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安徽皇甫山野生太子参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甫山弥陀寺后山、林场总部西南方向及北将军岭东南坡是太子参分布的代表地区.在以上三地共随机抽取9个样点,每隔0.5h测定其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结构、颜色、pH值等生态因子,探讨了皇甫山野生太子参分布区生态环境,为保护和利用野生太子参的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研究广东廉江谢鞋山野生荔枝的种群结构,并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判定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野生荔枝种群呈随机分布,种群内低龄和高龄植株较少,中龄级植株较多,种群更新能力不足,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属衰退种群,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南京老山野生不同规格太子参的品质,并以福建产栽培太子参为对照,为南京老山野生太子参的药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太子参中总皂苷和多糖的含量。结论:不同规格的南京老山野生太子参品质有所差异,重量最小者总皂苷及多糖含量也为最低,而重量中等及较大者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种源太子参多糖含量以及单糖组成差异,为太子参质量评价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太子参多糖,以葡萄糖为标品,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盐酸甲醇水解、三甲基硅烷(TMS)柱前衍生、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不同种源太子参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组培太子参与野生太子参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9.05±1.38%、22.63±2.18%;不同种源太子参多糖均由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鼠李糖七种单糖组成,但单糖的比例明显不同。如以多糖含量为标准,野生太子参多糖含量高于组培太子参,品质更佳;多糖中单糖比例不同,提示不同种源的太子参多糖结构可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四大种植主产区(安徽、江苏、福建、贵州)的栽培品及河南的野生品,共13个批次太子参甲醇提取物,获得不同产地太子参栽培品的FTIR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的计算,同时结合(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FTI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立的太子参FTIR指纹图谱能够区分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差异,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能够为产区间和产区内太子参品质差异提供参考,两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为该药材的质量分析、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野生孩儿参块根及地上部分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南京紫金山野生孩儿参(太子参)块根及地上部分(茎、叶、花、果)进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地上部分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与传统药用部位块根相同。本文为研究太子参地上部分的医药保健价值及其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华东地区太子参品系的氨基酸比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对江苏、安徽、山东、福建四省6个不同产地的栽培和野生太子参品系进行了18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各品系所含的氨基酸含量不同。在各品系的游离氨基酸中均以精氨酸的含量为最高。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安徽宣州品系为最高。江苏宜兴品系所含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江苏老山野生品系的苯丙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系。本文为研究不同太子参品系质量及其医药价值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广西贺州市姑婆山野生皱皮柑、姑婆山野生元橘以及其他柑橘类共28个材料的花粉为实验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赤道面、极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对姑婆山野生皱皮柑和姑婆山野生元橘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的分类地位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1)姑婆山野生皱皮柑和姑婆山野生元橘花粉都为中等型、形状都为长球形,但姑婆山野生皱皮柑较大,前者极轴长为(35.24±1.94)μm,赤道轴长为(20.39±1.35)μm,后者极轴长为(30.21±1.14)μm,赤道轴长为(22.12±1.97)μm。(2)在外壁纹饰上两者差别比较大,姑婆山野生皱皮柑的网眼较大且多为不规则圆形或多边形,网眼直径为(1.65±0.09)μm,网脊较狭且突起,网脊宽度为(0.51±0.10)μm,与莽山野柑(尖叶)、莽山野柑(圆叶)比较相近;姑婆山野生元橘的网眼较小,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网眼直径为(0.86±0.08)μm,网脊稍宽突起不明显,网脊宽度为(0.47±0.09)μm,与岑溪酸橘、印度酸橘比较相近。(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0.827处将28份试验材料分为9个组群,其中姑婆山野生皱皮柑单独为第Ⅸ组,且在遗传距离0.976处与第Ⅷ组[莽山野柑(尖叶)、莽山野柑(圆叶)]聚为一组;姑婆山野生元橘与其中10份材料聚为第Ⅴ组,且在遗传距离0.07处与岑溪酸橘聚为一组,在遗传距离0.10处又和印度酸橘聚为一组。研究推测,姑婆山野生皱皮柑与莽山野柑(尖叶)、莽山野柑(圆叶)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且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莽山野柑(含姑婆山野生皱皮柑)应该为柑橘属内独立的真正的种或者是除枳属、金柑属和柑橘属外的一个独立属;姑婆山野生元橘与岑溪酸橘、印度酸橘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从网脊宽度、网眼直径大小分析,推测姑婆山野生元橘较道县野橘、立花橘原始。  相似文献   

