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三都地区阿伦尼克期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报报道了发现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的疑源类化石,属种丰富,保存完好,它们多见于阿伦尼克期至兰维尔期,其中有些分子仅限一阿伦尼克期,根据组合中出现较多的Striatotheca,Coryphidium和Arbusculidium等,认为本区可能属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详细研究这些化石对认识疑源类组合与笔石带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常山黄泥塘全球层型剖面的中奥陶世疑源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磊明 《古生物学报》2003,42(1):89-103
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在1996-1997年被国际奥陶系分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确立为全球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Dariwillian)层型剖面,从该剖面宁国组Azygograptus suectcus-Exigraptus clavus笔石带至Undulograptus sinicus笔石亚带下部的页岩及灰岩中获得丰富的,保存不很好的疑源类化石,它们包含26个形态属,41个已知种和12个未定名种.该宁国组疑源类组合极少有环冈瓦纳古陆的“冷水“类型,根据疑源类类型在地层柱的首次出现,可划分两个与Azygograptus suecicus和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笔石带相吻合的疑源类生物地层单元,结合中国南方在奥陶纪的古地理位置加以讨论,当前疑源类组合表明,中奥陶世环冈瓦纳古陆的“冷水“洋流至下扬子区已很微弱.  相似文献   

3.
新疆柯坪奥陶纪卡拉道克期疑源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疑源类14属,22种,其中1新联合,2比较种,1未定种。该疑源类化石组合与美国、英国等地卡拉道克期的疑源类可以对比,并与伴生的三叶虫、笔石、牙形类化石所指示的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许玩宏 《古生物学报》1996,35(4):495-499
Striatotheca是地中海疑源类生物区的特征分子,该属主要分布于阿仑尼格期至兰维恩期。描述了产于贵州三都地区同高组下段(N2—N4笔石带)Striatotheca的两个新种,它们是S.granula-tasp.nov.和S.sanduensissp.nov.  相似文献   

5.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宁强组疑源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王怿 《古生物学报》1997,36(3):358-372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宁强组中产有丰富的疑源类化石,其中大部分为西欧、北美同期地层中的常见分子。描述疑源类11属21种,包括2新种:Elektoriskos minutus sp.nov.和Palaeohystrichosphaeridium ningqiangense sp.nov.。  相似文献   

6.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6,35(6):672-685
笔石采自河南淅川下志留统张湾组,其时代与华中区龙马溪组相当。包含D.triangulatus,O.communis和M.sedgwickii3个笔石带,可以与国内外同时代笔石带相对比。共记述正笔石目2科9属15种,其中含2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中奥陶统双笔石类笔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6,35(4):389-407
记述陕西中部耀县、富平、泾阳三县中奥陶统平和挑启坡组双笔石类:Orthograptus,Glyptograptus,Climacograptus和Pseudoclimacograptus等4属中的14种,其中包括1新种和2新亚种。建立了Climacograptusbicornis带和Orthograptuslongithecalis带,并讨论了桃启坡组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8.
云南施甸志留纪上人和桥组笔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志留纪Sheinwoodian晚期笔石5属10种,其中Monograptus belophorus(Meneghini),M.antennu-larius(Meneghini)和Monoclimacis flumendosae(Gortani)在我国属首次报道,上人和桥组两个笔石带的层序被修正为Cyrtograptus rigidus带在上,而Monograptus flexilis带在下。  相似文献   

