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与患者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35例为研究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Ⅰ级组26例,Ⅱ级组34例,Ⅲ级组42例,IV级组33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血清标志物、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BNP与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BNP、NT-proBN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对照组(P0.05)。BNP、NT-proBNP、IL-6、TNF-α、hs-CRP水平及LVEDD、LVESD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BNP、NT-proBNP与IL-6、TNF-α、hs-CRP、LVEDD、LVESD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BNP与CHF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CHF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衰)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到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医学影像二科(以我院代替)诊治的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112例,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相关指标,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至今,112例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为18.8%。MACE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值显著高于非MACE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Ds)、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预后MACE与LVEDV、LVESV值呈显著相关性(P0.05)。LVEDV、LVESV为影响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用于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可反映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CHF患者210例(CHF组),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88例、Ⅲ级96例和Ⅳ级26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CHF患者心功能的心功能分级的相关系。结果:CHF组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t),且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hs—cI冲(F0.694,P〈0.01)水平,cTnI(r=0.782,P〈0.01)水平均与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浆hs.CRP和cTnI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649,P〈0.01)。结论:CHF患者的血清hs—CRP、cTnI和NT-proBNP水平与其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有助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可能与CHF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肽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成Ⅰ级33例,Ⅱ级21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相关参数的差异。检测并对比所有患者血浆BNP、和肽素以及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F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负相关(r=-0.621、-0.534、-0.635,P0.05),而LAD、LVEDD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正相关(r=0.582、0.602、0.511,r=0.547、0.592、0.615,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和肽素、hs-CRP用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均效果显著,且联合检测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实现对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糖类抗原125(CA125)和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状况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Ⅱ级51例、NYHAⅢ级39例、NYHAⅣ级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CA125和TH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BNP、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NP、CA125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NYHAⅢ级、NYHAⅣ级患者的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3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BNP、CA125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而与LVEDD呈正相关(P0.05);血清T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LVEDD呈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BNP、CA125及T3水平均与心功能存在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对CHF的临床诊断与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AMI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病变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水平。分析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水平诊断AMI的效能。结果:病变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组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显示LVEF与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均呈负相关(r=-0.514、-0.578、-0.532,均P<0.05),LVEDD与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均呈正相关(r=0.625、0.594、0.575,均P<0.05)。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三项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超声心动图、血清三项单独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NT-proBNP、cTnI和CK-MB诊断AMI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II级)20例、B组(III级)38例、C组(IV级)3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脑力钠肽(BNP)以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血浆BNP与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比较血浆BNP和LVEF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中的能力。结果:C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而B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发现,C组患者的LA显著高于A组(P0.05),而LVEF、LVEDD及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关系,但与LVEDD、LVESD、LVEF、L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血浆BNP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呈现出较强的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02,P0.001)。血浆BNP=523.5 pg/mL为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最佳值。LVEF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无明显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392,P=0.276)。结论:血浆BNP浓度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筛查以及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乳酸(Lac)联合检测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本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15例aSAH患者纳入研究,记作研究组。另取10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受试者血清cTnI、Hcy以及Lac水平。此外,按照术后转归情况将研究组患者分作转归不良组以及转归良好组,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以及血清cTnI、Hcy、Lac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另外,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cTnI、Hcy及Lac联合检测对aSAH术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TnI、Hcy以及La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归不良组血清Hcy以及Lac水平均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得: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术前脑疝、术前再出血均和aSAH患者术后转归密切相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大小≥5 mm、术前GCS评分、术前脑疝、术前再出血及血清cTnI、Hcy、Lac均是研究组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cTnI、Hcy及Lac联合预测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TnI、Hcy及Lac联合检测对a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其对DHF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HF患者5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50例心脏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NT-Pro BNP及CRP水平,对比组间差异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T-Pro 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NT-Pro BNP、CRP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患者血清NT-Pro BNP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临床可采用血清NT-Pro BNP和CRP作为DHF病情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生成抑制因子2(sST2)、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联合检测对心血管事件(CV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49例、Ⅲ级72例、Ⅳ级29例,根据随访6个月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n=34)和非CVE组(n=116),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影响因素,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和NYHA分级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ST2、CTGF、suPAR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和LVESD、LVEDD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 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SD、LVEDD、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5)。