9.
采用访问、随机路线和文献查阅的方法,调查到青海峡群寺森林公园193种野生维管植物.结果表明,该区野生维管植物中草本植物(69.43%)占多数,菊科植物科属分布(17.10%)具优势,经济类药用植物资源占主导地位(65.80%),且该区野生维管植物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47.58%);有6种省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  相似文献   

10.
《菌物学报》2017,(10):1346-1354
为了解我国特有的3种古老的野生榆科植物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及探讨同一生境条件下内生真菌菌群在不同植物之间的组成特征,以安徽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青檀、琅琊榆和醉翁榆的当年生健康枝条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形态分类学方法对其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3种榆科植物的1 778个组织块中,分离内生真菌1 938株,隶属于10目16科22属,未产孢的一类暂归为无孢菌群,占10.2%。3种榆科植物均是以子囊菌类所占比例最高(80.72%–89.71%),目级水平以肉座菌目Hypocreales的相对多度最高,科级水平以间座菌科Diaporthaceae的相对多度最高,属级水平以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的相对多度最高。琅琊榆枝条中分离的内生真菌菌群最多(14属),醉翁榆菌群最少(10属)。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在3种榆科植物之间存在宿主特异性。Shannon指数(H′)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青檀琅琊榆醉翁榆,Margalef指数(R)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琅琊榆青檀醉翁榆,均匀度指数(E)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青檀醉翁榆琅琊榆。琅琊榆和醉翁榆之间的内生真菌菌群组成相似度最高,相似性系数达0.62,青檀和琅琊榆的相似性系数最低(C_S=0.44)。费舍尔检验(Fisher’s exact test)表明,3种榆科植物在内生真菌菌群组成上无明显差异(P=0.26‐0.500.05)。  相似文献   

11.
安徽皇甫山黄檀群落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安徽皇甫山黄檀(Dalbergia hupean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黄檀在群落中优势度明显.  相似文献   

12.
艾怀森 《动物学研究》2006,27(4):427-432
根据高黎贡山地形和气候变化,将其分为南、中、北三段。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和野外调查,在该地区共记录到21种雉类。分布在海拔2500m以上的仅有9种,占45%;在海拔2500m以下的地域分布有雉类17种,占85%。北段有雉类13种,中段有11种,南段有12种。其中北、中、南段均有分布的仅有3种,北段和中段共有种为9种,中段和南段共有种为5种,北段和南段共有种也是5种。结果表明雉类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北段高于南段。生境破坏与狩猎是该区雉类生存的主要威胁因子。加强管理,恢复和建立生境走廊,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以及开展观鸟旅游,可使该区雉类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元宝山有完整的亚热带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有珍稀野生花卉有71科131属170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7属2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12属148种。根据本区珍稀野生花卉的现状与特点,选出25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野生花卉,提出园林配置方式,并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黄山与其它11个山区藓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从12个山区藓类植物共有属的分析结果来看,黄山是一些典型具有热带性质的属分布北界,同时又是一些典型温带属的分布南界,显示了黄山是热带亚热带向温带、寒温带过渡的典型区域.从极点排序的二维图形分析结果看,黄山与江西的马头山,广西的九万山,浙江的金华山、西天目山关系更为密...  相似文献   

