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岱 《华东昆虫学报》2001,10(2):113-116
建莲 Nelumbo nucifera cv.是我国栽培子莲的优良品种 ,因其主产于福建省建宁县而得名。建莲花、叶可观赏 ,藕可食用或加工藕粉 ,子实称莲子 ,是滋补佳品和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建莲是当地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 ,种植广泛。在生产上 ,常见建莲植株受害虫为害严重 ,导致植株枯萎 ,叶片缺刻 ,子粒腐烂 ,对莲子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为弄清建莲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 ,于 1 998- 2 0 0 0年在建宁县各乡镇主要产莲区 ,对建莲虫害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建莲虫害共 1 5种 ,其中为害叶片害虫 8种 ,为害花和子实的害虫 5种 ,蛀杆害虫 1种 ,地下害虫 …  相似文献   

2.
通过2008—2009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明确了丹东地区越橘园虫害的发生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据调查,丹东地区越橘园害虫共有5目、13科、22种。为害越橘的主要是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主要为害越橘的根、叶、花、果实,严重影响越橘的生长发育以及果实的质量。同时提出了防治越橘园虫害的建议,指出害虫的防治应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以减少环境污染、满足越橘园有机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兰兰艺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部分地生兰。传统的国兰有五大类:春兰、墨兰、建兰、寒兰和蕙兰:我国兰花的栽培历史久远,何时开始很难考证,在宋朝就有关于兰花欣赏与栽培的专著问世:国兰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植物的各种特性?它的生命活动,性状表现均受基因决定: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在兰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性状变异.有些变异经过人们的评品推敲,栽培固定.成为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艺,包括叶艺(也叫线艺)与花艺、兰艺内容十分丰富,只论述了其中一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作物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蕾  霍治国  王丽  姜玉英 《生态学杂志》2012,31(6):1499-1507
基于1961—2010年全国农区527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全国病虫害资料以及农作物种植面积等资料,对全国虫害发生面积与气象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象要素变化对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年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分别以0.27℃.10a-1、0.24mm.(d.10a)-1的速度增长,年日照时数以47.40h.10a-1的速度减小;年降水量增长速率为0.14mm.10a-1,但波动较大;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距平呈显著正相关,平均温度、平均降水强度分别每增加1℃、1mm.d-1,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648、0.713,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96、1.06亿hm2次;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日照时数距平呈显著负相关,其每降低100h,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40,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59亿hm2次;总体上,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降水量距平的关系不明显。虫害发生面积率距平与年平均小雨量、微雨量雨日数、小雨量雨日数距平呈显著负相关,3个因子分别每减少1mm、1d、1d,虫害发生面积率增加0.014、0.066、0.052,发生面积将增加0.02、0.10、0.08亿hm2次。  相似文献   

5.
国兰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兰科植物(Orchidaceae)蝴蝶兰(Phdaenopsis)的肌动蛋白基因(Actin)序列设计跨内含子引物,分别以cDNA第一链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RT-PCR和PCR方法从墨兰(Cymbidium sinense)、春兰(C.goeringii)中分离出Actin基因的同源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墨...  相似文献   

6.
7.
大豆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作物,又叫黄豆、青豆、黑豆,大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做我们平时使用孙吴豆油,还可以做各种豆制品。豆饼还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大豆原产于我国,分布广,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但在我国北方种植的面积较多,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品种的不同可长到30—90cm不等,大豆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蝶形花科,大豆属,大豆种。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不耐涝,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适于生长,从苗期就有病虫的危害,所以做好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是增产增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广东中山市芳香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市共有芳香植物39科64属9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6种,双子叶植物31科52属74种,单子叶植物5科7属10种。主要集中于木兰科、樟科、桃金娘科、芸香科、菊科、马鞭草科和姜科等,本文详细介绍了樟树、山苍子、黄栀子、山姜和鱼腥草等重要的芳香植物,并结合其特点及加工方法就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物对虫害补偿作用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盛承发 《生态学报》1989,9(3):207-212
本文探讨了作物的补偿作用的本质、证据、产生层次和所需条件及其在农业害虫控制中的意义。生物在适应环境的长期过程中,积累了适应性的历史经验或环境信息,概括为遗传信息,构成了该物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需要的理想生态位。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波动,现实生态位总是不断偏离理想生态位。环境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共同作用影响生物体内的物理及化学反应,改变生物的生理、行为、形态以至遗传信息。遗传再现了生物物种过去适应环境的成功经验,变异则可视为生物个体本身的环境对策。其中成功的对策即补偿作用减小了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之差,或曰减少了环境波动的不利影响。生命系统由此方式积累信息量,增加有序性,降低熵值。在农作物与害虫中,己经查明补偿反应产生于繁殖器官、营养器官和生理生化水平。在害虫控制中,确定作物对虫害的补偿反应类型、补偿力的大小及其变幅,并利用和加强补偿作用,将使害虫控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国兰的栽培虽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我国对国兰的利用仍处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原始阶段,这是造成我国国兰野生资源丧失的根本原因。对国兰野生资源的原始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品种的培育直接依赖从野生植株中筛选。例如在"兰花热"人潮的初期和中期,即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一些商家不惜成  相似文献   

