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外文献中,有关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报道不多,而且多属分类区系或某些鼠种的生态学的描述,其中有关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文章基本上见不到。 新疆北部地区略呈三角形,南界为天山主脉哈尔克山、博格多山和克尔雷克山;西北与东北分别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1974—1980年,我们配合地方灭鼠工作,在新疆北部各地区的平原和山地,专门进行了啮齿动物的区系分类和分布调查。作者在整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鼠害一向严重,1967年在天山北麓,1970年在伊犁地区的小家鼠大发生,其数量之高,损失之大,为国内其他地区所无。同时,其草原及沙区的鼠害也很猖獗。故其啮齿动物的系统调查是很迫切的。马勇等同志承担了此项任务,于1974-1980年作了较深入的调查,写出了《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和分布》一书。这样的工作总结目前尚不多见,其出版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定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地区啮齿动物的分类与分布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10月出版,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勇、王逢桂、金善科、李思华四位同志。全书249页,其中图版4幅,计40万字。售价布脊精装本5.90元,平装本4.40元。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古称西域,地处亚洲的中部,虽然气候干旱,但地形复杂,历史上是欧亚两洲东西交通的要道。全疆地域辽阔,面积约有165万平方公里,而新疆北部是以准噶尔 相似文献
4.
将新疆北部 62种啮齿动物在新疆北部 6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 ,用联合系数来表征啮齿动物地理省间啮齿类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 ,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啮齿类在新疆北部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主要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还探讨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省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新疆北部62种啮齿动物在新疆北部6个动物地理省中有或无分布作为二元状态,用联合系数来表征啮齿动物地理省间啮齿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以类平均法进行聚类。聚类结果表明啮齿类在新疆北部各动物地理省的分布主要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还探讨了分布聚类与动物地理省区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近年作者对我国北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松属(Pinus L.)植物上的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真菌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报道3属15种,其中连合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fluens Lin,Hou & W.F.Zheng)是新种,斯塔雷散斑壳(Lophodermium staleyi Minter)为中国新记录种,小环绵盘菌[Cyclaneusma minus(Butin)DiCosmo,Peredo & Minter]和华山松舟皮盘菌(Ploioderma pini-armandii Hou et S.Q.Liu)等其余种为国内已知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国内外新记录、国内地理新分布和生态习性等分别作了记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部地区松生斑痣盘菌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作者对我国北部12省松属植物上的斑痣盘菌目真菌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报道了3属15种,其中连合散斑壳是新种,斯塔雷散斑壳为中国新记录种,小环绵盘菌和华山松舟皮盘菌等其余种为国内已知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国内外新记录、国内地理新分布和生态飞性等分别作了记载。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