NYHA分级≥Ⅲ级(OR=2.318)、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升高(OR=1.104)、sST2升高(OR=1.641)、CTGF升高(OR=1.644)、suPAR升高(OR=1.892)为老年CHF患者CV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升高(OR=0.839)为其独立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ST2、CTGF、suPAR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782、0.771、0.936。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异常和CVE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ST2、CTGF、suPAR水平对老年CHF患者发生CVE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分为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浆中的BNP浓度,比较不同NYHA分级患者血浆内的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左心房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等。结果: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组与窦性心律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心房颤动组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不同分级相互比较,Ⅱ级、Ⅲ级和Ⅳ级间的BNP水平,心房颤动组BNP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大小、房颤持续时间因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0.801,0.748,0.854和0.703,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1,P0.05)。结论:BNP血浆浓度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BNP浓度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的变化情况及、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中的不同表达,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cTn1)与疾病变化的关系及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同期收治的肺炎末合并心衰患者34例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在门诊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在入院后24h之内评估心脏功能并检测血浆BNP及cTn1水平变化,以及心衰合并肺炎患者入院24h急性期及心衰恢复期BNP和cTn1水平的变化,比较BNP和cTn1在的不同表达.结果:心衰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患者BNP(378.14,142.53,0.74±0.15)和cTn1 (0.84,0.32,0.18)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H=140.67,H=30.14,P<0.001).心衰急性期与心衰恢复期BNP(378.14,140.32)和cTn1(0.84,0.04)水平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2.044,t=2.051,P< 0.05).结论:BNP与cTn1在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为高表达,显著高于肺炎未合并心衰患者,合并心衰与未合并心衰组的BNP与cTn1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BNP与cTn1的表达与病情呈正相关.且在肺炎合并心衰急性期的表达高于恢复期,表明BNP、cTnⅠ水平变化可为诊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肺炎合并心衰为急性期或慢性提高依据,可以为早期心功能衰竭提高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20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分为A组(有冠状动脉损害)60例和B组(无冠状动脉损害)6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窦性N-N间期标准差(SDNN)、5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NT-proBNP水平以及cTnI水平。结果:研究组SDNN、SDANN、VLF、LF以及H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水平和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T-proBNP与SDNN和HF呈负相关关系(P0.05),cTnI与SDNN和H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有关,与NT-proBNP、cTnI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岳静雯蒋利沈泽宁罗瑞萍王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6):3150-315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监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出院后是否进行BNP监测,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心内科出院的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包括心血管性死亡、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例数、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随访1年期间,监测组心血管性死亡率、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率分别为2%、18.0%,对照组分别为16.0%、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第1次随访,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3、4次随访时,监测组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监测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抗心衰药物的靶剂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浆BNP水平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延缓心衰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脑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过程中的诊治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员的脑钠肽的浓度,以及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脑钠肽浓度变化情况,所有人员同时给予超声心动并观察实验组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浓度有明显改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不同分级之间的血浆脑钠肽浓度也不同,各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脑钠肽浓度的不同参考值测定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不同。结论:脑钠肽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治过程中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心功能的判断可以提供较为敏感的指示,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肿瘤坏死因子琢(TNF-α)以及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
择老年CHF患者59 例,根据心功能分级,Ⅱ级19 例,Ⅲ级25 例,Ⅳ级15 例;另选心功能正常的老年人36例。所有入选者予以血
清BNP、TNF-α测定,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
心功能Ⅲ、Ⅳ级患者TNα-琢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随心功能分级加
重而增加。血TNF-α水平与BNP 呈正相关(r=0.57,P<0.05)。CHF患者中血清TNF-α和BNP 水平与LVEF比较均呈负相关
(r=-0.48, r=-0.64, 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TNF-α显著升高,并与BNP及LVEF关系密切,是反应CHF患者心功能恶化
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Chicken -natriuretic peptide (-chNP) has been identified in chicken heart, which showed higher homology t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than to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1]. Complementary DNA (cDNA) clone encoding a chNP precursor (pre-chNP) precursor (pre-chNP) was isolated from cardiac cDNA library and sequenced. Pre-chNP was 140-residue signal peptide at the N-terminus and -chNP at the C-terminus, and did not exhibit high homology to poreine BNP except for the C-terminal region. However, a characteristic AT-rich nucleotide sequence commonly found in mammalian BNPs was also present in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 Thus, chNP is concluded to be classified into the BNP-typ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