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对肩袖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减轻时间、治疗前后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tant-Muley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减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ASES、Contant-Muley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SES及Contant-Mul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期行冻结肩松解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其可显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不同程度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2月-2014年05月40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根据Gerber分型,其中中、小型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A组),大的、巨大肩袖损伤20例为一组(以下简称B组)。其中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1岁),右侧15例,左侧5例;B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7岁),右侧18例,左侧2例。两组手术均采用金属缝合锚单排缝合技术进行肩袖修补,并采用ASES、Constant-Murley以及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功能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7.3个月)。通过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三种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评分优良率占为95%,B组优良率占85%。术后患者两组肩关节肿痛症状均明显好转,运动及生活功能恢复正常,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A组较B组相比,有比较好的手术预期效果,且各项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锚固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适应性,固定可靠,具有高强度的优点,以获得稳定的早期固定。对于不同程度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配合重建后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能够恢复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但中小型肩袖撕裂的术后效果比较大的、巨大的肩袖撕裂好。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患者行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运动医学-关节镜科就诊疑似肩袖损伤患者36例,均进行MRI及MR肩关节造影,并以关节镜检查为确诊金标准,比较MRI及MR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诊断的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镜检确诊肩袖损伤26例,创伤后关节黏连3例,肩关节不稳4例,其他类型肩关节病变3例。在关节镜确诊肩袖损伤的26例中,肩袖部分撕裂14例,MR肩关节造影确诊率为100%,MRI确诊率为64.29%;肩袖全层撕裂4例患者中,MR肩关节造影确诊率为100%,MRI确诊率为50%;肩袖钙化变性3例患者中,MR肩关节造影与MRI确诊率均为66.67%;肩袖损伤合并盂唇损伤5例患者中,MR肩关节造影确断率为100%,MRI确诊率为60.00%。除肩袖钙化变性患者的MRI及MR肩关节诊断准确率一致均为66.67%,其余MR肩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肩关节造影与MRI相比虽为有创检查,但诊断肩袖损伤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RI,具有更高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升高,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较高,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锁定钢板对于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81例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方式分别采用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围手术期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术后按时间节点随访,至少为术后1年,最终随访时给予X线摄片以观察愈合情况,采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VAS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9年。钢板组(33例)ASES评分(91.01±4.88)分、Constant-Murley评分(90.21±3.97)分、VAS评分(0.58±0.63)分,满意率为93.94%;螺钉组(30例)ASES评分(80.58±6.72)分、Constant-Murley评分(80.67±7.25)分、VAS评分(1.08±0.68)分,满意率为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固定可靠,安全性较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点压按摩第二掌骨全息穴点联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2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61例。给予常规组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量表(UCLA)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CLA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ROM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ROM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点点压按摩结合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和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并分析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97,接受单排固定治疗)和B组(n=103,接受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肩关节功能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B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角度大于A组(P<0.05)。B组的术后早期再撕裂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发生与糖尿病史、撕裂大小、吸烟史、年龄、术前肌肉质量、性别、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性别为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是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可更好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此外,糖尿病史、脂肪浸润、吸烟史、高龄、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男性、注射皮质类固醇等是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近5年来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52例,全部患者均规范化按照VAS评分使用镇痛药物。其中,78例患者在达到中度及以上疼痛水平时,额外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每隔3月通过电话随访量化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门诊随访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并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数字化评估。结果:152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观察期末,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保持于80分水平。在治疗观察期内,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患者在6-18月期间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以加快肩周炎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肩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的治疗方案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3个月及1年观察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改良双纽扣型金属接骨板结合高强度纤维修复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撕裂更符合解剖学特点,可减轻肩关节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系统的评估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滑膜切除术后影响疼痛的因素和解决方法,本研究利用VAS和KSS系统评估了所在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57例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患者,我们将术后31例患者给予抗类风湿药物治疗6~12个月设为A组,26例病例未进行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或拒绝药物治疗的设为B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来院复查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所有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疼痛缓解因素,5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6~18个月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膝前痛缓解率为73.7%(42/57),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平均(3.3±1.1)分;给予抗类风湿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80.6%,25/31)明显高于未给予药物治疗的患者(65.4%,17/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因素下患者行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是缓解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镜滑膜切除术后膝前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我们的评估分析初步表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发生膝前痛缓解率与术后合并抗类风湿药物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等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组和II组,每组55例。I组给予臭氧痛点阻滞治疗,II组给予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应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I组总有效率83.6%显著低于II组的9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外展、内旋以及外旋活动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II组显著优于I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痛点阻滞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针刀联合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就诊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治疗组40例(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臭氧治疗),针刀治疗组40例,综合治疗组40例(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臭氧+针刀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组内比较,3组治疗后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治疗前3组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药物及针刀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高于药物及针刀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刀治疗联合曲安奈德、正清风痛宁、利多卡因及臭氧在关节腔及关节周围注射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粹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应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强度以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术后应用Constant-Murlay评分评价两组肩关节功能。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nstant-Murlay中疼痛、ADL、ROM和总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5 d、15 d、30 d和60 d,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肌力不足、异位骨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Constant-Murlay总分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内科疾病、受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时间为自变量,经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分型、受伤时间是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粹骨折安全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在手术中应对影响疗效的因素予以注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研究弹性髓针(EMN)在青少年锁骨中段骨折(MCF)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MCF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EMN组(n=35)与锁定钢板内固定(LPF)组(n=31)。EMN组行EMN治疗,LPF组行LPF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五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0 d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EM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PF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LPF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3 d,EMN组PT水平高于LPF组,Fg、APTT水平均低于LPF组(P0.05)。术后7 d,EMN组VAS评分、5-HT、SP、NE水平均低于LPF组(P0.05)。术后30d,两组肩外展、肩前屈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无差异(P0.05)。EM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PF组。结论:EMN治疗青少年MCF创伤小,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肩关节镜下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52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均采用Bankart合并Remplissage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确定手术治疗的单独效用。结果:术后4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Rowe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所降低(P0.05),但术后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和平均外展90度外旋角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半脱位现象。结论:Bankart修复联合Remplissage术对创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7月,粘连性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治疗组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进行一次性手法松解粘连,对照组应用西医神经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功能锻炼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更高,肩关节恢复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肩周炎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进行一次性手法松解粘连治疗更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过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肩峰撞击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术后随访15~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38.2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评分为88.1分,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及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肩峰撞击症,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6例,四部分骨折12例;随访期间测量肱骨头内翻角度、肱骨头高度;患肩功能评分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及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同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5±1.8个月;末次随访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平均89.0±3.2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为平均81.2±14.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27.6±5.3;根据UCLA评分系统,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9.4%。患侧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及内旋运动范围分别是143±20°、138±9°、44±12°、42±9°。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9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8±16°。根据Paavolainen方法,末次随访优30例、良7例、差1例。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术中联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支撑肱骨头,预防肱骨头塌陷及螺钉穿出,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肝癌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癌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于术后行常规处理加用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1周和第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VA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周和第2周的VAS和SAS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加用度洛西汀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以及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46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关节镜的手术疗效。结果:根据Lkeuch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29例(63.04%),良12例(26.09%),中3例(6.52%),差2例(4.35%),优良率为89.13%。两组患者性别、BMI(体质指数)之间无差异,但是疼痛与年龄、负重早晚、关节软骨损伤、术后是否冷敷均有关系,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确切的疗效,术后疼痛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