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新世鸟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6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到一件由山东省博物馆送来的鸟类化石,要求鉴定。据称,这件标本采自山东临朐尧山公社解家河山旺组硅藻土地层(即通常所称的“万卷书页岩”)中,是采矿工人发现的。他们十分小心地将标本保存完好交山东省博物馆转送我所。由于鸟类的骨骼构造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能保存为化石,特别是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为化石的机会,远比其他几类脊椎动物为少。在五大类脊椎动物中,不论国内、国外,化石鸟类的标本总是最少数的。因此,有关鸟类进化问题,研究得也不及其他几类脊椎动物详  相似文献   

2.
《化石》杂志1989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救救国宝》的文章,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山东临朐山旺化石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珍贵标本遭到破坏。文章说,在山旺发现的一万多件标本中,有许多为罕见的珍品,如号称中国第一鸟的山旺山东鸟。“中国第一鸟”,多么响亮、动听的称谓呀!在这里,作为这一化石鸟类的研究者,不禁回忆起10多年前该鸟的发现和研究的过程。1976年盛夏,一架银燕由济南飞向北京。机舱里坐着山东省博物馆的薄其明和孟振亚两位同志。他们今天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要将一件从山东临朐山旺发现的鸟化石,送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3.
1860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地区发现了一件晚侏罗世的单根羽毛印痕化石,这根距今约1.5亿年的羽毛揭开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祖鸟"(Archaeopteryx)这一化石名称广为传扬的序幕,而"始祖鸟"的真正登场则是以1861年第一件骨骼标本即伦敦标本的发现为标志.1861年正是《物种起源》发表后的第二年,这件既有爬行类又有鸟类特征的过渡类型标本成为支持生物演化的直接证据,伦敦标本随之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化石之一.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发现于新疆晚始新世地层中的两件鸟类化石,这两件化石可能代表了雁形目一个绝灭亚科Romainvilliinae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发现。其中一件跗跖骨片段保存了多个雁形目鸭科鸟类的特征,同时保存了水禽中仅见于Romainvilliinae鸟类的特征组合。该跗跖骨属于一个个体很大的鸟类,与现生天鹅相当,其第二滑车内侧不存在突缘,第三滑车足底面的近中侧不对称,这些特征表明这件标本属于一个新属种。另一件股骨片段属于一个与跗跖骨标本个体同样大小的鸟类,其特征与在比利时发现的早渐新世可能属于鸭科Romainvilliinae的Cygnopterus affinis相一致。如果新发现的这两件标本确属亚洲的Romainvilliinae鸟类,则说明Romainvilliinae的地理分布范围也包括亚洲,大体型的Romainvilliinae鸟类在始新世时即已存在,并且也说明在阻断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扩散的图尔盖海峡干涸之前,欧亚之间的鸟类地理区系一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临朐县山旺中新世的化石宝库早以其藏量丰富、化石保存完整被称作“万卷书”驰名中外。该地发现的鸟类化石有山东山旺鸟、秀丽杨氏鸟等。除此之外,山东其他地区一直很少发现。1985年底,笔者在著名的中国猿人化石产地周口店,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第四纪地层旧石器考古训练班”。学习后,带着老师们教给的知识和期望,到本地区一些化石地点观察,希望能找到几件鸟类化石标本。真是无巧不成书,1986年1月,沂源县在开展洞穴旅游事业时,从两个山洞中挖出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让笔者前往鉴定。几天的现场观察,从哺乳动物化石中找到一件鸟类跗蹠骨远端化石,这是一个好信息,它使我们确信鲁中山区会发现更多的鸟化石。同年初夏,从事鸟类化石研究的侯连海先生到达鲁中腹地沂蒙山区,我们便开始了紧张而又愉快的鲁  相似文献   

6.
德国发现第七件始祖鸟化石据国际古鸟类学会1993年9月《信息》杂志报道,1992年8月,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索伦霍芬灰岩中又发现一件新的始祖鸟化石,这是迄今所知第七件始祖鸟标本。这件标本几近完整,保存在左右劈开的两边岩面上,为当地一采石场一头目所有。标...  相似文献   

7.
韩国下白垩统哈曼组地层中已发现有数个化石点,含丰富的恐龙、鸟类以及翼龙足迹化石,其中一个足迹化石地点位于韩国晋州市的庆尚南道科学教育研究所。1000多个鸟类足迹发现于同一岩层,同时另有数千件零散的标本在博物馆展出或藏于库存中。这些足迹标本显示了生物体在形态学与行为学等方面很高的多样性。本文描述了至少7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指示了取食行为(包括啄食、探食、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行为关系),以及镰刀状痕迹所反映出的着陆与奔跑的不同行为方式。保存的弓状痕迹及伴生的具蹼足迹与现生鸟类黑脸琵鹭(Palatea minor)在取食时留下的镰刀状痕迹相一致。单独的啄食及探食痕迹已有相关报道,集群探食痕迹亦有所发现。这个化石地点所保存的鸟类足迹在形态学和行为学上都非常进步,指示了今鸟类与现代鸟类相似的解剖学特征和行为模式。此前根据鸟类骨骼化石的记录,研究者认为反鸟类为早白垩世鸟类的主要类群,然而足迹形态的的高度多样性反映了早白垩世今鸟类已经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周忠和 《化石》1993,(4):6-7
始祖鸟会飞吗?这是一个自从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的古老话题,最近一些年,由于人们对鸟类起源和飞行起源问题兴趣的陡然增加,这一话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要想在短短的篇幅内将人们多少年来从各个角度提出来的各式各样的观点和证据罗列出来实在是不现实的。那么,还是让我们从二件始祖鸟化石标本不平凡的问世经历开始说起吧。自1861年第一件始祖鸟化石发现至今,人们已总共发现了六件骨架和一件羽毛标本。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总共才发现这么些标本,这本身已足以说明其珍贵的程度。有趣的还不止于这些。亲爱的读者中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真正的第一件始祖鸟标本其实早在1855年就已被人发现。遗憾的是,这本该成为“第一”的标本由于时运不佳,当  相似文献   

