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增加,即5个实验组的分裂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百分数的影响有异;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硫酸铜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是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2.
Pb胁迫对马蔺种子萌发和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胁迫对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 Koidz. ]种子萌发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0~1 500 mg·L-1浓度范围内,随Pb浓度的提高,马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经500、1 000和1 500 mg·L-1Pb胁迫处理后,种子发芽势分别仅为对照的52.8%、51.3%和47.2%,种子发芽率分别仅为对照的55.8%、54.3%和46.5%, 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5.1%、 56.7%和57.8%, 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了65.4%、 72.0%和79.2%,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降至对照的28.1%、21.9%和13.5%,且各处理组各指标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各处理组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Pb胁迫对马蔺种子萌发及幼苗根尖有丝分裂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马蔺种子萌发和幼苗根尖有丝分裂对浓度高于500 mg·L-1的Pb胁迫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镉离子对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蚕豆根尖经不同浓度(0.1—10.0ppm)的CdCl_2溶液处理24~48小时后,根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根尖细胞分裂的毒害则表现为低毒的C-有丝分裂和高毒的染色体断裂、粘连和液化.此外,对Cd~( )的毒害机理进行了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4.
蚕豆根尖经孙同浓度(0.1-10.0ppm)的CdCl2溶液处理24-48小时后,根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根尖细胞分裂的毒害则表现为低毒C-有丝分裂和高毒的染色体断裂、粘连和液化。此外,对Cd++的毒害机理进行了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5.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好材料—蚕豆侧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高中《生物》4个必做实验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多数学生包括不少教师反映观察不到分裂相细胞 ,实验效果差一直困扰着实验课老师。究其原因 ,除操作技术掌握不当外 ,用于实验的材料——洋葱存在的不足可能是关键之处。为此 ,我们选用 10余种容易得到、培养方便的农作物种子作材料 ,以期筛选到适宜的实验材料。经试验摸索 ,发现蚕豆侧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材料。现将其培养方法、操作等报道如下。1 蚕豆苗及侧根的培养选择无霉变、无虫害的蚕豆种子 ,加清水浸泡 2 4 h,取… 相似文献
6.
乙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酸铜为诱变剂,选择不同的处理时间,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乙酸铜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处理6h、12h时微核率均随着乙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处理24h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乙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在不同处理时间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乙酸铜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且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因此,乙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7.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同步化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事染色体研究工作,经常要求得到较高的细胞分裂指数,这就需要使细胞同步分裂,为此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在动物细胞培养同步化过程中成功地应用的几种方法如低温、经基脉以及用于诱导植物染色体G带的放线菌素D,特别是首次在蚕豆上应用coffeine使细胞同步生长,通过实验得到结果,运用统计学处理说明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铅、镉及其复合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Cd(1mgL^-1~25mgL^-1)、Pb(1mgL^-1~25mgL^-1)及其复合污染对根尖细胞的毒害作用,分析了重金属及复合重金属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及其复合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细胞分裂,高浓度则抑制细胞分裂;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表现为:当浓度为1.0mgL^-1时Cd即产生显著效应,而Pb浓度达10.0mgL^-1时,表现出稳定的,强度较大的诱变效应,且随浓度的增加毒害增强。Cd、Pb间存在交互作用,Cd达低浓度时与Pb的交互作用明显而高浓度则不明显,且Cd、Pb间存在部分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使用清水和工业污水分别对洋葱根尖进行处理,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及特点.结果显示,工业污水处理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微核、染色体断片、细胞板偏转、染色体桥等畸变现象,且与清水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工业污水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染色体畸变.工业污水是否会影响植物的减数分裂、工业... 相似文献
11.
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重铬酸钾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重铬酸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重铬酸钾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且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结论是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化工铬渣堆场渗出液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化工铬渣渗出液含有较高浓度的Cr6+,能明显诱导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当铬渣渗出液中Cr6+浓度为186.6460 mg/L时,微核率达到最大。铬渣渗出液所诱导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SO2对蚕豆根尖和叶尖细胞遗传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核实验技术,研究大气污染物SO2对蚕豆根尖和叶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结果表明2.80和28 mg·m-3的SO2熏气可以诱发蚕豆根尖和叶尖细胞损伤,导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根尖和叶尖间期细胞微核率增高,并具有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经水恢复培养后,根尖分裂细胞数增多,微核率降低,说明恢复培养能够缓解高浓度SO2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用石蜡层隔断SO2在根部水中的溶解后,根尖细胞微核率低于叶尖细胞微核率,而在非隔断组中则相反,说明SO2在水中的溶解是产生毒性效应的重要原因。高浓度SO2熏气对蚕豆根尖和叶尖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由于根尖分生区具有较高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对环境SO2毒性的反应更灵敏,蚕豆根尖微核实验更适于对环境SO2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ces in seed vigour of zero- and high-tannin faba bea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25 seed lots of 12 cultivars following earlier reports of poor emergence in the zero-tannin types. Field emergence ranged from 54–96% indicating differences in seed vigour between cultivars all having high laboratory germination (>91%). Seed from zero-tannin accessions with poor emergence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testa and cotyledon cracking, a smaller percentage of hard seeds, more rapid water uptake, a lower percentage of vital staining of cotyledons and a greater leaching of solutes than high-tannin types. Nevertheless, variation in these characteristics existed between cultivars and lines of both types. Seeds with more cracks in the seed coat and fewer hard seeds imbibed water more rapidly and consequently showed lower levels of vital staining and more cracks in the abaxial surface of the cotyledons. Slower imbibition in polyethylene glycol lessened the incidence of these deleterious characteristics and may provide a practical re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oor field emergence in zero-tannin lines of faba bean with low seed vigour. 相似文献
15.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合成氨工业水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了合成氨工业水处理前后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化工厂生产流程中3个有代表性的水样,同时以蒸馏水(CK)为阴性对照,以不同浓度(0.5、5、50、500μg/L)的环磷酰胺处理为阳性对照,共5个处理组水平,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测定其MCN‰。结果:洗煤气水、洗甲醇水可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的MC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分别相当于50μg/L和5μg/L环磷酰胺的致突变效应。经处理后的生化出水致突变性显著降低。结论:合成氨工业水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可作为合成氨工业水的遗传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16.
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初步研究广谱性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型孢菌素(STS)对蚕豆气孔运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光下STS对气孔开度无影响但暗中显著促进气孔开放,表明蛋白激酶参与光/暗对气孔运动的调控,光下蛋白激酶活性低而暗中高;(2)与H2O2清除剂抗坏血酸(ASA)和NO清除剂羧基-2-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PTIO)一样,STS既降低暗处理和光下外源H2O2、硝普钠(SNP)处理保卫细胞H2O2、NO水平,也促进气孔开放,表明暗中蛋白激酶通过抑制H2O2、NO清除机制提高保卫细胞内源H2O2、NO水平并促进气孔关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