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氧化应激水平和疲乏状况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9年8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透析室长期规律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修订版Pieper疲劳量表(RPFS)评估所有患者的疲乏程度。采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氧化应激水平、生活质量和疲乏状况的关系。结果:150例MHD患者中有114例PSQI评分>5分,本血液透析室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6.00% (114/150)。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114)和无睡眠障碍组(n=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组、无睡眠障碍在年龄、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透析治疗效率标准(Kt/V)、血钙方面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透析时间、年龄、Hb、iPTH、Kt/V均是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肾病相关、总分均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疲乏评分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丙二醛(MDA)高于无睡眠障碍组,超氧物歧化酶(SOD)、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透析时间、年龄、Hb、iPTH、Kt/V均是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且睡眠质量变差会加重MHD患者疲乏程度,加重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低血糖将患者分为低血糖组(n=47)和无低血糖组(n=53)。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1个月内共检测血糖 1200次,其中有47例出现低血糖症状,低血糖发生率为47.00%(47/100),53例患者未发生低血糖。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与性别、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医保类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方式、收缩压、空腹血糖(FBG)、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无关(P>0.05),而与年龄、DN病程、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尿微量蛋白尿排泄率(UAER)、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照护能力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DN病程偏长、体质量指数偏低、UAER偏高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用药依从性、照护能力良好则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其中年龄偏大、DN病程偏长、体质量指数偏低、UAER偏高是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用药依从性、照护能力良好则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PNS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肾康注射液治疗),各67例。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14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PT、APTT、TT、FIB、Scr、BUN、IL-6、TNF-α、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Alb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联合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羟苯磺酸钙胶囊单药治疗,PNS合并AKI患者在羟苯磺酸钙胶囊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肾功能损害,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明显,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Rg1组、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各20只。其中Rg1组与模型组大鼠均选择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Rg1组予以人参皂苷Rg1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比较干预12周后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Scr、BUN、CysC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SOD、GSH水平均高于模型组,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Rg1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显著改善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T淋巴细胞亚群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受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两组患者均行MHD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氧化应激指标: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高半胱氨酸(tHcy)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脂蛋白(a)[Lp(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MDA、t Hcy水平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GSHPx水平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GSHPx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CD8~+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Hb、Alb、PA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Lp(a)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Ch、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Hb、Alb、PA、TCh、TG、L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左卡尼汀可减轻MHD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左卡尼汀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间接收的100例老年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接受HFHD治疗)和研究组(50例,接受HFHD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其他血生化指标和治疗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更高,丙二醛(MDA)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前白蛋白(PA)更高(P<0.05)。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组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以及组间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HFHD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老年MHD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减轻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机体血脂代谢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免疫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每次血液透析的时间、透析液流速以及透析液成分均完全相同。比较两组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清丙二醛、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氧化应激指标,CD~+4、CD~+3、CD~+8以及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微炎症状态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二醛、CD~+4、CD~+3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症状态以及氧化应激状态,长期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会加重体内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能缓解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患儿10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和研究组(n=54,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因慢性肾衰竭需住院治疗患者9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值、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BUN、Scr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和R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低蛋白血症率和感染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体力功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职能、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较血液透析可更有效抑制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提高小分子物质清除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治疗中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补充白蛋白和加强预防感染措施等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辅助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SLED)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终末期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SLED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疗程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氧化应激指标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a+、Alb显著高于对照组,K+、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DA、AOPPs明显降低,SOD、GSP-Px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F-36量表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辅助SLED治疗终末期DN的疗效明确,可有效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对进行检测,并对生活质量问卷MOSSF-36(SF-36)量表进行测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SF-36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干预后两组BUN、Scr、β2-MG水平均有降低,其中干预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LB和Hb水平均有升上,其中干预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调节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tic nephropgthy,DN)与非糖尿病肾病(non-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的差异;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48例MHD患者,分为糖尿病组(58例)和非糖尿病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血钙、血磷、iPTH、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iPTH、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血钙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在非DN组中,iPTH与血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20,P=0.036),iPTH与血磷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26,P=0.005)。在DN组中,iPTH与血钙、血磷无显著相关性,而iPTH与HbA1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2,P=0.007)。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iPTH水平和血磷水平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HbA1c可能抑制iPTH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Probuco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糖尿病普罗布考治疗组(DP)。8周末称取体重、肾重、计算肾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检测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肾组织切片行PAS染色分析肾小球面积及肾小球体积。结果 DM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UAER、TC、TG、SCr、BUN、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较NC组均明显增加,DP组上述改变较DM组均明显减轻(P〈0.05)。DP组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SOD、CAT、GSH-Px活性明显高于DM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能部分通过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肾脏病重症病房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MHD患者28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是否患有肌少症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n=71)及非肌少症组(n=21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生存状况。结果:肌少症组、非肌少症组在年龄、透析时间、规律运动、体质量指数(BMI)、人体蛋白质含量(PM)、去脂体质量(FFM)、改良定量主观评估表(MQSGA)评分、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前白蛋白、白蛋白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透析时间偏长、BMI下降、MQSGA评分偏高、hs-CRP偏高、血肌酐偏高是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高血磷、规律运动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肌少症组患者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评分均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肌少症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随访1年后,肌少症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结论:MHD患者并发肌少症受到年龄、透析时间、BMI、MQSGA评分、hs-CRP、血肌酐、血磷、规律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且并发肌少症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程度更重,生活质量更差,生存期缩短。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对所有受试者的生存质量予以评估,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此外,将所有受试者按照生存质量评分高低分成A组(≤80分)79例和B组(>80分)21例,分析不同生存质量评分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遵医嘱用药、遵医嘱饮食、运动次数有关(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35岁、病程>5年、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未遵医嘱用药、未遵医嘱饮食、运动次数≤3次/周均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组患者的各项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均P<0.05)。B组患者的宿命、逃避评分低于A组患者,其它各项自我医学应对能力评分均高于A组患者(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评分以及面对、乐观、支持、情感宣泄、姑息、依赖自我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宿命、逃避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为其制定良好的日常生活方案,重视年龄较大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此外,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和自我医学应对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如皋市中医院2021年6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DN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AGEs、NGAL、MCP-1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Scr、BUN、UACR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CRP、TNF-α、IL-1β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MD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GAL、AGEs、MCP-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方联合达格列净可有效减轻DN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血清AGEs、NGAL、MCP-1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效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 大鼠模型组和TSG 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给药8 周后所有大鼠称体重、肾重。并且通过腹腔采血的方式,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液,观察、测量各组大鼠血清中相应的生化指标,然后运用比色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活性和含量。结果:TSG能够有效的增强肾脏对血肌酐、尿素氮的清除率,从而减轻由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伤,并且能够显著降低DN大鼠血液中NO、NOS含量,提高T-SOD、CAT 活力值。结论:二苯乙烯苷能够改善DN 大鼠血清中相应的生化指标,有效抑制DN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反应,对DN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