15.
2007 年11 月至2008 年1 月,在阿尔泰山南部科克森山和卡拉麦里山采用样线法研究了盘羊冬季卧息地
的选择性。结果表明,两地区的盘羊对冬季卧息地的利用均有选择性,两地区盘羊偏好利用山坡做卧息地,避
免选择山沟和平滩卧息;偏好位于半阴和半阳坡的卧息地,避免利用阴坡,对阳坡随机利用;偏好位于上坡位
和中坡位的卧息地,对下坡位则为随机利用。通过与对照样方比较,科克森山和卡拉麦里山盘羊冬季卧息地均
以植物科数多、植物种数多、植物密度高、灌木株数小、驼绒藜株数少、接近隐蔽物、隐蔽级高和雪覆盖浅为
主要特征。在科克森山,盘羊通常选择坡度大、雪覆盖浅的位置作为其卧息地。在卡拉麦里山盘羊通常选择坡
度大的地方作为其卧息地。科克森山和卡拉麦里山盘羊卧息地变量前6 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分别达到了
80.75%和82. 58% ,较好地反映了盘羊卧息地的生境特征。科克森山和卡拉麦里山盘羊卧息地第1 主成分贡献
率分别达到了23.04% 和24. 33%。在两地区,植物科数、植物种数、灌木种数、雪深和坡度5 个因子的载荷系
数均为正值,具有较大的作用。其余5 个主成分中隐蔽级、海拔、距水源距离和距居民点距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河北南部太行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南部山区属于太行山脉南段。在全面本底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确定了河北南部太行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其保护级别,并对导致植物濒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MCP方法研究了2011年至2012年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放普氏野马家域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年间、季节间不同群体家域及其两两重叠无差异。以家族群大小为协变量进行了野放野马家域协方差分析。利用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分析检验了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与家域关系。结果表明:(1)野马平均家域面积由2011年的(20±2)km~2/匹扩大到2012年的(30±2)km~2/匹。对部分野放群体中头马未发生更替的野马群的研究表明,随着野马群体增大,其家域面积显著增大(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野马群的家域面积在不同年份差异显著,且春季家域秋季家域夏季家域。(3)2011年不同群家域两两间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无显著相关(r=0.256,P=0.5800.05)。而2012年野马群家域两两之间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4.521,df=8,P0.001)。家域两两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显著相关(r=0.706,P=0.0330.05)。(4)不同季节间野马群家域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5.695,df=8,P0.001)。5号群、7号群和8号群的自身家域重叠面积(P0.05),3号群、6号群和9号群的家域重叠面积(P0.05)。(5)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的生物因子有草本盖度、灌木盖度,非生物因子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最近水源地距离和最近居民点距离等。温度与草本盖度是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两者与野放野马家域面积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珠穆朗玛峰保护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和享誉世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开展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无形价值收益。通过近10年的实地调查,结合网络大数据采集,建立了覆盖珠峰南北坡6个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POI数据库,合计116处18个类型。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制图、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开展研究区文化服务POI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及评价。研究表明:(1)珠峰北坡保护地的文化服务POI共76处,定日县占总数的73.68%,珠峰南坡保护地的文化服务POI共40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占总数的67.5%,珠峰自然保护区定日县境内和尼泊尔萨加玛塔国家公园是珠峰南北坡保护地文化服务POI的集中区域,文化服务POI在珠峰保护区核心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占57.75%,珠峰南北坡保护地的核心区域也是文化服务价值最高的区域;(2)文化服务价值排序为美学价值(280分) > 经济价值(213分) > 信仰价值(200分) > 治疗价值(188分) > 游憩价值(169分),为游客提供精神享受的美学价值是该区域提供的最重要的文化服务价值类型;(3)通过高程、NDVI和坡度3个环境因子与116个文化服务POI进行皮尔森显著性检验,高程与文化服务总价值呈现高相关性(P=0.004)。通过回归关系计算,高程与美学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生计价值等回归结果可信度较高。文化服务价值及其各个方面受高程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促进中国-尼泊尔在珠峰南北坡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第三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秦岭中段部分地区蚂蚁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茹  许升全 《四川动物》2005,24(1):46-46
秦岭中段蚂蚁的区系组成经调查发现共有36个种,19个属,隶属于4个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