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的化学》2013,(5):617-617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来自全国六所高校、四家科研院所的10位青年女科学家从192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2008,20(6):836-836
2008年12月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该奖项于2004年1月1曰创立,作为欧莱雅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旨在表彰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女科学家,使更多的年轻女性投身到新时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来。五年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达到44名,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2007,19(6):579-581
2007年12月17日下午,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诞生于1998年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是当今世界唯一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和资助从事生命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所有女性的奖项,由欧莱雅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创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04年7月21日成立,作为“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评选活动的目的在于表彰那些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女科学家,激励更多的年轻女性投身到新时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来。本届评选的学科领域为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0,(13):2427-2427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10,(11):2053-2053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0,(7):1246-1246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10,(9):1641-1641
本刊讯: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揭晓,5名青年女科学家成为这一奖项得主。其中,〈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副主编曾凡一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荣列其中。  相似文献   

12.
《昆虫知识》2010,(6):I0001-I0002
张润志,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  相似文献   

13.
张卫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2):2122-2124
历经半个世纪, 由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创办的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生物技术大会”(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Symposium-IBS)首次在中国举行。本届大会为第13届大会, 于2008年10月12~17日在中国北方著名旅游城市-大连召开, 会议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会。为了鼓励生物技术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参会, 促进全球生物技术青年人才的培养, 本届大会在该会的历史上首次设立了“青年科学家及研究生奖”(YSSA), 由英国石油公司(BP)冠名赞助。来自世界各国的119名青年学者参与了该奖的竞争, 经过两轮初选、口头报告评选, 来自7个国家的20名40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奖。其中10人来自中国, 较好地展示了中国青年生物技术人才的研究水平。他们的研究课题涵盖了生物医药、能源、海洋、环境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 反映了生物技术科学的前沿。  相似文献   

14.
历经半个世纪,由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创办的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生物技术大会”(International Biotechnology Symposium—IBS)首次在中国举行。本届大会为第13届大会,于2008年10月12~17日在中国北方著名旅游城市-大连召开,会议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会。为了鼓励生物技术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参会,促进全球生物技术青年人才的培养,本届大会在该会的历史上首次设立了“青年科学家及研究生奖”(YSSA),由英国石油公司(BP)冠名赞助。来自世界各国的119名青年学者参与了该奖的竞争,经过两轮初选、口头报告评选,来自7个国家的20名40岁以下青年学者获奖。其中10人来自中国,较好地展示了中国青年生物技术人才的研究水平。他们的研究课题涵盖了生物医药、能源、海洋、环境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反映了生物技术科学的前沿。  相似文献   

15.
《昆虫知识》2010,47(6)
<正>张润志,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兼任农业部科技  相似文献   

16.
<正>张润志,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兼任农业部科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解剖学会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06年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11月27-30日在南京举行,期间还进行了第一届“李继硕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的终审。“李继硕青年优秀论文奖”是李继硕教授去世后,他在海内外的弟子自发捐款、经过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设立的奖项,目的是纪念李继硕教授在人体解剖学以及神经解剖学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中的杰出成就,继续推动我国人体解剖学事业的发展。该奖项也是中国解剖学会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表彰4年期间科研工作突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本次论文奖评选总共收到了20篇论文,经海内外特…  相似文献   

18.
本刊编辑部 《生态学报》2011,31(24):7639-7639
为了引导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际环境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国际 环境科学前沿发展,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合作,于2011 年11 月27—30 日在江苏宜兴联合召开“SCOPE-ZHONGYU 环境论坛(2011)暨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冶 国际会议,同时举办了2011 年“SCOPE-ZHONGYU 青年科学家奖冶颁奖典礼、SCOPE 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首次编委会。  相似文献   

19.
人与生物圈计划青年科学家奖,由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设立于1989年。其目的是鼓励青年科学家利用MAB计划研究基地及生物圈保护区从事研究工作,并促进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该奖项设立9年来,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得到资助,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框架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包括已确定的1997年获奖人员在内,共有  相似文献   

20.
王韵  肖玲 《生理通讯》2006,25(5):150-152
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九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交流会和第七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于2006年11月2—3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同时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方生理(科)学会推荐的代表和列席代表近90人参加了会议。青年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理学”,稿件都是特约的高水平的学术论共16篇,内容非常精彩,展现了我国新生代青年生理科学家的前沿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