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问世     
经过许多年的失败之后,它终于诞生了。2005年8月,一组韩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地克隆出一只阿富汗猎犬。这只小狗终于加入了由绵羊、山羊、小鼠、大鼠、猫、牛、猪、马、兔子、鹿和骡子组成的克隆动物俱乐部。但是,对于一些爱狗者而言,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的宠物再生已经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2.
曾经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医疗公司 2 0 0 1年 4月 11日宣布 ,该公司研究人员成功地培育出了 5只转基因克隆猪。这是人类首次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 ,标志着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这 5只小猪于 3月 2 9日诞生在PPL公司的美国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的分公司里 ,PPL公司发表的新闻公报说 ,5只小猪现在都很健康 ,它们是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猪细胞克隆出来的 ,DNA里含有一个外源标志基因。这些外来基因来自水母 ,为水母体内的发光蛋白编码 ,但在小猪体内没有任何实际用处 ,只是被研究人员用来证明他们有能力克隆…  相似文献   

3.
克隆公司增资扩投,落户浦东克隆公司是著名分子遗传学家陆德如教授创立的,专门从事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生物高技术公司。公司成立3年来已研制成四种基因工程药物,其中,干扰素已取得试生产批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即将进入临床试验,他们还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专...  相似文献   

4.
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于1月13日宣布,他们用胚胎分裂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一只恒河猴.这是灵长目动物第一次被克隆成功.研究者期望以此复制出基因相同的恒河猴,用于做医学新疗法的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通报》1997,13(2):44-44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威尔莫特和基思·坎贝尔从一只成年绵羊乳腺组织抽取单个细胞,取出其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细胞核,再从另一只绵羊取出未受精卵,利用显微操作将其中的核除去,然后将前一只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卵细胞中,待融合细胞发育成胚胎后,再将其植入第三只绵羊体内,第三只绵羊产下了在遗传特征上与第一只绵羊相同的小绵羊。他们将得到的克隆绵羊取名为“多利”。克隆绵羊的成功是生命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不仅有助于人类能培育出众多的优良品种家畜,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医学和拯救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6.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之后,人们关于"克隆"这一话题的争论再未停止过,很多人都担心这一技术将使世界陷入混乱。尽管生殖性克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我们仍无法忽视克隆人可能带来的广阔前景。因此,本文将就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试图寻找不违背伦理的应用方向——"取替性生殖克隆",使得生殖性克隆这一项技术在合乎道德的领域内被最好的应用、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7.
谢蔚骊 《生理通讯》2005,24(1):12-12
汉城国立大学教授黄禹锡的研究小组与美国研究小组合作,成功克隆出了猴子胚胎,但把克隆胚胎移植到25只代理母猴子宫克隆猴子的实验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8.
9月的最后一周,我们终于接到了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千只猛禽——一只中毒垂危的纵纹腹小鹗。这是个令人欣喜却又伤悲的数字:欣喜的是我们接受和救助了这么多猛禽,它们每一只都那么珍贵;悲伤的是居然有这么多猛禽需要救助——它们原本都是天空的王者,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送到了这里。与这只鸟同时到来的是北京的秋天。  相似文献   

9.
今天,人们对克隆动物有很多争论,其中之一是,克隆动物没有自然孕育的动物优秀,会因健康和疾病而早逝,这在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身上得到了体现。尽管这样,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还是在研究和生产各种不同的克隆动物。2003年美国研究人员相继克隆出了3头骡子。爱达荷宝石是世界上第一匹克隆骡子,犹他先锋是第二匹克隆骡子,爱达荷明星是第三匹克隆骡子。  相似文献   

