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的性信息素腺体位置通过触角电位、扫描电镜和组织学三种研究技术进行了检查。触角电位证明性信息素腺体位于产卵器。扫描电镜确定在雌蛾腹部第Ⅷ和Ⅸ—Ⅹ节之间的节间膜背面有一囊状结构。触角电位进一步证明这一囊状结构为性信息素腺体。腺体横切显示性信息素腺体细胞特征为核大,细胞体呈柱状,细胞质内有小空泡。触角电位证明雌蛾在暗周期(20:00,21:00和22:00)产生的性信息素比在光周期(8:00、9:00和10:00)多。风洞试验显示雄蛾在暗周期(21:00)比在光周期(9:00)对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行为反应强烈。田间试验证明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具有诱蛾活性。上述结果为国槐尺蠖性信息素的化学分离和鉴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国槐尺蠖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的性信息素腺体位置通过触角电位、扫描电镜和组织学三种研究技术进行了检查.触角电位证明性信息素腺体位于产卵器.扫描电镜确定在雌蛾腹部第Ⅷ和Ⅸ—Ⅹ节之间的节间膜背面有一囊状结构.触角电位进一步证明这一囊状结构为性信息素腺体.腺体横切显示性信息素腺体细胞特征为核大,细胞体呈柱状,细胞质内有小空泡.触角电位证明雌蛾在暗周期(20:00,21:00和22:00)产生的性信息素比在光周期(8:00、9:00和10:00)多.风洞试验显示雄蛾在暗周期(21:00)比在光周期(9:00)对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行为反应强烈.田间试验证明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具有诱蛾活性.上述结果为国槐尺蠖性信息素的化学分离和鉴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光周期对国槐尺蠖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5±1)℃,RH65%~75%条件下,对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 et Grey各龄幼虫分别采用0:24、10:14、12:12、14:10、1:85种光周期处理。结果表明,以14:10处理的国槐尺蠖1~5龄幼虫历期最短;以16:8处理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幼虫发育历期逐渐缩短;不同光周期对于6~7龄幼虫存在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1~5龄影响不大。成虫53%~56%在夜间羽化,越冬蛹在8~14h光照范围内,随光照长度增加发育历期延长,在14~16h光照范围内,历期随光照延长而缩短。以0:24处理的蛹羽化率最高,发育历期最短。 相似文献
5.
国槐尺蠖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20,23,25,27,30℃下,对沈阳市国槐尺蠖Semiothisa cinerearia Bremeret Grey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国槐尺蠖卵,幼虫,蛹,成虫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分别为(4.20±0.95),(5.80±0.95),(8.28±0.30),(16.92±0.50)和(9.06±0.21)℃。相应的有效积温K分别为(71.3±2.3),(300.5±14.3),(354.2±8.3),(52.4±2.59)和(752.76±10.5)日.度。根据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预测出国槐尺蠖在沈阳的年发生代数为3.4~3.6代,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相似文献
11.
