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04-4307
目的:了解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0例备行手术麻醉患者(试验组)及40名正常人(对照组)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SAS)评定,对上述量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睡眠紊乱率、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24%及56%,两组PSQI、SAS及SDS评分异常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子项目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SDS标准分、SDS 4个子项目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和SAS标准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呈负性相关。结论: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情绪心理障碍及睡眠紊乱。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氧化应激水平和疲乏状况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9年8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透析室长期规律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修订版Pieper疲劳量表(RPFS)评估所有患者的疲乏程度。采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析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氧化应激水平、生活质量和疲乏状况的关系。结果:150例MHD患者中有114例PSQI评分>5分,本血液透析室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6.00% (114/150)。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114)和无睡眠障碍组(n=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组、无睡眠障碍在年龄、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透析治疗效率标准(Kt/V)、血钙方面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透析时间、年龄、Hb、iPTH、Kt/V均是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肾病相关、总分均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疲乏评分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丙二醛(MDA)高于无睡眠障碍组,超氧物歧化酶(SOD)、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透析时间、年龄、Hb、iPTH、Kt/V均是MH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且睡眠质量变差会加重MHD患者疲乏程度,加重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鹏 《生物磁学》2011,(22):4304-4307
目的:了解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0例备行手术麻醉患者(试验组)及40名正常人(对照组)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SAS)评定,对上述量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睡眠紊乱率、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6%、24%及56%,两组PSQI、SAS及SDS评分异常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子项目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SDS标准分、SDS4个子项目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和SAS标准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睡眠质量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呈负性相关。结论:围手术麻醉期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情绪心理障碍及睡眠紊乱。围手术麻醉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42例。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自评量表 (WHOQOL-BREF)、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和医学应对方式,并与国内常模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弹性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医学应对方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力量、坚韧性、乐观性各维度评分及CD-RISC总分均较国内常模低(P<0.05)。AMI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WHOQOL-BREF平均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回避、屈服评分较国内常模高,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RISC总分与WHOQOL-BREF平均分、面对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相关,治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通过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弹性,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3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52)和对照组(n=15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冠心病性介入治疗患者3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48例)和对照组(16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及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和SDS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1月后两组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氧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ADL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程护理管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程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未截肢组,选取同期行截肢手术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截肢组。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估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所有患者焦虑抑郁状况,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评价所有患者的医学应对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所有患者的疼痛状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DSQL评分与疼痛评分、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相关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截肢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肢组患者DSQL评分、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未截肢组,而MCMQ评分低于未截肢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SQL评分与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MCMQ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个人月收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截肢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HbA1c是截肢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及HbA1c均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且其生活质量与疼痛、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91例老年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将入选的91例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56)及非睡眠障碍组(n=35)。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采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的衰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结果:睡眠障碍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命名、延迟回忆、注意、抽象、定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HAMA、HAMD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心理衰弱、躯体衰弱、社会衰弱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A评分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Hcy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AMA评分偏高、Hcy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障碍可加重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程度,增加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 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 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 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 和PSQ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和PSQI 评分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负面情 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ILD患者。比较ILD患者与一般人群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观察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该评分包括焦虑和抑郁评分两部分);分析ILD患者的SGRQ评分与肺功能指标,焦虑、抑郁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ILD患者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一般人群,FVC、FEV1、TLC及DLCo均低于一般人群(P<0.05);ILD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较高;ILD患者SGRQ各维度评分均与FVC、FEV1、TLC和DLCo呈负相关(P<0.05),均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吸烟、不同收入情况的ILD患者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Co、FVC、焦虑和抑郁情绪是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焦虑情绪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IL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有关,提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干预ILD患者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某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39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5.6%。392例患者中287例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总发生率为73.2%,PSQI总分为9.88±3.63。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6项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睡眠质量较差,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