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NP)对内毒素血症大鼠(ETR)肺动脉和主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组),治疗组(ANP组).各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g/kg的LPS和2 mg/kg LPS与2μg/kg的ANP,4 h后处死动物分离肺动脉、主动脉,进行离体血管务体外灌注实验.结果:LPS组、ANP治疗组主动脉环和LPS组肺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收缩作用在NE低浓度时较对照组减弱(P<0.01),在较高浓度时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P<0.01);主动脉环ANP治疗组与LPS组无显著差异(P>0.05);肺动脉环ANP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NP可明显改善ETR离体主动脉和肺动脉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P<0.01),ANP可提高ETR离体主动脉和主动脉环对硝普钠(SNP)引起的舒张反应的敏感性(P<0.01).结论:ANP对ETR肺动脉和主动脉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可能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复方综合免疫疗法对ANP继发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肠道菌群检测和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ANP模型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局部免疫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严格标准选入的SAP病人,采用中药大黄复方及微生态制剂综合疗法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肠道局部免疫与细胞易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NP肠道膜菌群屏障受到破坏,G^-肠杆菌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菌。综合免疫疗法治疗后1周及2周的生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初步表明综合疗法能减轻或消除ANP继发感染临床表现,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成纤维细胞合成IL-6、IL—8的诱导作用。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NIH3Th细胞,用EI。ISA法检测受刺激后的NIH3Th细胞培养肝清波中的IL-6、IL-8浓度,受LPS刺激后,NIH3Th细胞培养上清波中的11。-6含复为3.7fi.31n玖rnl(8),7.3I2.2吟rTil(8);11。-8含展为3.8ilO.94吟rnl(SN,8.39if.52略加(48h),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对见lPS叶诱导NIH3Th细胞合成分泌IL-6、IL—8的水平增高,从而参与抗炎反应和炎症过程。细菌内毒素对纤维细胞合成IL-6、IL-8的诱导作用@闻平$镇江医学院…  相似文献   

4.
脑不对称性对Balb/c小鼠海马 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燕玲  李康生 《动物学报》2004,50(5):765-769
研究了Balb/c小鼠海马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含量与脑不对称的关系。实验采用伸爪取食法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鼠 ,分别于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或无菌生理盐水 (Saline ,NS) ,2h后快速断头 ,冰上快速分离两侧海马 ,制备海马脑组织匀浆 ,用ELISA法测定海马中IL 6蛋白含量。结果表明 :正常对照组中海马IL 6水平为右利鼠明显高于左利鼠 (P =0 0 0 1) ,左利鼠又明显高于双利鼠 (P =0 0 0 1) ,两侧海马之间无明显差别 ;注射LPS 2h后 ,海马IL 6总体水平没有变化 ,只在右利小鼠右侧海马IL 6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明显高于左利 (P <0 0 0 1)和双利 (P <0 0 0 1) ,双利Balb/c小鼠两侧海马IL 6水平明显低于右利和左利小鼠。上述结果提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LPS刺激后引起的海马IL 6水平变化均与脑不对称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菌脂多糖(LPS)相关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细胞内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敏感组以LPS(2 μg)合并半乳糖胺(D-GalN)直接攻击;耐受组预先以LPS(0.1 μg)注射,再在不同耐受时间点(3 h、1 d、2 d、7 d)以LPS(2 μg)/D-GalN联合攻击.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GalN或LPS(0.1 μg);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信号分子在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可显著诱导敏感组小鼠肝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4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而在LPS预处理的耐受组,TLR-4 mRNA和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敏感组(P<0.01);耐受组中白细胞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比敏感组明显低(P<0.01).但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表达水平则不受LPS预处理的影响.NF-κB组分分析显示,敏感组IκB的降解明显高于耐受组;耐受组的p65亚基表达显著降低,而p50亚基表达升高.结论 内毒素耐受可使NF-κB的p65亚基表达下调、p50亚基表达升高和抑制IκB的降解,而TLR-4和IRAK-I的表达下调是诱导产生内毒素耐受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长激素对实验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 (GH)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肠道菌易位及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 5 %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雄性SD大鼠AN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 :假手术组 (shamoperation ,SO) ;ANP组 ;ANP加GH组 ,予GH(0 .75U/kg ,皮下注射 )治疗 ,术后一天采样。 结果 :(1)SD大鼠长期存活 ,GH组大鼠术后 5d存活率明显高于ANP组 ;(2 )GH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明显低于ANP组 ;(3)GH组腹水、肝脏、肠系膜淋巴结、胰腺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ANP组 ,菌种鉴定主要为肠杆菌 ;(4 )GH治疗可明显减轻胰腺炎性细胞浸润 ,但对胰腺出血、坏死程度无明显影响 ;(5 )GH治疗可明显降低ANP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 [(0 .0 4 8± 0 .0 15 )EU/mlvs (0 .0 76± 0 .0 12 )EU/ml,P <0 .0 5 ]。结论 :GH治疗可明显减少ANP大鼠早期肠道细菌易位 ,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酸和迷迭香酸单用及配伍通过抗凋亡对5/6肾切除(5/6Nx)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肾切除手术制作慢性肾损伤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酸(150 mg/kg/day)治疗组、大黄酸(75mg/kg/day)+迷迭香酸(75 mg/kg/day)治疗组和迷迭香酸(150 mg/kg/day)治疗组。给药1个月后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染色和测量肾组织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酸和迷迭香酸单用及配伍都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P0.05)水平,改变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且配伍的效果优于单用。结论:大黄酸和迷迭香酸配伍发挥肾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用,其作用机制与抗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
Xiao GL  Luo ZQ  Xiao G  Li C  Xiong XD  Yang Y  Liu HJ 《生理学报》2008,60(3):403-408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是一种血浆含量丰富的脂蛋白,通常认为它可在体内发挥抗炎作用,能够与内毒素结合而抑制其生物活性.为探讨人HDL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组、HDL组和LPS HDL组,腹腔注射LPS(10mg/kg体重)复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于腹腔注射LPS 30min后经尾静脉给予人血浆HDL(70mg/kg体重),6h后结束实验.处死动物前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变化(PaO2, pH, PaCO2).处死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计数灌洗液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数量,测定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并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含量.结果显示:(1)HDL改善小鼠肺换气功能,显著降低LPS所致的PaO2、pH的降低和PaCO2的增高(P<0.01);(2)HDL显著抑制LPS所致的肺泡灌洗液中WBC数量、总蛋白浓度和LDH活性的增高(P<0.01),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值、MPO活性、MDA和TNF-α含量(P<0.05, P<0.01);(3)病理形态学分析及评分显示,HDL治疗组小鼠在出血、肺水肿及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均低于LPS所致肺损伤组(P<0.01).结果提示,HDL可减轻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心肌细胞凋亡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AT2表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组、脂多糖(LPS)干预2 h(L2)组、LPS干预6 h(L6)组。根据分组情况经腹腔注射LPS(10 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蛋白表达,并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观察了大鼠心肌AT1、AT2受体表达变化,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干预2 h后Bcl-2阳性细胞表达开始明显上调,之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6 h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Bcl-2/Bax的比率在干预开始2 h时升高,随后开始下降,心肌细胞凋亡增加。随着LPS干预的时间延长,AT1受体、AT2受体蛋白、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6 h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鼠经LPS干预后随时间延长Bcl-2/Bax的比率呈下降趋势,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与AT1受体、AT2受体表达水平下降呈负相关,说明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下调可能与内毒素血症时大鼠心脏功能损伤有关,为临床预防及治疗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心功能损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以及实验室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大黄灌肠液对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血液透析,降压、降糖、调节饮食,改善贫血),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大黄灌肠液进行灌肠。