9.
山东临朐雉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东临朐山旺组中出产的几件鸟类化石的新材料。从标本保存的骨骼特征看,这些化石应属一个个体,且与山旺组中先前出产的雉科鸟类——山旺山东鸟(shandongornis shanwanensis Yeh)近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被鉴定为似山旺山东鸟(Shandongornis cf. shanwanensis Yeh).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3,(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保存的三件早期鸟类化石(一件为长尾的热河鸟,另外两件为未命名的反鸟类)罕见保存在卵巢中的卵泡化石进行了研究,表明尽管与鸟类关系最近的恐龙与鳄鱼一样,还使用两个卵巢和两条输卵管,但早期鸟类显然已经只保留身体左测一个有效的卵巢和一条输卵管.  相似文献   

11.
漫谈中国古鸟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连海 《化石》2000,(2):23-24
借世界第五届古鸟类及进化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之机 ,向广大古生物爱好者 ,特别是目前众多热爱古鸟类化石的读者 ,简要介绍我国研究古鸟类的历史及主要成果、它们在鸟类演化中的意义 ,或许是有益的。中国鸟类化石的研究始于1895年 ,但在1932年以前均为外国学者所报道 ,实际是一种半殖民地性质的掠夺 ,他们采集的化石全带出国外了 ,1932年首次由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报道北京周口店一白肩雕头骨化石 ,其后他又多次报道鸵鸟蛋化石。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古鸟类的研究才获得…  相似文献   

12.
《化石》2014,(1):6-6
正热河鸟是2002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发现于辽宁朝阳,并且具有很长尾骨骼的原始食种子的鸟类。在已发现的鸟类中,其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但它的尾椎的数量甚至比始祖鸟还多,是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一种重要过渡类型,对研究早期鸟类飞行和鸟类羽毛的早期演化过程十分关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山东临沂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多件热河鸟的化石标本的尾羽进行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15,(3)
<正>5月5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张晓梅以及麦考瑞大学Graeme T.Lloyd合作完成的一篇题为"The oldest record of Ornithuromorph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的论文,报道了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化石。研究者对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两件鸟类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认为新标本为红山鸟类。红山鸟类是早白垩世较为进步的今鸟型类,生活在滨湖  相似文献   

14.
生物群研讨会将在京召开 鸟类起源和进化一直是生物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自从 1861年发现第一块始祖鸟标本以来,产生了各种有关鸟类起源及进化的学说、假设,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疑问,其主要原因是化石太少、各种学说都是建立在个别标本之上。 近些年来,在我国北方,特别是辽宁西部,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使我们对生物进化史的这一重要环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引发了有关鸟类起源、鸟类与恐龙的系统关系等诸多热点问题的争论,推动了世界古鸟类学的发展。我国的鸟类化石材料在时代上稍晚于德国的始祖鸟…  相似文献   

15.
周口店更新世鸟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更新世洞穴,尤其北京猿人产地的第一地点(Loc.1)富含鸟类化石。自1927年开始至1980年采获的鸟类化石多达万件。同北京猿人相伴生的周口店脊椎动物群,是我国北方第四纪动物群的主要代表。近半个世纪来,中外学者,除对周口店人类化石、文化遗迹等进行过不少详细的研究,也对脊椎动物化石,主要是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古生物学家宣布:1986年夏天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波斯特城附近发现了生活于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前的鸟类化石,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鸟化石,比以前被认为是鸟类祖先的始祖鸟化石还早至少七千五百万年.这可是古生物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古盗鸟”是一件从中国走私到美国的人为拼接的化石标本 ,被拼接的化石材料均来自于辽西朝阳近郊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 1 999年 1 1月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Sloan ,NationalGeographic ,1 999,1 96:98~ 1 0 7)将其命名为“辽宁古盗鸟” (“Archaeoraptorliaoningensis”) ,作为一种特征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新类型而进行了报道。 1 999年 1 2月 ,徐星博士在研究采自辽西的兽脚类恐龙化石时 ,发现确凿证据表明“辽宁古盗鸟”标本是由不同动物骨骼拼凑而成 ,是一个人为的“物种”。 2 …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3,(2):77
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与徐星研究员等通过分析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化石,发现11件早期原始鸟类标本后肢上长有羽毛的明显迹象。研究人员对这些早期鸟类后肢羽毛或皮肤结构的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对比研究,确认这些鸟类后肢羽毛的存在证实了早期鸟类演化过程中曾存在一个与似鸟恐龙相似的四翼阶段,并且后肢羽翼也具备协助飞翔的气动功  相似文献   

19.
据爱德蒙顿消息,去年在加拿大阿尔伯脱省某地发现了一件非常珍贵而稀有的恐龙脑颅化石,经过长达半年的修复和初步的研究之后,有关人员认为这块恐龙脑颅化石将为探讨鸟类和恐龙类的进化关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摘     
始祖鸟化石真伪之争 1985年,英国古物理学家F.霍尔提出在巴伐利亚采集到的第一件始祖鸟化石是伪造的。与此同时,英国另一位古物理学家C.维克拉马辛和以色列物理学家L.史培纳也公布了他们对始祖鸟标本的照片,指出1861年的第一件标本和16年以后采到的第二件标本都是伪造的,是在标准的爬行动物的骨胳化石上用胶粘上鸡毛或类似的羽毛,再用水泥模型翻模而成的。其理由是,化石表面的羽毛印痕是出现在一块质地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