11.
田宏刚  张文庆 《昆虫知识》2012,49(2):309-316
在昆虫中,RNAi是一种对抗外源病毒的天然免疫方式,基于生物体中的这种内在机制而建立的RNAi技术已经被广泛用来研究多种昆虫基因的功能。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RNAi技术在抵御害虫和防治益虫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可能对农业有害生物的控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RNAi与昆虫免疫、及其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害虫控制、益虫疾病控制和昆虫系统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RNAi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厦门市道路绿化基本树种病虫害名录的更新调查显示,从1986年至2006年的20年间,厦门市道路绿化基本树种更新17种,新发现病虫害12种;本文还确立了病虫危害程度的划分标准,重新调查并确定了各种病虫害的为害程度等级,明确了白囊蓑蛾等26种病虫害为重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3.
14.
胡伯海  沈佐锐 《昆虫学报》1998,41(-1):156-162
考查我国农作物重大害虫历史发生状况,研究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stal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二化螟Chilo sup pressalis 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麦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棉铃虫Helicoverpar armigera (Hubner)等害虫的长期发生规律,初步发现粘虫、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等长期变化有约16年周 期现象,稻飞虱、三化螟有12年左右周期性规律,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麦蚜、棉铃虫等发生周期约11年。根据害虫规律性作出“九五”期间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   总被引:112,自引:5,他引:1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岩钦 《生态学报》1993,13(2):99-106
本文根据保护生物圈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对策,以代替现在国内外采用的“综合防治”。文中根据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不仅提出了“生态控制”应遵循的经济学与生态学的管理原则,并且提出了“生态控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以及它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主要对策。进而根据国内外本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分析与生产实际需要,论述了本种对策在生产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物抗性品种、布局、耕作制度以及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合理和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害虫生态调控的目的,从而为农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提供新的植保技术。本文从农业措施在害虫控制中的直接作用、对天敌昆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利用农业措施控制害虫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合理利用和正确评价农业措施控制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载福建省栗树害虫计昆虫纲 3目 ,6 6科 ,及蛛形纲蜱螨亚纲 1目 2科。考查 ( )( )两篇合计福建省栗树害虫约 2 90种。考查 ( )作为本刊 1 0 ( 2 )的续篇 ,含 2 6科约 1 2 6种。(四十三 )小蠹科 Scolytidae1 6 5.瘤胸材小蠹 Ambrosiodusrubricollis( Eichhoff) [1 4、1 7] 分布 :建阳、建瓯。 (黄建采集 ,黄复生鉴定 )1 6 6 .削尾材小蠹 H adrodemius mutilatus ( Blandford) [1 4 ] 分布 :将乐龙栖山。1 6 7.小咪小蠹 H ypothenemus eruditus Westwood[1 4 ] 分布 :福建。1 6 8.小滑材小蠹 Xylosandrus compactus Eichhoff[1 4…  相似文献   

18.
    
Carrot psyllids (Trioza apicalis) pose a constant threat to carrot production in parts of Europe, and treatments with chemical insecticides are common. To be able to develop alternative control tactics,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 psyllid's host-finding behaviour and underlying physiology is needed. Using single-sensillum recordings from overwintered and non-overwintered males and females, we found essentially identical responses for the two groups and for both sexes. Using six compounds emanating from carrots or conifers, the psyllids' overwintering plants, and extracts of carrot leaves, five different olfactory sensory neuron classe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our high-quality recordings, viz. #1 responding strongly and exclusively to terpinene-4-ol, #2 responding strongly and most often exclusively to nonanal, #3 responding moderately strongly to terpinolene, #4 responding strongly to (Z)-3-hexenal and most often weaker to terpinolene, #5 responding exclusively to carrot extract.  相似文献   

19.
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试验表明,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对不同颜色的趋向性存在差异,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和白色的趋性强,桃蚜和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最敏感,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成虫对绿色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其他色彩。在生产上,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害虫预测预报或害虫控制。  相似文献   

20.
建国70年来,我国在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确定的28个“十三五”重点中药材品种为基础,检索了1949—2019年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的有关文献;并对检索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国70年来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同时对中药材植物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为中药材植物保护事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