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留学运动始于1847年。据统计,仅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万人。目前留在海外的近百万。政治稳定、法制健全、竞争环境公平、经济机会充盈,能鼓励本来选择出国的人留下,吸引那些在国外的高层次人才归来。中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相继出台,中科院的“百人计划”方兴未艾,中组部的“千人计划”又再度起航。那么海外精英们会回来吗?为什么回来?回来后又怎样呢?本刊将陆续跟踪访问  相似文献   

2.
亚特兰大掀起了恐龙热马洁恐龙化石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古生物界及至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每个人都想亲眼目睹恐龙的风采。近年来,以中国恐龙为题目的出国展示受到世人注目,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架起了友谊的桥梁.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内蒙古博物...  相似文献   

3.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有一句诗句 :“有的人死了 ,但却活着” ,我所尊敬的导师王应睐先生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人。他对中国生化事业的贡献 ,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的科学史册上。“十年动乱”结束后我有幸成为王应睐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 ,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无论学习期间还是回国后的研究工作 ,无不得到王应睐先生的培养、支持和关怀。尤其是近 10年来我与王应睐先生同在一个研究组工作 ,他那种时时以中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为重、以他人为重、惟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时时感染、教育着我。王应睐先生虽然学术地位很高 ,但…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协议,由我院派出细胞生物学考察组,一行四人,赴两国考察。从去年10月13日出国,11月20日回国。在英国逗留三周,访问了伦敦、牛津、剑桥,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五城市,十五个研究单位。其中包括 MRC 哺乳动物发育研究组,伦敦大学动物系,  相似文献   

5.
经常有人问我:“德日进在中国研究古脊椎动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多年,又在中国各地以及边远地区作了多次旅行,为什么又没有为多数人所知,在地质界几乎丢掉了他的名字呢?”关于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难以回答。我在过去每写到中国地质调查所(后改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我走过了祖国的很多山山水水,山林的绿、土地的黄、雪山的白、天空的蓝、高原的广、平原的阔,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融进了我的血液中。而蔚蓝色的大海呢?却很茫然。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屡有阅历。东北亚的海.西欧,北欧的海,澳洲的海.南北美洲及非洲的东海岸、西海岸、南北海岸都去过.出国回来后总是感叹——中国的”蔚蓝色”在哪里7今年五月,我跟随中国渔政船来到了中国南海.二十多天的经历让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蔚蓝色”——我找到了!  相似文献   

7.
李虹 《植物杂志》2010,(4):70-71
转眼之间,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已近20年了,真是人生一回首,如白驹过隙,实在令人感叹。不知不觉,走过了多少岁月,一些人收藏在了岁月的记忆里,一些人成了生命中的过客。在人一生中,学生时代的经历是最难忘的,难忘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忆起那段美好的经历,常常想起那些难忘的日子。在我一生的学习生涯中王喜忠老师应该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他的学识、人品、敬业、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教导、帮助和提携是同道们所共知共敬的。  相似文献   

8.
<正>哎——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最爆炸最给力的消息新鲜出炉:走路奇慢无比的蜗午要出国远行啦!我用一篮子大白菜担保,这绝不是愚人节的笑话。因为,我就是那只要出国的蜗牛!大蜗牛的大梦想如果各位对蜗牛界稍微有些了解,那就肯定听过我的名字——非洲巨蜗牛。很多人一看到"巨"字,就会忍不住浮想联翩。其实,我也没多大,最多和你们的文(?)他蜗牛的个头太小,突出了我的  相似文献   

9.
刘春明 《生命世界》2005,(10):86-90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描述的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过无数的老师,每个老师都会给我们传递知识,教导我们人生真谛,有的还可能成为我们的终生之  相似文献   

10.
李卫丰 《生物学通报》2009,44(12):41-43
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大力培养主体性强的人才成为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课堂教学应该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探究、去实践.论述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虹 《生命世界》2010,(4):70-71
<正>转眼之间,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已近20年了,真是人生一回首,如白驹过隙,实在令人感叹。不知不觉,走过了多少岁月,一些人收藏在了岁月的记忆里,一些人成了生命中的过客。在人一生中,学生时代的经历是最难忘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2007,19(2):213-21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尚虹、同号文等人及美国圣一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Trinkaus教授最近完成了对田园洞人类化石的研究,研究人员在中国发现了一批早期的现代人化石,该批人类化石的地质年代为4.2至3.85万年前。据称这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  相似文献   

13.
《植物杂志》2009,(1):18-19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史书记载,公元685年唐女皇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2只“白熊”和70张毛皮,有关专家考证:所谓“白熊”应是大熊猫。1941年,曾以“国民政府”主席夫人宋美龄的名义赠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世界》2009,(1):18-19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好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史书记载,公元685年唐女皇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2只"白熊"和70张毛皮,有关专家考证:所谓"白熊"应是大熊猫。1941年,曾以"国民政府"主席夫人宋美龄的名义赠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相似文献   

15.
魏敦瑞(Weidenreich,Franz,1873~1948)是美籍德裔解剖学家、体质人类学家。1935~1941年在华 ,接替因先天性心脏病逝世的步达生(Black,Davidson,1884~1934)的工作———北平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和从事古人类学的研究。中国地质调查所(后改称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北京(后改为北平)协和医学院解剖科合作成立新生代研究室 ,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经费 ,专在周口店发掘“北京人”化石。魏敦瑞主要是从事步达生未竟的学术研究工作。魏敦瑞大概是1935年下半年来到北平。在这…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我从协和医学院得到出国进修的机会。林可胜教授介绍我去瑞士苏黎世大学生理系学习W.Hess教授创造的插入中脑电极的技术。不巧的是,他不做这项工作了。他给我一个研究课题:“肾上腺素对脑动脉的作用”,我写成一篇论文后,即想转移,因为学不到想学的东西。于是冒然给英国的HenryDale写信,毛遂自荐,要求跟他学习半年。出乎意料之外,他竟欣然接受了我的申请。我报到时,他表示欢迎,并给我任务说:“1929年我与Dudley,从马脾提取液中分离出胆碱-乙酰胆碱二氯白金盐(choline-acetylcholine Dichloro-platinate)。如果我们有一专门测乙酰胆碱(ACh)生物鉴  相似文献   

17.
王鸣 《菌物研究》2011,9(4):190-192
<正>臧穆老师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的仙逝令我悲痛万分!回首往事,我跟随臧老师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令我终生难忘!没有臧老师对我的教导、提携,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我眼里,他不仅是硕果累累的科学家,更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  相似文献   

18.
何祚庥 《生命科学》2004,16(4):247-253
很高兴给大家讲讲“做人、做事、做学问”。听说,在我之前也有很多其他专家学者讲过这个题目。不过,像这样的题目多讲,重复讲,肯定不会错。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又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见《左传.襄公24年》)。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贡献的话,首先要立德,也就是做人,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个人在拼命地跺脚,或者使劲大喘气等等这种类似的"极限"运动,你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很可能是TA正在发电。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发掘新能源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能源成为全球科学家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i006-i006
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依托于台州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台州市“21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2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现任所长金则新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