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心电图STR分为STR不良组和STR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selectin、IMA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TEMI组PCI术前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P<0.05)。根据心电图STR将ASTEMI患者分为STR不良组35例和STR良好组65例。STR不良组与STR良好组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低于PCI术前(P<0.05);STR不良组PCI术前和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高于STR良好组(P<0.05)。STR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比例和肌钙蛋白I高于STR良好组,ST段偏差总和低于STR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和NT-proBNP、P-selectin、IMA升高为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selectin联合IMA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T-proBNP、P-selectin和IMA单独预测。结论: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与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独立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STEMI并成功行急诊PCI的患者275例,按照入院时SUA水平三分位法将患者分成A组91例(低尿酸)、B组90例(中尿酸)、C组94例(高尿酸)。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包括吸烟史、既往病史、血液学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等,观察三组患者急诊PCI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6年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SUA水平对患者近期及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C组男性和心律失常病史比例明显高于A、B组(P0.05)。同时,三组患者AIP、Scr、BUN、SUA、APT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支架内血栓形成、总MACE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6年心力衰竭、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闭塞和总MACE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吸烟史、TC、SUA、血栓抽吸术、IABP应用是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IP、SUA、APTT、IABP应用是PCI术后6年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成功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SUA水平是其近期及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UA水平升高者长期MACE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NSTEMI)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24例ANSTEMI患者为ANSTEMI组,PCI术后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另选取同期6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对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ANSTEMI组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24例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6.07%(36/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KILLIP分级≥Ⅱ级、S100A4、S100A12水平升高为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联合预测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S100A4、S100A12单独预测。结论: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升高与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S100A4、S100A12水平联合预测A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7例及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PCI治疗,观察组患者在PCI治疗过程中加用法舒地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IMI血流分级、左心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考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80%,高于对照组的70.9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3级患者较治疗前明显增多,且观察组TIMI血流3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6.9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5.35%,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中使用法舒地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改善效果。方法:收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NSTEMI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使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两组患者心肌再灌注的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A、β、Aβ、CK-MB及c Tn 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β及Aβ显著高于对照组,CK-MB及c Tn 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5.00%,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N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碎裂QRS波(fQRS)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术后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根据有无fQRS,分成fQRS组(n=52),非fQRS组(n=5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患者术后fQRS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心肌灌注采用心肌呈色分级法(MBG)进行分析。随访1年,分析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力衰竭、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用于评价短期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冠脉血管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心绞痛发作至血管开通时间与术后fQRS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脉血管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心绞痛发作至血管开通时间为术后fQRS的影响因素(P<0.05)。fQRS组MBG 3级占比为46.15%,显著低于非fQRS组的76.79%(P<0.05)。fQRS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6.92%,显著高于非fQRS组的10.71%(P<0.05)。结论:STEMI患者术后fQRS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冠脉血管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以及心绞痛发作至血管开通时间,且术后fQRS可预测心肌灌注情况及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FGF-2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PPCI手术并住院治疗且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73例患者,根据FGF-21水平高低,将73例患者分为FGF-21低水平组(>140.41 ng/L,n=54例)和FGF-21高水平组(<140.41 ng/L,n=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窗和SO-to-FMC时间差异,再通过Spearson法判断急救时间窗与FGF-2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FGF-21低水平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窗SO-to-FMC、FMC-to-B、D2B和STB均较FGF-21高水平组患者时间长,且SO-to-FMC时间>120 min是导致FGF-21水平变低的危险因素,介入手术时间窗指标与FGF-21水平均呈正相关(r=0.235、0.462、0.298、0.337)。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首次医疗接触方式(急诊)和SO-to-FMC均是FGF-21水平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to-FMC时间和STB时间延长可能促进STEMI患者FGF-21水平异常,故应严格把握好院外的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B型钠尿肽(BNP)浓度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30例发病12 h内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通过荧光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发病24h、发病1周血清BNP水平,根据发病24 h血清BNP水平将患者分为A(≤100 pg/m L)、B(100~400 pg/m L)、C(400 pg/m L)三组,比较各组入院时Gensini评分、PCI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壁运动积分指数(LVWMSI)及术后6个月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A组Gensini评分最低,B组居中,C组Gensini评分最高;C组入院时Gensini评分、CI术后1周LVWMSI、随访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B组,B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24 h血清BNP水平与LVWMSI呈显著正相关(r=0.728,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可有效反映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对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4(ANGPTL4)联合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39例ASTEMI患者,根据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0~2级,61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血流3级,27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效能。