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1985,(2)
山东临朐山旺硅藻土页岩中,最近又发现了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祖熊骨架。这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一具祖熊骨架。祖熊化石虽然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地层中也有过记录,但材料都较零星,致使许多古生物学家对这种动物几乎一无所知。因而这一骨架发现后,曾被人误认为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 《化石》2002,(3):37-38
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紧急情况局提供的报道说 ,1999年6月 ,在俄罗斯贝加尔湖岸边发现大量海豹尸体 ,湖上的大浪将36只海豹尸体冲上斯柳佳区乌图里克村附近的岸边。这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二次发现贝加尔湖中的海豹大量死亡。5月底 ,贝加尔湖边就曾发现42只海豹尸体。贝加尔湖里大量海豹相继死亡一事已引起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者的严重不安 ,当地的动物生态学家正在对湖中的水样做化验分析并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 ,目前尚不清楚海豹死亡的原因。据推测 ,如此多的海豹死亡有可能是海豹群中发生了瘟疫 ,或者是人为偷猎造成的。贝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死亡的8具动物尸体周围布设红外相机,详细记录了动物尸体在保护良好的自然条件下的分解过程。研究发现,除微生物与无脊椎动物外,脊椎动物在尸体分解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动物尸体会吸引多种脊椎动物前来取食,不同脊椎动物对尸体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不一样。其中利用强度最高的动物为野猪Sus scrofa、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hos,实际贡献率分别为:87.15%、9.08%、3.72%,占所有脊椎动物对尸体取食强度的99.9%,其他动物贡献0.1%,如果子狸Paguma larvata、啮齿动物。(2)野猪有同类相食和拖动尸体的行为;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有采集尸体毛发筑巢的行为;未发现灵长类动物在尸体旁长时间逗留。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在不污染水源的情况下,让自然死亡的尸体自然分解而不作深埋处理。  相似文献   

4.
对动物造成一定的伤害后,其身体内部在一段时间内会发生许多异常变化。国外一些科学家给大鼠和猴子造成饥饿、电击或浸水制动等不良刺激,过一定时间后解剖这些动物,发现受刺激动物的胃粘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体内是否都会发生?我们用家兔  相似文献   

5.
恐鸟是新西兰特有的鸟类,毛利人称它为摩亚,人们在上中新世以后的地层中发现了它的化石。这种动物直到不久前才绝灭。恐鸟是如何绝灭的呢?骨骼险被误认为牛骨虽然恐鸟在新西兰的生态系统中,曾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直到绝灭以后,科学界才知道存在过这种动物。1839年,新西兰外科医生约翰·鲁尔博士,带了一块骨骼来到理查德·欧文的伦敦办事处。欧文博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 《化石》2002,(2):13-15
1770年6月 ,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率“努力”号探险船来到澳大利亚大堡礁近岸 ,看见一种腹部有个袋子的奇怪动物 ,就询问土著居民 ,对方回答了一句“坎格鲁” ,于是库克就把这种怪兽称为“坎格鲁”。后来才得知 ,“坎格鲁”并不是怪兽的名字 ,而是当地话“听不懂”的意思。动物学界把这种动物划归有袋类 ,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袋鼠。今天一提起澳大利亚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袋鼠。可事实上 ,澳大利亚并不是袋鼠的故乡!动物地理学家认为 ,几百万年前袋鼠曾在欧洲居住过 ,欧洲很可能是它们的故乡。古生物学家也认为 ,有袋动物的故乡是在北半球。…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我国古书中提到的“龙”是一种什么动物? 答在我国古书中确曾一再提到过“龙”这种动物,而且把它描写得活灵活现。其实,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是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综合各种动物形象想像出来的一种崇拜的偶象。  相似文献   

8.
喜鹊的葬礼     
《植物杂志》2010,(4):80-80
由于喜鹊生性好斗,因此在许多西方人眼中,喜鹊的形象并不好。但专家发现,这些掠食性动物或许具有温柔的一面:当它们的伙伴死了,它们会为它举行"葬礼"——活着的喜鹊会把用草编织的"花圈"放在喜鹊尸体旁。  相似文献   

9.
嗜尸性昆虫分解尸体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主要指尸体本身和动物的作用,包括:尸体特征、尸体腐败阶段、死亡原因、尸体部位、外伤、嗜尸性昆虫的种类、其它动物的取食等;非生物因素包括:对腐败、分解速率影响较大的温度和埋葬与否,其次是湿度,以及纬度、地质条件、季节、气候条件等.本文就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海产哺乳类动物的鲸类,是世界上最巨大的动物,可是在它们上皮中,却发现了几种低等植物的硅藻。这些硅藻都是营寄生生活,它们的大小一般在30微米以内,须以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如卵形藻(Cocconeis caticola)、羽状藻(Plumosigma Hustedti)等的构造还特别显得美丽。奇怪的是这些藻类本来是分布在海洋深渊海底的泥土中,如古班达海(印度尼西亚)的水深达7400来的梅底泥土曾采到过这些藻类,而且能在高压培养器生存。在海中游泳中的巨  相似文献   