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肠道菌群、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OTUs数量、门水平和属水平相对丰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肠道菌群OTUs数量、门水平和属水平相对丰度无明显改变(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OTUs数量、肠道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双歧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乳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相对丰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变形菌门、梭杆菌门、衣原体门、志贺菌属、埃希菌属、沙门菌属、梭杆菌属、衣原体属相对丰度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LEfSe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biomarker主要为互养菌目、理研菌科、普雷沃菌科、毛螺旋菌科,而对照组患者肠道biomarker主要为嗜胆菌属、耶尔森菌属、葡萄球菌属。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15.56% vs 35.56%)、MODS(4.44% vs 22.22%)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复方大黄灌肠液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降低血清内毒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营养不良和MODS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SA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CRP、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前清蛋白(PA)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IL-6、CRP、AMY、LD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IL-6、CRP、AMY、LDH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PA、ALB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10 d后血清PA和ALB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奥曲肽治疗更能有效消除或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营养代谢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3pylori )感染初治失败患者血浆网膜素-1 (Omentin-1)水平的变化及中西医结合干预 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 年9 月~2015 年9 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 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拉 霉素和清幽口服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选择2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浆Omentin-1 水平,分析血浆 Omentin-1 水平与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的关系。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 前后病例组血浆Omentin-1 水平的变化并评价根除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H.pylori根除率达 88.6%;有34 例溃疡痊愈,22 例显效,33 例有效,3 例无效,愈合率为68.29% (56 /82),有效率为96.34% (79/82);观察组血浆 Omentin-1 水平为(18.15 ± 3.96)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2 ± 6.03) ng /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O、IL-2 水 平明显降低(P<0.05),ET-1,TNF-alpha和IL-6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NO、IL-2 水平明显降低 (P<0.05),ET-1,TNF-琢和IL-6 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血浆Omentin-1 与IL-2、NO 呈明显正相关( r = 0.412,P<0.05 和r = 0.382,P<0.05),与IL-6 和TNF-琢呈明显负相关( r =-0.246,P<0.05 和r = -0.25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升高血浆 Omentin-1 水平,有效提高溃疡愈合率及H.pylori根除率,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增强内源性NO保护作用和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水平的变化、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5%)、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67.7%)、心电图总有效率(9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40.0%、7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降低机体血清IL-6水平提高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对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白介素-6(IL-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治疗连续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血清Cys-C、IL-6、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ys-C、IL-6以及NIHSS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Cys-C、IL-6以及NIHSS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银杏达莫能够降低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ys-C,IL-6水平,临床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联合局部中药外敷对老年附睾炎患者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钠注射液治疗,实验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大小、血清IL-6及PCT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附睾肿块缩小,血清IL-6及PCT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附睾肿块较小,血清IL-6及PCT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地嗪联合局部中药外敷能够降低附睾肿块大小、血清IL-6以及PCT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多巴胺(Dopamine,D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对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及NF-NF-κB p65蛋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方法:以48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NE组,DA+NE组。LPS、NE和DA+NE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NE组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DA+NE组在NE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DA。对各组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和NF-κB p65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血清AST和ALT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血清AST和ALT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NE和DA+NE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NE和DA+NE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NE组相比,DA+NE组大鼠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NE对对大鼠感染性休克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0例,均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粉针剂与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板蓝根提取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6,IL-8及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促炎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IL-6、IL-8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L-10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板蓝根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明显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对肺功能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MPP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0,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和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症状(咳嗽憋喘、发热、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7 d后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FVC均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IFN-γ和IL-4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痰热闭肺型MPP患儿采用硝黄散外敷联合加味五虎汤口服治疗,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改善其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12 年9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UC 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给 予柳氮磺吡啶,观察组患者口服给予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 4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缓解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 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