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是否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cl-1在吉非替尼敏感细胞PC-9和耐药细胞H1975表达差异;梯度浓度的吉非替尼作用于PC-9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家族中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l-1在PC-9和H1975细胞内降解速度差异。结果:Mcl-1在PC-9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低于H1975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吉非替尼作用浓度的升高,Mcl-1表达逐渐降低,而Bcl-2和Bcl-x L表达基本不变,并且PC-9细胞内Mcl-1降解更迅速,半衰期明显缩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可能与Mcl-1的表达量上调,降解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蛋白1(Nupr1)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凋亡机制的研究。方法:肿瘤抑制剂盐酸素(salinomycin)不同时间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Cleaved Caspase-3、Nupr1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Nupr1基因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MMP-2、TIMP-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未经肿瘤抑制剂salinomycin处理对照组相比较,salinomycin处理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Nupr1蛋白表达量下降,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并且随着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Nupr1-siRNA转染组的迁移能力相比对照组未转染组下降(64.4±7.2)%,Nupr1-siRNA转染组的侵袭能力相比对照组下降(58.7±7.3)%。与未转染Nupr1-siRNA对照组相比较,转染后TIMP-1的表达明显上调,而MMP-2的表达则明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Nupr1沉默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出现大量凋亡。结论:Nupr1基因沉默后通过上调TIMP-1的表达,下调MMP-2的表达降低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摘要:肺癌是全球最常见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目前肺癌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并且晚期肺癌的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属于CD28/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可负性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使肿瘤细胞免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的新焦点,针对PD-1/PD-L1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已被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投入临床使用,且已被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为转移性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本文就PD-1/PD-L1的生物学结构及其在NSCLC中的作用机制、靶向药物、研究现状及展望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中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体细胞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敏感性密切相关。文章分析和检测本院75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况。采用PCR技术进行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突变分析。结果显示:75例NSCLC患者中有13例(13/75,17.33%)酪氨酸激酶域存在体细胞突变。其中7例(7/75,9.33%)为19外显子缺失突变,6例(6/75,8%)为21外显子替代突变(2573T>G,L858R)。病理分型显示,腺癌突变率高于其他几种类型NSCLC。乳腺癌患者均为免疫组化HER-2阳性女性,EGFR基因的19、21外显子中未见突变发生。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突变率高于高加索人种,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突变率高,提示肺腺癌的患者突变率高可能在吉非替尼的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9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19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miR-191的表达显著上调。组织分化程度低或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癌组织中miR-191表达明显高于组织分化程度高或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P0.05),癌组织高表达miR-191的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癌组织低表达miR-191的NSCLC患者(P0.05)。结论:miR-19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肿瘤患者致死率最高的,5年生存率低于18%。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晚期NSCLC的预后依然很差。免疫治疗为NSCLC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Nivolumab、MK-3475)和肿瘤疫苗(MAGE-A3,L-BLP25,TG4010,Belagenpumatucel-L)等。免疫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效率高的特点,并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成为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后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原理、临床试验及待解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共存(以下简称双基因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与EML4-ALK融合基因共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结果:11例双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占医院同期入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0.68%(11/1620);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51.6岁;11例患者均不吸烟;腺癌9例,肉瘤样癌2例;临床分期,ⅠA期3例,ⅡB期1例,ⅢA期1例,ⅢB期1例,ⅠV期5例;6例行手术治疗,4例使用传统化疗,最好疗效为稳定(SD),最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月;5例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Ⅰ)治疗,使用EGFR-TKⅠ最好疗效为部分缓解(PR),PFS为3-23月,中位PFS为9月;截止2017年12月,死亡4例,11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67月,中位存活时间为21月。结论:EGFR基因突变与EML4-ALK融合基因共存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少见,多见于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双基因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的治疗缺乏统一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EGFR及EML4-ALK的磷酸化水平或肿瘤突变负荷选择靶向药物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GINS2在多种侵袭性肿瘤中上调,然而,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及功能仍有待阐明.本研究主要对GINS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GINS2在NSCLC中显著上调.为了研究GINS2在NSCLC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功能,首先,采用小干扰RNA技术设计了该基因的siRNA,以此来沉默GINS2的mRNA,细胞水平转染后,该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292和A549中的表达降低;随后,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real time cell analyzer,RTCA)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对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进行测定,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以及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在NCI-H292和A549两个细胞系中,用siRNA沉默GINS2的表达后,NCI-H292和A549细胞的生长能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会受到明显的抑制;此外,细胞的周期凋亡实验显示,在NCI-H292细胞系中,阻碍了细胞G1期向S期的转变;在A549细胞系中,阻碍了细胞S期向G2期的转变,同时在两个细胞系中均表现出促进细胞凋亡等功能.