11.
邸志鹰 《植物杂志》2010,(12):68-69
在非洲干旱而辽阔的稀树草原,在青藏高原茫茫无边的高原草甸,以及欧洲的高山峻岭之上,哪里有哺乳动物出没,哪里就有鹫类猛禽翱翔于天空。它们以腐肉尸体为食,减少了动物界以及动物和人类之间的鼠疫、炭疽病等传染病的传播,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尸体是一种很难保证的食物来源,今天这里有,明天那里有,这就注定鹫类猛禽常常要"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考古学家知道瑞士下瓦莱州的史前人类文物遗址。1962和1963年冬季,地质学家在这一地区进行钻探,企望能找到新的水源。在一悬崖暗礁下面,他们偶然发现少许凿出的燧石。研究证明,这些燧石是中石器时代人类的。发掘物被送到日内瓦大学的人类学部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人员在残余物中发现一个约公元前6700年的火葬者遗骸。在此以前,虽然人们知道,那时的人类有火葬习俗,但从来没有在欧洲遗址中发现过火葬的痕迹。史前人类把尸体安放在削成某种形状的石头、项链和武器上,还属首次发现。这涉及到一种正规火化和肯定没有一个火葬殉葬品的问题。研究人员在日内  相似文献   

13.
1972年,在格陵兰岛西海岸的奎拉奇索克地区,发掘出八具古代因纽特人的木乃伊。这些尸体保存得相当完好,就如同进行过防腐处理一样,以至他们历经五个世纪却依旧安然无恙。这一发现,可谓是在极地地区对人类遗存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在非洲干旱而辽阔的稀树草原,在青藏高原茫茫无边的高原草甸,以及欧洲的高山峻岭之上,哪里有哺乳动物出没,哪里就有鹫类猛禽翱翔于天空。它们以腐肉尸体为食,减少了动物界以及动物和人类之间的鼠疫、炭疽病等传染病的传播,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尸体是一种很难保证的食物来源,今天这里有,明天那里有,这就注定鹫类猛禽常常要"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5.
恐角兽(Dinocerata)是古哺乳动物中很吸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这种动物曾在很长的时期内被认为仅仅是美洲的特殊种族。根据从老第三纪地层中所找到的大量资料,使我们对于这些北美从古新世到上始新世的这种非常特殊的哺乳动物的发展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不久以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西亚考察团研究了恐角兽在亚洲大陆上的生存的情况。1922年,曾经描述了根据在蒙古Gashato 层找到的零碎的原恐角兽(Prodinoceras)的资料。1930年在伊尔廸-曼加(Ирдын-Манга)上始新世地层中,该考察团又发现了巨大的、外貌很怪的动物的头骨和骨胳。根据牙齿和四肢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6.
刘琦  杨柳 《化石》2003,(3):28-29
笔者在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 2 2届学术年会期间 ,有幸听了贵州工业大学的王约老师作的关于凯里生物群中的一些水母状动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共生保存研究的学术报告 ,在王老师的报告中 ,展示了很多奇特的水母状化石的标本 ,在这些水母状化石的标本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虫迹化石分布。有的穿插整个水母状动物而过 ,有的从边缘穿插 ,有的在动物的中部向下潜穴。目前认为这些遗迹是由于造迹生物去吃死去的水母状动物的腐烂尸体而形成的 ,这个理论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回云南之后 ,我观察了我们云南出产的很多甲壳类生物的表面 ,同样发现了很多遗迹化石…  相似文献   

17.
猫儿山上古木参天,藤萝密布,终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亿万年来,这种独特而稳定的自然景观为稀有物种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阻滞了人类对这些物种的认识进程。然而,人类无穷的探索欲望终究还是揭开了这些物种神秘的面纱,而小鲵这种动物则首当其冲。2003年,猫儿山公路路面改造。筑路工人在山顶休息时,有人突然惊讶地喊开了。众人闻声而至,在湿润的枯枝落叶中,他们发现了很多类似于蝾螈的动物。在当地瑶族方言中,这种动物被称为"沙木杠"或者"沙木鱼",可以食用。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报纸报道,在日本冈山县津山市郊外,当地的一名中学生发现了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前的哺乳类古异兽的化石。这些化石中有颅骨、背骨、牙齿、大腿骨等共五十块。那块地方是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前的第三纪的砂岩层,厚约一米。据东京大学地质矿物学教研室的龟井节夫断定,这些化石块是一个整体,其中有一块长5厘米、宽1.5厘米的扁平的前齿,那是古异兽的化石。它体长2.2米,高1.2米,体形比牛大,是生活在海湾、湖汊等水边的四脚兽。据说在此以前,曾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日本的岐阜县土岐市和崎玉县秩父市发现过这种动物化石的一部分,而发现大体完整的该动物的化石这还是第一次。发现者是一位名叫水杉和弥的初中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李巍 《遗传》2008,30(6):715
问:我门生育过一个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孩子,现已不在了,双方家族几代都没有这种病例。孩子曾在某医院做过基因检查,结果发现SMN基因部分缺失。听说这种病还有成人发病的,请问我们今后是否还有得这种病的可能?再怀孕的话,生出这种患儿的几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浙江新昌化石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发现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新昌县中生代地层中的一种化石木新种———新昌南洋杉型木 (AraucarioxylonxinchangenseDuansp .nov .)。这种化石木保存在早白垩世馆头组中、下部的紫红色泥砂岩中 ,分布在新昌县城西部 ,南北绵延 2 5公里、东西宽约 2公里的狭长地区。由于在化石木产区曾发现过多种植物化石 ,因而确定了该区在早白垩世时期处于我国的欧洲 中国植物区内 ,属亚热带 热带气候区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气候有些干旱。同区发现的松柏目叶化石 ,其气孔构造与南洋杉科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这一点似乎与化石木之属可以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