10.
两种显著不同的生物似乎使用类似的基因来控制它们的昼夜节律。研究24小时循环交替的称作近似昼夜节律之分子基础的科研人员已克隆了控制粉红色链孢霉(Neurospora)生物钟的基因。该霉的孢子生长周期是已知的最不复杂的近似昼夜节律中的一种。当新罕布什尔州Hanove城Dortmouth学院的J.Dunlap、J.Loros和C.Robertson McClung把克隆了的基因引入不具生物钟特性的链孢霉突变体里时,该链孢霉的孢子形成节律得到恢复。他们亦发现已克隆的链孢霉生物钟基因的遗传序列仅仅只与科学家们从果蝇中已经克隆的其他生物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本科幻童话故事。《克隆园》以科普、科幻童话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科技热点———“生物克隆”。并详细描述了一些世界濒危动物的生活习性 ,强调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书中叙述了一只身怀绝技———一哭就能让周围人大笑不止的 ,名字叫做“小鼠王”的小老鼠在寻找妈妈的路途中意外地闯入克隆园的奇遇。克隆园由两个园组成 :善良正义的乐园和邪恶荒诞的恶园。小鼠王在乐园里认识了很多珍稀动物 ,有大熊猫、亚洲象、长臂猿、考拉、白鳍豚 ,还有能制造生物药品的转基因牛等等。在乐园为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世界》2010,(8):78-78
<正>日本遗传学家成功对已经冷冻保存了16年的死老鼠进行了克隆,并最终培育出13只健康的活老鼠。这一科学突破意味着复活冰冻多年的已经灭绝的动物——如毛茸茸的猛犸象——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David Kirk 和 Stephen M iller 最近用一种特殊的转座子 乔丹基因作为标记克隆了两个控制团藻发育的重要基因:gls A 基因和 reg A 基因⒚他们的这一工作可能为遗传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⒚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繁育实验室,一只黑白黄相间,名叫"龙龙"的小狗正吮吸着"母亲"的乳汁。这位"母亲"是一只普通的比格犬,是生下"龙龙"的代孕妈妈。"龙龙"的供体细胞则是来自世界首例人类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犬"苹果"。这条小狗是我国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犬,更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  相似文献   

15.
《生命世界》2007,(10):110-110
英国的田野上,有一种叫“欧洲蓝蝶”的美丽蝴蝶不知不觉中在暖春的晴空里消失了,这给喜爱它的人们带来无限的遗憾。随后,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调查,终于发现,蓝蝶已经在英国绝种了。而引起蓝蝶绝种的原因,又与两种蚂蚁的灭绝息息相关。英国人没有想到,由于他们破坏了两种细小蚂蚁种群的生活习性,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同时也把蓝蝶送上了绝路。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京都大学的Shigetada Nakanishi研究小组克隆了大鼠NMDA受体蛋白的基因,而美国堪萨斯大学的Elias Michaelis则克隆了一种NMDA受体蛋白。NMDA受体是脑中的重要神经元膜蛋白,是谷氨酸受体中的关键因子。这两个小组的成功将使他人较易于检测用于控制NMDA受体、治疗与谷氨酸有关的疾病的药物。这类疾病包括退化性脑失常、中风、癫痫及记忆丧失。 Nakanishi及其同事在Nature杂志上详细描述了他们的工作。Michaelis则在最近一次神经科学学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的工作。自1989年12月以来,已克隆了12种不同的谷氨酸受体,其中,NMDA受体被认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2013,(27):I0001-I0001
得益于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以理解过敏反应是如何导致我们的肺部发炎及刺激我们的眼睛的。而且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新的过敏疗法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世界》2006,(9):8-8
一直以来,我们相信人类在求偶过程中,气味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批科学家最近终于找到证据证明这种说法,他们从老鼠身上发现了嗅觉“感受体”,专门用来侦测异性发放的费洛蒙——一种传递性信息的荷尔蒙,而这种感受体的基因也在人类身上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效通用的平端亚克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高效通用的平端亚克隆方法毛春生,金宁一,顾万钧(解放军农牧大学研究所病毒室,长春130062)关键词平端亚克隆亚克隆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常用技术之一。在理论上,任何一对平末端DNA片段都可经T4连接酶催化连接。这给不同DNA分子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20.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全球概览:克隆人计划遭到反对1998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一位科学家宣称试图克隆人类,再次引发有关克隆的争论。众多科学家和政治家猛烈砰击这一计划,认为这是不道德和不健康的。物理学家RichardSed最初是在1997年12月的一次复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