯死脱落,影响花椒生…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在海南省豇豆上发现中国新记录种暗褐露尾甲Epuraea picinus。本研究运用5种聚集度指标(m*/m、c、k、I、Ca)和两种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海南省7个乡镇8块豇豆地上的暗褐露尾甲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暗褐露尾甲成虫在海南豇豆上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均为聚集分布,0.83头/百株时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印度大部分露尾甲在腐烂的水果和蔬菜上大量发生,其种群在一年中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据推测,露尾甲种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温度、湿度和降雨之类的环境因子。【方法】本研究调查了2013-2015年印度加尔各答市区外围一地Garia的露尾甲物种组成、季节性发生和种群结构,记录了其活跃时期、季节性多度和影响其发生的因素。【结果】调查期间在调查地共发现数目不等的6个物种。其中最常见露尾甲为Urophorus humeralis,它是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且在一年中几乎所有月份均有发生;其他常见物种为Epuraea ocularis和E. luteola。不同物种在食物发酵的连续阶段进入诱捕器中。最初12 h被捕获的是Epuraea 属的种类,而在诱捕器中食物严重腐烂的后续阶段发现最多的是U. humeralis。在合适范围的气温(22~29℃)和相对湿度(82.5%~86%)下,物种丰富度最高,表明这些环境变量对露尾甲种群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尔各答主要水果和蔬菜在季风后季节种植,在季风后季节取食这些作物的露尾甲发生量(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最高。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制定针对这些甲虫的有效田间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害玉米的新害虫——玉米旋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南部地区,水地回茬夏玉米上,有一种害虫为害严重,当地群众土名叫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发生为害已有很长历史。经鉴定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学名为Apophylia flavo-virens Fairmaire。在晋南,如洪赵县1954年玉米受害,一般缺苗23.4%,严重的达50%以上。为此特将这种害虫发生为害的情况加以介绍,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含笑尾小卷蛾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笑尾小卷蛾(Sorolopha michliacula Liu)是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Michelia)植物叶部的主要害虫,该虫的发生、消长狷獗成灾与温度、湿度、纬度、海拔高度、林分结构和组成、地被物以及天敌等环境因子均有密切关系.采用综合治理技术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在福建省来舟林业试验场木兰园中已控制7年(1989-1996)不成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蜂巢奇露尾甲Aethina tumida Murray幼虫的龄期和最佳分龄指标,本研究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头壳宽进行测量,根据各指标的频次分布结果初步确定龄期,并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蜂巢奇露尾甲幼虫可分为4龄,1~4龄头壳宽度平均值分别为0.1842 mm、0.2942 mm、0.4613 mm、0.7280 mm;此外,本文还对蜂巢奇露尾甲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本文为研究蜂巢奇露尾甲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及制定防治措施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目拟地甲OpatrumsuboratumFalder-mann是吉林省西部干旱地区苗圃及果树的重要苗期害虫。为有效地防治网目拟地甲,笔者1990一1991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分布与为害:阿目拟地甲分布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长岭、排南、白城、镇费、大安、前郭等县(市)。国内分布于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区)。成虫为害苹果、杨、柳、洋槐的幼苗,其幼虫为害树木和果树幼根,为害轻者缺苗断条,重者毁种。1987年通榆县苗圃110亩的当年杨插条,因受该虫的为害,缺苗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苗…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条跳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条跳(虫甲)是蔬菜的重要害虫,在中国目前已知有十一种。本篇的目的,即为记述这十一种的名称、分布及区别特徵等,以作有关工作者的鉴定参考。 黄条跳(虫甲)这一名词,过去是用以指称国内最常见、为害蔬菜最严重的一种跳(虫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