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前身《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是本刊的创刊主编和现任名誉主编。2002年期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6年经第5届编委会讨论,在其封面增加副标题"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lant Sciences and Plant Diversity"。  相似文献   

2.
《云南植物研究》2011,33(2):200-200,247,248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前身《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是本刊的创刊主编和现任名誉主编。2002年期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3.
《云南植物研究》2014,(4):513-513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前身《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是本刊的创刊主编和现任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4.
《云南植物研究》2011,33(3):260-260,364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前身《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是本刊的创刊主编和现任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5.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前身《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是本刊的创刊主编和现任名誉主编。2002年期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6年经第5届编委会讨论,  相似文献   

6.
《云南植物研究》2010,(6):564-566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刊物,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之一。《云南植物研究》创办于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创办人、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征镒院士长期担任刊物主编及名誉主编。  相似文献   

7.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植物研究》2012,34(1):75-75,107,108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云南植物研究》)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9.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国内与植物科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学术性期刊之一,目前已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相似文献   

10.
(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成为我国与植物科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学术性期刊之一,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  相似文献   

11.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载的论文在国内生物、农林、医药、轻工等二次文献刊物中均有收录;并被CA(美国《化学文摘》)和BA(美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11,(9):961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成为我国与植物科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学术性期刊之一,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类科技核心期刊"。本刊所发表的论文在国内生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核心库信息,对2007年该库737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排行显示,《西北植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列第92名,被引频次列第28名,居植物学类期刊前列。其他几种植物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分别为:《植物学通报》列第100名,《云南植物研究》列第168名,《植物分类学报》列第182名,《武汉植物研究》列第200名,《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列第241名,《广西植物》列第251名,《植物研究》列第282名。  相似文献   

14.
(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原刊名《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植物学会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成为我国与植物科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学术性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核心库信息,对2007年该库737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排行显示,《西北植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列第92名,被引频次列第28名,居植物学类期刊前列.其他几种植物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分别为:《植物学通报》列第100名,《云南植物研究》列第168名,《植物分类学报》列第182名,《武汉植物研究》列第200名,《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列第241名,《广西植物》列第251名,《植物研究》列第282名.CSCD的来源期刊是我国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其核心库中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目前CSCD共遴选了1083种期刊,其中核心库期刊737种,扩展库期刊346种.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西北植物学报》在我国植物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已成为本学科作者和读者检索、引用文献的重要选择目标,说明《西北植物学报》发表的论文水平及其研究走在了本学科的前沿,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因子列CSCD核心库排行第92名@南红梅  相似文献   

16.
一.《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是江苏省&#18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园保护分会联合主办的学报,季刊,199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10,(9)
<正>(2011年拟更名为"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云南植物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学术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核心库信息,对2007年该库737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排行显示,《西北植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列第92名,被引频次列第28名,居植物学类期刊前列。其他几种植物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分别为:《植物学通报》列第100名,《云南植物研究》列第168名,《植物分类学报》列第182名,《武汉植物研究》列第200名,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CD)核心库信息,对2007年该库737种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排行显示,《西北植物学报》的影响因子列第92名,被引频次列第28名,居植物学类期刊前列。其他几种植物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分别为:《植物学通报》列第100名,《云南植物研究》列第168名,《植物分类学报》列第182名,《武汉植物研究》列第200名,  相似文献   

20.
梁畴芬   《广西植物》1990,(4):381-381
<正> 笔者发现近几年在刊物上发表的新种其种加词(epithet)很多来自地名。据粗略统计,《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研究》、《武汉植物研究》、《云南植物研究》等六种刊物从1985年至1989年五年间(其中缺5期)共发表蕨类和种子植物新种及种下分类群1953个,其中以地名作为种(含种下分类群)加词的有663个,占总数的41.62%。地名之中绝大部分为县名和山名,少数为省名。笔者这里所指的小地名即为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