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1-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9年工作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方智远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副司长吴晓玲,作科所所长刘春明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李立会主任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刘春明代表专项牵头实施单位致辞,高度评价了在全国协作下,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一是资源保存总量突破50万份。新收集各类资源9704份,入国家库圃资源10485份,长期保存资源总量达502307份(其中国家长期库435550份,43个种质圃66757份)。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创新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省第一次(1956-1957年)和第二次(1979-1983年)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研究利用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湖南省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水稻、油菜、辣椒、茶叶等在资源创新利用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分析了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仍存在地方品种资源日益减少、资源收集困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不够完善、资源专业团队缺乏、资源利用率低等限制本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契机,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精准评价体系及共享共用机制等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工作良性循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了一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设计和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数据库的架构、运行环境以及主要功能模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平台系统利用多层逻辑架构实现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外部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系统,浏览查询种质资源信息。内部管理员可使用平台的受限功能,需要认证成功后才可使用后台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平台数据的管理。注册用户还可通过基因资源数据库提交引种申请,管理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供种全流程的网络化,借此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暨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6—17日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会议开幕式由王述民副理事长主持,名誉理事长董玉琛院士致开幕词,刘旭理事长做了“团结协作,再接再励,为普及和提高作物种质资源科学技术而奋斗”的主题报告,遗传资源分会挂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总结评估与交流会议,于2009年3月26-28日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13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烟草研究所管辉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专家咨询组董玉琛院士、方嘉禾研究员、郑殿升研究员、常汝镇研究员、江用文研究员等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开幕式由王述民副所长主持。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多样,但长久以来缺乏统一、有效的保存管理,许多珍贵的种质资源面临丢失和灭绝的危险。本文简要阐述了建设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类型、功能、技术指标及入库保存和运行服务情况,以期为其他单位建设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 制约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 它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国家中期种质库、国家种质圃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了由110种作物的描述规范、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提出了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建成了拥有39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http://www.cgris.net/)。创建了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和引导性服务等5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服务模式, 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不清、共享利用效率不高及种质权属不清等问题,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从资源登记信息的流向角度出发,梳理了登记的整体工作流程,并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区块链网络模型.首先根据农作物种质资源登记的业...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收集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为甘肃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利用提供基础材料。2011~2013年采用查阅文献、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分布在甘肃干旱地区18个县(市、区)、48个乡(镇)、81个行政村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种质进行了收集。共收集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野生资源材料845份,分属16科46属62种,其中抗旱种质27份,耐盐碱种质4份,高抗锈病种质14份。 本文对调查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甘肃省干旱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山西省干旱地区右玉县、阳曲县、隰县、临县、石楼县、繁峙县、灵丘县、五台县、浑源县、武乡县、五寨县和兴县12个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12个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的编制,分析了1981年到2010年30年来普查县气候及植被变化趋势,并阐述了普查县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为干旱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鉴定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引进收集蔬菜种质资源501份,对已有的1642份蔬菜种质进行了繁种和农艺性状鉴定,入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库(GVG)保存蔬菜种质1400份,同时对182份蔬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或营养品质分析,从中鉴定出高抗资源8份,抗病资源16份;完成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其中包含了1019份已入库保存蔬菜种质的植株或果实图片,实现了广东省蔬菜种质资源数据网上共享。2003-2005年,共有12个利用优异蔬菜种质资源育成的蔬菜新品种通过广东省或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开展甘薯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评价,可以系统地了解种质的营养价值、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为甘薯生产的品种选择和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提供依据.对2017-2019年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征集的62份甘薯种质进行了干物率、胡萝卜素含量、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以及食味的测定,并进行了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系统聚类...  相似文献   

13.
若羌县、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新疆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的典型代表,境内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至今仍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分析了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演变规律;调查收集抗逆种质资源121份,隶属11科28属34种,分析评价了部分作物种质资源的抗逆性,以及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农业生产模式和百姓生活习惯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演替的阶段性变化,讨论了新疆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95份江西省地方冬瓜种质资源的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条件下,95份冬瓜种质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  相似文献   

15.
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与云贵高原相连 ,具有多样化的地形和亚热带气候 ,农作物类型丰富。本文回顾近 5 0年来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展和现状 ,从作物的种类、分类学、评价鉴定利用情况 ,以及同工酶分析等基础研究 ,与中国起源有关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反映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广西农作物资源的多样性迅速减少 ,本文对原地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1.皇家贡品红芽香椿"樊各庄,街道长,家家都有石板房;石板房,不算数,家家都有香椿树",这首民谣唱出了香椿树在樊各庄村的普及之广。平谷区峪口镇樊各庄村的红芽香椿是2020年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中发现的优异资源之一,据村民们口口相传,这香椿乃是贡品。樊各庄是明初所建,但其种植的红芽香椿却早在宋代就有了。  相似文献   

17.
作物抗虫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害虫给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利用农作物抗虫特性,选育和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虫种质资源是进行农作物抗虫育种的基础。目前,作物抗虫资源的研究涉及抗虫材料的收集、鉴定、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抗虫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对农作物抗虫基因的发掘与应用、抗虫品种的培育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17-18日,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山东泰安组织召开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2016年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日程是,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总结2015年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进展,部署2016年实施计划和专项任务。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调研员厉建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院士、  相似文献   

20.
“九五”期间,国家将“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该计划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使中国拥有作物种质资源达37万份。跃居世界第二;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的241份优异种质已在当前的作物育种和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获得“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通过考察,抢救了三峡、赣南、粤北等山区一批珍、稀、优种质和近缘野生植物;五大作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绘制,重要性状基因的标记,以及库存种质保存理论和方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栽培稻和小麦核心种质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作物种质特性分布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种质特性分布图的绘制,为种质特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