综上所述,敲低GINS2可抑制NCI-H292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能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等.因此,研究该基因在NSCLC中的功能对于后续研究分子机制具有很大的意义,可能是未来的特异性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LR4基因rs10983755 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组)和160例健康对照(NC组),利用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芯片系统对TLR4基因rs1098375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型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10983755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携带者NSCLC发生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21倍(95%CI=1.124~2.906);rs10983755基因型频率在NSCL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G基因型NSCLC发生风险是GG基因型的2.103倍(95%CI=1.118~3.898)。结论:TLR4基因rs10983755 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的易感性显著相关,A是风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和化疗敏感性相关性。方法:2选取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病例组,同时纳入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肺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Th17(CD4~+γ-IFN~+)、Treg(CD4~+CD25~+Foxp3~+)水平,完成2个化疗疗程后,评价化疗效果及敏感性。结果:病例组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第一次和第二次化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高于化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WHO实体肿瘤化疗效果判定标准,CR为化疗敏感组、PR、SD为化疗有效,PD为化疗无效,将所有病例组分为化疗敏感性组、有效组和无效。第一次化疗前和第二次化疗前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化疗敏感组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而有效组水平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晚期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其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和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应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检测结果为能否接受EGFR-TKI治疗的先决条件,而晚期肺癌患者却因组织量少、质量不佳、组织异质性无法进行检测,血液EGFR检测便应运而生,本研究将综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液EGFR基因检测研究。方法:检索Pub-med、SCI、Medline及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EGFR基因检测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晚期NSCLC患者,血液EGFR基因检测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且能够较好的预测患者对EGFR-TKI的疗效以及进行耐药监测。结论:当组织获取困难及质量不佳时,血液可替代组织行EGFR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3.
14.
15.
RT-PCR克隆辐射敏感细胞及其亲本细胞的ku80基因cDNA,发现辐射敏感细胞的ku80基因与双链断裂DNA末端相互作用的位置存在基因突变,用凝胶阻滞和DNA-蛋白质印迹进一步证实突变ku基因编码蛋白结合双链断裂末端DNA的能力下降,暗示其细胞辐射敏感性可能与Ku蛋白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及其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3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HER2突变位点、CT影像学征象、一般资料等资料。分析351例患者中的HER2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单因素、多因素分析HER2突变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T表现特征相关性。结果:351例患者中,基因突变者20例,占比为5.70 %(20/351)。单因素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ER2基因突变与有家族史有关(P<0.05)。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与HER2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结果表明,有家族史、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是HER2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家族史、病灶边界分叶/毛刺、有坏死征、胸膜凹陷征与HER2基因突变有关,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ATP1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检索关于ATP1A1的mRNA信息,采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分析ATP1A1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情况,GEPIA网站中TCGA数据对ATP1A1低表达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Meth HC数据库分析ATP1A1甲基化水平和蛋白相互作用,利用String-DB数据分析ATP1A1与上下游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组织中ATP1A1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证实ATP1A1蛋白质表达变化与mRNA相似。TCGA数据中得出ATP1A1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明显短于高表达组患者。此外,ATP1A1基因启动子区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同时,ATP1A1与ATP1B1、FXYD2、ATP1B2等蛋白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ATP1A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低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相关,可能作为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线粒体糖尿病家系中的基因突变位点及临床转归。方法:收集1例线粒体糖尿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高发区域t RNA~(Leu(UUR))检测,以了解mtDNA3243位点突变情况,并随访8年进一步了解研究对象的临床转归情况及胰岛功能变化。结果:6例家系成员中有5例携带mtDNA3243A→G位点的突变,其中4例为糖尿病患者且伴发不同程度的双侧听力受损(神经性耳聋),1例父系患者后代未检测出突变位点。随访过程中,先证者死亡,余3例糖尿病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长期口服辅酶Q10,血糖控制较为稳定、尚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双侧听力严重下降,胰岛分泌功能明显下降,1例携带者已出现糖耐量受损。结论:线粒体tRNA~(Leu(UUR))点突变与糖尿病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究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6~2023.6间收治的处于III B期~IV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n=32,培美曲塞/紫杉类+铂类化疗方案)和联合组(n=36,免疫抑制剂+培美曲塞/紫杉类+铂类化疗方案),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实体瘤治疗效果[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随访预后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生化指标[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DCR(83.33% vs 59.38%)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但ORR(58.33% vs 40.63%)与化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8个月,联合组PFS为(11.44±1.81)个月,死亡11例,OS为(15.17±1.42)个月;化疗组PFS为(6.87±3.05)个月,死亡16例,OS为(11.91±1.09)个月,联合组PFS显著高于化疗组(log rank x2=4.377,P<0.05),两组OS比较无显著差异(log rank x2=3.442,P>0.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CEA和CY-FRA21-1水平逐渐降低(P<0.05),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2个周期指标变化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PD-1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效果良好,可显著抑制肿瘤发展进程,延长患者PFS,改善预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