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对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并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患者血压控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金玲 《蛇志》2016,(3):328-32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健康教育,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52例给予传统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造口袋更换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锻炼、饮食调理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但自我护理时间长、更换造口袋频次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高血压知识的影响。方法:抽取82例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病例,年龄在62~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岁。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4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和自我护理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讨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高血压知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延续化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个性延续化护理,观察组不实施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健康状况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在血压控制达标率、健康状况和对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延续化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健康状况,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玉荣  唐炎  郭晓东  杜丽  张爱云 《生物磁学》2013,(30):5904-5906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入住我干休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28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24例则自行服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程度,膳食状况,体育锻炼,遵医服药的情况,自我检测及心理健康状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膳食状况,体育锻炼,服药情况等相关指标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优化患者的相关行为,提升治疗效果,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韦孟怀  梁玉议  韦莲丝 《蛇志》2014,(3):319-320
目的观察电话干预对痛风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只接受离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接受离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并接受由专科护士主导的个体化教育和支持性电话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话回访不但延伸了优质护理的健康教育,而且满足了痛风患者在院外的健康生活需求,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银志 《蛇志》2013,25(1):34-3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6例在我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采用心理、认知、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35例,基本依从6例,依从率为95.35%;对照组完全依从13例,基本依从18例,依从率为72.09%。干预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自卑心理,同时多种治疗联合降低了不良反应,使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健康教育在腰椎骨关节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7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觉改善不良习惯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42%,观察组为92.3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改善不良习惯依从的有36例(92.31%),对照组为14例(36.84%),组间对比,P0.05。结论给予腰椎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教育,疗效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移动医疗理念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访方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以2018年1~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年龄19~59岁)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88例采用微信随访和APP随访,对照组92例进行常规高血压随访,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压、血压达标率、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以及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血压控制、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以及体重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移动医疗理念下随访方式有助于提高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自我效能以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授权教育联合奥瑞姆自理模式(Orem self-care model)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98例我院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授权教育联合奥瑞姆自理模式。入院时及干预后统计两组自我效能评分(IBD-SES)、生活质量分值(SF-36)、抑郁及焦虑分值(SDS,SAS)、治疗依从性、夜间排便次数。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IBD-SES分值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SF-36分值相比较于干预前均有所增高,且对照组较研究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SDS及SAS分值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5.92%)较对照组(79.59%)高(p<0.05);干预后两组夜间排便次数较干预前减少,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少(p<0.05)。本研究初步说明,联合采用授权教育及奥瑞姆自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状态,改善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夜间排便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90 名肺心病患者按出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6 个月后评 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采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PHD)于患者出院时及6 个月后进行生活质 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很好的遵医行为,对照组遵医行为较差,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模块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模块明显降低,与观察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地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升 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BL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5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按照PBL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在COPD稳定期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改善了患者对COP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Orem自护理论作为指导,对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实行护理干预,观察Orem自理模式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训练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技术和能力,不仅能调动和激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主观能动性,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初步实现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教育的个体化、系统性、连贯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对药物依从性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研究结果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12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况、遵医态度、实际 需求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3 个月后观察患者餐后2h 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并采用抑 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定表(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后2hPG、FPG、 HbA1c 分别为(9.3± 1.4)mmol/L、(6.9± 2.1) mmol/L、(5.1± 1.3)%,低于对照组的(11.3± 1.8)mmol/L、(8.4± 2.6) mmol/L、(6.9± 1.5)%(P<0.05);观察组完全从医率为65.00 %,高于对照组的40.00 %(P<0.01);观察组护理后总体健康评分为(92.84± 7.19) 分, 高于对照组的(84.62± 6.91)分(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从医性,提高血糖控制效率,改 善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CME) on complianc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 on high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in adults, we randomly assigned primary physicians in 174 practices to 3 groups, 2 that underwent either standard or intensive CME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standard CME group was offered a free 3-hour seminar on high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the intensive CME group was offered in addition follow-up seminars and free office materials. After 18 months, we audited 13,099 medical records from the 140 practices that remained in the stud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15) in screening for high serum cholesterol or compliance with guidelines between the groups receiving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51% screening; 33% compliance) and the control group (57% screening; 37% compliance). In the prespecified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re was a trend toward a modest benefit from th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s: compliance was 21% in the control group, 23% in the standard CME group, and 27% in the intensive CME group (P = .07 overall).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better ways to change behavior in practicing physicia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health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18.
A major issue for persons treating and managing adult-onset diabetes (NIDDM) is the "problem of compliance." I consider the clinical encounter in the overall context of diabetes management as a punctuated experience focu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an ideal self whose "technologies" and "ethics of self-care" mimic a capitalist logic that links self-discipline, productivity, and health. Both clinicians and their patients share and identify with many of the cultural referents and social values that circulate through medical advice and practice. However, using individual examples, I show how this shared logic can produce idiosyncratic regimes of self-care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at result in hybrid medical practices incorporating differing objectives and emphases concerned with a tolerable present or an ideal future. Rather than organizing principles for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I suggest that medical compliance and noncompliance should b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rhetoric to be explained within the regimes of a pursuit of healt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以强化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大,为治疗效果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