结果:无复流组年龄、PCI术前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休克指数、冠脉痉挛、血糖、冠脉病变长度、冠脉病变支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低水平Nesfatin-1、低水平ANGPTL4、高休克指数、冠脉痉挛是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高于ANGPTL4、Nesfatin-1单独预测的0.751、0.725。结论:PCI术后无复流ASTEMI患者血清ANGPTL4、Nesfatin-1水平降低,且血清Nesfatin-1、ANGPTL4水平降低与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抽签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后7-12 h进行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发病后≤6 h进行介入治疗,检测、记录血清FGF21表达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周的血清FGF21水平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 %,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在两组120例患者中,发病后≤6 h进行介入治疗为影响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1水平、近期疗效与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发病后≤6 h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促进血清FGF21的释放,提高治疗近期疗效,改善心功能,也可降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FGF2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70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其分为无心室重构组(n=49)和心室重构组(n=21)。检测患者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室间隔厚度( IVST)]。分析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心室重构组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均高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LVEDD、IVST、 LVPWT均大于无心室重构组,LVEF低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和LVEDD、IVST、 LVPWT均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梗死部位、心律失常情况、单核细胞(M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发病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部位为前壁、发生心律失常以及高水平的MO、CK-MB、MMP-1、Hcy、CysC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MP-1、Hcy、NGAL、CysC表达均与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水平可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心脏超声特点,分析左室重构(left ventricle remodel, LVR)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高龄AMI患者104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A组49例(60~79岁)和B组55例(≥80岁),比较两组心脏超声指标,采用声学造影积分指数(contrast score index, CSI)评估两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结果表明,B组后下壁心肌梗死比例为27.27%,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A组前壁、下壁、前壁+下壁心肌梗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为(45.29±12.14)%,明显低于A组(p<0.05),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内径分别为(46.10径和左心室) mm和(57.29径和左心室内) mm,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6个月CSI为(0.68±0.20),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内径分别为(50.01±8.10) mm和(64.10±7.02) mm,明显高于A组(p<0.05);左心室内径与CSI呈负相关(r=-0.312, p<0.05)。综上表明,≥80岁患者与60~79岁患者心脏超声特点有所差异,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心功能以及PCI术后心肌灌注水平较差;心肌灌注水平与左室重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9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49例)和择期手术组(4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以及半年内心衰再住院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LVDEd,LVSEd及LAd均低于手术前,且急诊手术组患者LVDEd,LVSEd及LAd均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mMPG及mPAP均低于手术前,且急诊手术组患者mMPG及mPAP均低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衰再住院率(2.04%)低于择期手术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与择期手术效果相比,急诊手术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减少心衰再住院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择期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单纯心绞痛行PCI治疗的患者6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DV、LVESV、SV、LVEF、LVESP和LVEDP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SV、LVEF、LVESP和LVE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PCI术前、后心电图QRS-T夹角的变化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15例AMI患者为实验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度、中度及高度狭窄亚组,在患者PCI术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AMI患者3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QRS-T夹角;AMI各亚组间术后24 h内的QRS-T夹角变化及12个月累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应用Pearson模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QRS-T夹角与MACE的相关性及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PCI术前QRS-T夹角明显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各亚组PCI术后24 h内的QRS-T夹角均较各自术前降低,且随着各亚组AMI冠脉病变程度依次加重,术前及术后QRS-T夹角值均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低度亚组和中度亚组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度亚组(χ2=14.12,P=0.001);Gensini积分、PCI术前及术后24h内的QRS-T夹角均与MACE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HR=1.015,P=0.024)和术前QRS-T夹角(HR=1.009,P=0.027)是急性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Gensini积分和术前QRS-T夹角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术前QRS-T夹角对AMI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渊铭陈德黄晴王蕊姚建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8):3505-350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8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静脉溶栓、抗凝及降脂等常规治疗,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口服氯吡格雷负荷量600 mg、300 mg,之后两组患者给予维持量75 mg/d。结果:治疗30 d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1.0%,常规剂量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36 h及30d的MACE发生率为3.4%和6.7%,常规剂量组为12.4%和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600 mg)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EMI疗效优于常规剂量(300 mg),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