9.
陕西紫阳早奥陶世权河口组的笔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力浦 《古生物学报》1996,35(5):591-599
记述了紫阳皮家坝权河口组笔石7属(亚属)12种,分出2个笔石带,下部T.approximatus带笔石群为世界型,上部D.filiformis带笔石群为华中-西南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双笔石类—尖笔石类—两形笔石类—单笔石类的演化系列为笔石研究者所公认。因为以往尖笔石类出现在下志留统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两形笔石类出现在P.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eulosus带,而单笔石类在O.vesiculosus带才开始出现。因此,上述的演化系列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陈旭等提出:“单列部分只由1个胞管组成的笔石,应该代表两形笔石科各属中原始的种群,它们正是尖笔石(Akidograptus)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晚泥盆世疑源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奇自拉夫组产疑源类6属11种(含7个新种),国内外晚泥盆世代表分子Gorgonisphaeridiumohioense出现于当前疑源类组合,指示其时代应为晚泥盆世(Famennian);对疑源类的生态环境、围岩特征及同层其它生物群的综合分析,表明奇自拉夫组为海相近岸沉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浙赣三山地区完好保存的Pseudisograptus笔石体胎管和胞管纺锤层(增生层)的立体标本,参照观生翼鳃类杆壁虫和头盘虫类的生长速率,推算此类笔石的最小平均生命期。同时拓要介绍了笔石个体石生态学及与之有关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贵州石阡十字铺组的树形笔石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北遵义至石阡一带的十字铺组,为一套泥灰岩,含笔石及介壳化石,属典型的混合相沉积.过去未见树形笔石类笔石的报道.1983年秋,笔者之一(钟公佩)在石阡西北部十字铺组中部泥质灰岩中,发现了底栖型树形笔石类笔石,其层位大致相当于该组的 Glyptograptus teretiusculus-Calamenesun tingi 带的下部.树形笔石类笔石主要有 Dictyonema, Dendrograptus, Airograptus, Acanthograptus, Nephe-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中奥陶统树形笔石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4,33(2):180-199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陶西中部耀县,陇县4个地点)中奥陶统树形笔石,是一个新发现的区域性较强的底栖为主的树形笔石动物群,包括Dendroidea目中的Dictyonema,Dendrograptus,ptilograptus,Acanthograptus,Thallograptus,Medusaegraptus属和Tuboidea目中的Galeograptus属等2目7属15种(含6新种)。共生的双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了陕西宁强早奥陶世Arenig期赵家坝组的疑源类,根据Arbusculidim、Coryphidium和Striatotheca等典型分子,将其归入环冈瓦纳疑源类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黄花冲下奥陶统湄潭组疑源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军  王怿 《古生物学报》2002,41(1):96-104
对贵州黄花冲奥陶系湄潭组Azygograptus suecicus带疑源类组合研究表明,该组合可以与扬子区陕南、川东南、黔北、黔南、湘西、鄂西等地同期组合对比,并根据特征分子产出判别该组合应划归环冈瓦纳疑源类生物地理区。鄂西宜昌大湾组疑源类组合与黄花冲湄潭组疑源类组合的差异系环境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7.
贵州桐梓奥陶系十字铺组疑源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贵州桐锌红花园Llanvirn期十字铺组产出保存良好的疑源类,可以和国内外,外同期疑源类组合进行对比。十字铺组凝源类的丰富和多样性表明其沉积环境应为正常浅海相。Arbusculidi-um,Coryphidium和Striatotheca等典型分子的出现,表明Llanvirn期扬子地台属于环冈瓦纳疑源类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8.
陕西宁强赵家坝组阿伦尼克期疑源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描述陕西宁强早奥陶世Arenig期赵家坝组的疑源类,根据Arbusculidium,Coryphidi-um和Striatotheca等典型分子,将其归入环冈瓦纳疑源类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9.
青海中东部布青山群孢粉组合及其时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布青山群原划归“下二叠统”。从青海中东部阿尼玛卿山一带(玛多县、久治县)布青山群砂岩和板岩岩层中发现大量孢粉化石,计孢子花粉43属78种(包括7新种),疑源类8属10种。组合以Limatulasporites-Lundbladispora-Cycadopites-Veryhachium较多为特征,其中主要属种在国内外均为早三叠世代表分子,故布青山群砂岩,板岩层的时代应订正为早三叠世。  相似文献   

20.
对川西汉源-荥经地区CYD2井下奥陶统弗洛阶大乘寺组的笔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ltograptus deflexus笔石带在这一覆盖区发育良好。CYD2井的该带笔石动物群共含2属5种。根据下垂对笔石类的始端发育型式,修正前人对波罗的笔石属(Baltograptus)和巅峰笔石属(Corymbograptus)内一些种的归属,并对CYD2井的5种笔石进行描述。可能受制于钻心标本的限制,该地区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川西汉源-荥经-峨眉山地区的大乘寺组与上覆二叠系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表明该地区长期遭受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B.deflexus带的确定,指示了这一长期剥蚀作用的最大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