采取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格庶尺蛾〔Semiothisa hebesata (Walker)〕的生活史,种群消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和综合防治试验。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应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物理、人工防治和保护利种天敌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秀山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重庆市秀山地区稻飞虱的发生主害种类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的危害重于褐飞虱 ;白背飞虱 1年发生 5~ 6代 ,以 4 ( 3)代为主害代 ,田间发生 2~ 3次若虫高峰 ,以第 2次为主害代峰、虫量最大 ;褐飞虱 1年发生 4~ 5代 ,以 5 ( 4 )代为主害代 ,田间发生 3~ 4次若虫高峰 ,以第 3次为主害代峰、虫量最大 ;( 3)稻飞虱重发年比例高 ,达 85 %以上 ;( 4 )白背飞虱呈逐年加重和主害期提前、褐飞虱呈逐年减轻和主害期推迟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特殊的槽谷地形、迁入虫量大、品种及栽培技术的变化、防治技术的提高和气候条件有利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QuickBird和GIS的沈阳市城市潜在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是城市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了解城市人口分布特征对制定城市政策及城市各项设施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QuickBird卫星影像提取城市居住建筑信息,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沈阳市三环以内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沈阳市三环以内各居住用地建筑类型的人口密度依次为:高层片块>混合片块>混合花园>老式多层>高层花园>多层片块>多层花园>别墅片块>矮房及棚户>别墅花园;三环内居住建筑空置率高达30%以上,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过剩;沈河区的潜在人口密度在城市5区中最大,铁西区和大东区较小.基于人口重心分析测算的城市人口重心及各行政区人口重心为城市商业设施选址及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mura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得出回归方程N=58.5330/(1+e4.8704-0.2274t),当t≈21时,可作为防治大豆蚜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田间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盛期。大豆苗期随着蚜量上升,危害损失增加。根据田间蚜虫密度与危害损失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豆蚜的防治指标可确定为平均每穴蚜量24头或800头/百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柿树(Diospyros kaki L.f.)上的重要害虫,该论文目的是明确柿日本蜡蚧Persimmon ceroplastes japonicus在云南省玉溪市的发生规律,筛选出有效药剂。【方法】依据本地的物候规律系统调查日本蜡蚧的发生情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筛选有效药剂。【结果】日本蜡蚧在云南省玉溪市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1~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初,气温稳定在6℃以上开始发育,3月上旬开始产卵,3月下旬孵化,5月上旬—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7月上旬雌虫陆续由叶转到枝上固着危害,至秋后开始进入越冬期。用48%毒死蜱(480g/L EC)5 000倍液、24%螺虫乙酯(240g/L SL)2 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EC)2 500倍液、40%杀扑磷(EC)1 000倍液、25%噻虫嗪(WG)8 000倍液、20%阿维菌素·毒死蜱(ME)(阿维菌素0.2%和毒死蜱19.8%)2 000倍液和90%敌百虫原药1 000倍液,喷雾时添加2 500倍液有机硅喷雾助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施药后5 d,2.5%高效氯氰菊酯和40%杀扑磷防效分别为93.7%和91.9%,均显著高于其余5种药剂的防效;施药后10 d,24%螺虫乙酯和20%阿维菌素·毒死蜱的防效分别为96.2%和92.9%,均显著高于2.5%高效氯氰菊酯、40%杀扑磷和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施药后20 d 48%毒死蜱、24%螺虫乙酯、25%噻虫嗪和20%阿维菌素·毒死蜱的防效分别为85.2%、96.6%、83.3%和93.7%,均显著高于2.5%高效氯氰菊酯、40%杀扑磷和90%敌百虫原药的防效。【结论】日本蜡蚧在云南省玉溪市一年发生1代。高效氯氰菊酯和杀扑磷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螺虫乙酯和阿维菌素·毒死蜱混剂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柑橘主产区当阳和赣州为试验基地,系统调查了橘园中蓟马为害的严重性及其发生规律;经鉴定发现我国柑橘主产区橘园内蓟马有11种:包括蓟马科中的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褐三棕蓟马Lefroyothrips lefroyi(Bagnall)、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八节黄蓟马Thripsflavidulus(Bagnall)、黄胸蓟马T.hawaiiensis(Morgan)、棕榈蓟马T.palmi Karny、色蓟马T.coloratus Schmutz和管蓟马科中的边腹曲管蓟马Rhaebothrips lativentris Karny、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r、桔简管蓟马H.subtilissimus(Haliday)、狭翅简管蓟马H.tenuipennis Bagnall;并对蓟马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药剂都能有效的减少蓟马的虫口数目,在柑橘花期之前和柑橘花期施药可以有效的降低蓟马对果实的为害率。 相似文献
18.
沂蒙山区东方金龟子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 2 0 0 2年 ,对沂蒙山区东方金龟子发生危害特点及其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东方金龟子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土壤 40~ 5 0cm深处越冬。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成虫开始出土 ,4月中下旬气温达1 7 2℃~ 2 4 5℃时为出土盛期。成虫每日的活动危害期集中在接近日落到日落后 1h ,群集于树上啃食嫩芽、幼叶和花朵。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光性。并提出了有效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