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测量和比较采自新疆且末县的新疆沙虎Teratoscincus przewalskii成体的体型和口宽等6个形态特征,研究了新疆沙虎的两性异形。研究共采集64只新疆沙虎(雌性26只,雄性38只),雌雄成体最小体长(SVL)分别为63.6 mm和59.7 mm。口宽、头宽、头高、眼间距和尾长5个局部形态特征均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新疆沙虎体长雌雄间无差异,其它身体形态特征仅口宽具有显著的两性差异,且口宽相对于体长呈异速生长,雌性增长速率大于雄性。新疆沙虎口宽的两性异形可能与两性间食性的差异有关,而体长和其它身体形态特征无显著两性差异则可能与性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测量和比较采自黄山的凹耳蛙成体标本(雌雄各20个),统计结果表明成年雌雄蛙的体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鼓膜宽、前臂及指长、前臂宽等两性形态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与体长显著相关的形态特征,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表明凹耳蛙雌雄两性在头宽、眼间距、眼径、鼓膜宽存在显著差异。凹耳蛙两性异形比达到0.418,雌性平均体长对雄性平均体长的比达到1.716。头宽、眼间距、眼径、鼓膜宽等局部形态特征与体长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雌性斜率大于雄性斜率,说明雌性凹耳蛙上述局部特征随体长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雄性。雌性体长的繁殖力选择能够很好地解释凹耳蛙的两性异形。  相似文献   

3.
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投入,于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在新疆北屯捕捉了166号活体进行9项形态学指标测量,受孕雌性室内暂养用于收集繁殖数据。t检验结果表明:旱地沙蜥亚成体的两性异形体现在雄性头体长显著大于雌性(P0.05);成体中,雌性的头体长显著大于雄性(P0.05)。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成体雄性的头长(P0.01)、头高(P0.01)、尾长(P0.01)、后肢长(P0.01)极显著大于雌性。旱地沙蜥的局部形态指标量度与头体长呈正相关,且雄性个体的尾长(P0.05)、后肢长(P0.05)和头高(P0.05)的增长速率显著较雌性快。雌性繁殖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与雌性头体长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拒绝繁殖力优势假说而支持性选择假说是旱地沙蜥两性异形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丽纹攀蜥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期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华 《四川动物》2004,23(3):277-280
测定了丽纹攀蜥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尾长和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通过44天的生长后体长、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表明成年两性个体体长无显著的两性异形,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雄性的头长、头宽、头高和尾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繁殖期雌性个体的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丽纹攀蜥繁殖期雄性体长的增长显著大于雌性体长的增长,雌雄两性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乐山棒花鱼(Abbottina kiating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臀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繁殖期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雌雄两性个体的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和去内脏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余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乐山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个体大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  相似文献   

7.
测量和比较了采自甘肃省康县的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标本共计90只(雌性48只,雄性42只)。结果表明,康县隆肛蛙成体的头体长、头长、头宽、吻长、鼻间距、眼间距、眼径、鼓膜长、前臂及手长、后肢全长、手长、足长的形态特征在两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头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显示,康县隆肛蛙两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形指数达到0.08,雌性与雄性的平均头体长比值为1.091。对所有测量的形态特征与头体长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雌性康县隆肛蛙局部形态特征的生长速度明显大于雄性,其中,吻长、眼间距、眼径、鼓膜长、前臂及手长、手长的两性差异最明显。生育力选择假设能解释康县隆肛蛙的两性异形现象。  相似文献   

8.
用采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58只(35 ♀♀,23 ♂♂)成体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通过测量头体长、体重、头长、头宽、吻长等11个形态特征指标和雌体卵巢质量(窝卵重),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并检验雌性成体大小(头体长和体重)与其繁殖的相关性.雌雄两性个体的最小头体长分别为44.9 mm和45.2 mm.除吻长和眼间距外,其余局部形态特征与头体长皆呈正相关性.头体长在雌雄两性之间差异显著,雌性显著大于雄性;而体重、头长、头宽等局部形态均无两性差异.海陆蛙雌体的窝卵重与头体长和体重之间皆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雌性可能是通过增大体型从而增加繁殖输出,而向较大体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别测量于2018年6—8月采自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32只(17♂,15♀)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成体的全长、头体长、头长等13项形态特征指标,并检验该物种的两性异形。结果表明:雌性平均全长为160.72 mm±3.02 mm(n=15),雄性平均全长为138.58 mm±2.57 mm(n=17),雌性与雄性平均全长比为1.160,两性异形指数为0.138,属雌性大于雄性的两栖类;全长在两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雌性的头宽、尾宽、尾高和腋至胯距外,其他形态特征与全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以全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瘰疣螈的头体长、头长、吻长、尾长和前肢长在两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性的尾长和前肢长随全长的生长速率大于雄性,而头体长、头长和吻长随全长的生长速率小于雄性。生育力选择假说能解释红瘰疣螈玉龙雪山种群的两性异形现象。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黄颡鱼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背鳍脂鳍间距、腹鳍臀鳍间距、尾鳍长、体重、去内脏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雌性成体的体长显著小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回归剩余值的t—检验表明,雌性成体的眼径、头高、体高、腹鳍基前距、体重显著大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形态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黄颡鱼雌体通过个体大小的增加和腹部形态的改变增加腹腔容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