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hs-CRP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ADMA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AD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DMA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2DM合并CHD患者上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原饮食、运动疗法及降压、降糖治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降脂通脉胶囊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CE)-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CHD患者的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但不会进一步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叶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及TG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高血脂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血脂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伴UAP患者,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脂、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为88.46%(46/52),高于对照组的66.67%(34/51)(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白介素-6(IL-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绞痛持续时间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TC、TG、LDL-C、IL-6、hs-CRP、TNF-α、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伴UAP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TC、TG、LDL-C、HDL-C、hs-CRP、IL-6、TNF-α、NO及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hs-CRP、IL-6、TNF-α及ET-1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DL-C、NO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DL-C、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经PCI术治疗的老年ACS患者可显著减轻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o-BNP、LVEDD、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及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及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效显著高于对照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均降低,而SOD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较低,而SO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均升高,而LDL-C,TC及TG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较高,而LDL-C,TC及TG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DD及LVESD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择60 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 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 的水平。结果:治疗8 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 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到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 年,比较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 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1 年内支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 和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患者,能 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l 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脂、血压以及cal MT。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增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l MT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其cal MT,对预防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五味子煎剂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L-2、IL-6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门诊及住院的2 型糖尿 病病患者88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 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常规治疗,1 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实验组44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味子15 g,日一剂水煎服,1 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及治疗前 后患者IL-2、IL-6 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TC、TG及L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 明显升高,IL-6 水平明显降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IL-2、IL-6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 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HbA1c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所改善,且实验 组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味子能明显提高T2DM 患者血清IL-2 水平、降低IL-6 水 平,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提高2 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心绞痛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体内TG、TC、LDL-C及HDL-C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降压作用及心绞痛改善作用均显效率显著提高(P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TG、TC、LDL-C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TG、TC、LDL-C表达水平降低更显著,HDL-C表达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相比,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更好的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6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油甘酯、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效果,改善糖脂代谢及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8例(标记为观察组)及行健康体检人员50例(标记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39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次,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脂水平、心功能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8、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LVEF、CO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治疗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2.8%、2.6%,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5%、17.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这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IL-8、CRP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血液粘度、24 h尿蛋白含量以及血细胞压积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粘度、24 h尿蛋白含量及血细胞压积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