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名称: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所属学科: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隶属关系: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国家教委93K-41学术顾问:周以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2.
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名称: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所属学科: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一一植物学科隶属关系: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国家教委93K--4!学术顾问:周以良教授、博士导师学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3.
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实验室名称: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依托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所属学科:东北林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隶属关系: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编号:国家教委93K—41学术顾问:周以良教授、博士导师学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4.
火炬树未对北京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0月25日北京生态学学会《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张新时院士主持了这次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全儒教授、北京市林业局植物保护站陶万强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和王光美博士、中国老年科学家协会植物学分会陈佐忠研究员、董保华研究员和杨宗贵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北京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于1992年。目前实验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和博士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非线性生态学模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植物分子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等研究平台。实验室现有配套设施齐全的总面积为6286m2的“逸夫实验楼”一座及其附属用房和5个野外研究基地。本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42人,客座研究人员、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47人。实…  相似文献   

6.
张文辉 ,195 5年 12月生 ,汉族 ,陕西岐山人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北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委员会委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陕西林业科技》编委。张文辉教授同时兼任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国家林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张文辉教授 1982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85…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通报》2008,25(3):297-297
第一届“植物器官发生的信号转导”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7月4—5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细胞学会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文献与信息管理中心学术交流与培训部承办。  相似文献   

8.
会议消息     
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定于1991年10月在武汉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此次会议将着重讨论现代植物系统与分类学研究方法论及各种有关的学术思想和技  相似文献   

9.
<正>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2005年3月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洪德元院士,实验室主任为葛颂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初步定于 2 0 0 2年 11月下旬在上海举行“拟南芥研究工作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邀请国内从事拟南芥研究的专家、教授 ,以主题报告、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旨在增进国内从事拟南芥研究的科研人员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11.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1):87-8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开放实验室之一建立于1989年。本实验室是在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院士张新时研究员的倡议及领导下建立的。主要从事以植被为主的信息生态学的综合性研究,即植被及其环境数量分析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探讨与应用现代信息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与技术来研究植被的类型、分布、演替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植被、资源与环境的开发经营和优化管理模式,以达到恢复、改善及建立高效生态经济效益的植被,以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本实验室担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0日至25日在郑州召开。到会代表28人,来自全国各省(区)20个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到河南省科协的热情支持,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为1983年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作准备,讨论了“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等准备提交大会的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与论点,落实了撰稿人。讨论按地区和专题进行,分为热带、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干旱和半干旱荒漠草原、青藏高原、植被制图和环境植物学(包括实验生态与指示植物、地植物化学)等六个组。各组讨论纪要将整理成文,陆续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发表。在此基础上,由侯学煜教授汇总撰写“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匡廷云 ,女 ,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1 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至 1 962年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 1 981~ 1 98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美国能源部植物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1 962年至今 ,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植物学报》名誉主编。兼任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  相似文献   

14.
全国高等农林、农垦院校植物遗传学教学研讨会议,于8月1日至15日在山东泰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高等农林、农垦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出版部门的代表以及特邀代表59人。美国马里兰大学孔宪铎博士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题为“细胞器遗传工程”的学术报告。中央农业部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会议期间,复旦大学副校长谈家桢、中国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鲍文奎和山东农学院副院长丁巨波等15位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分别从遗传学教学和科研等不同方面,做了学术报告和专题报告。会议还收到了学术论文24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学学会于1983年1月14日至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动物种群数量变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单位的8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黄文几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大学陈德明教授致开幕词,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马世骏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北京大学林昌善教授致闭幕词。会议收到论文(摘要或论文题目)60多篇,大会宣读的论文有23篇。中国科学院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夏武平研究员首先向大会宣读了“棕背(?)22年数量变动周期”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植物学通报》2005,22(5):583-583
为促进我国拟南芥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第四届“拟南芥学术研讨会/WorkshoponArabidopsisResearch2005”定于2005年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主办,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  相似文献   

17.
全国土壤化学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5~28日在杭州市浙江农业大学召开.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昌勇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土壤电化学家于天仁作了题为“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的重要报告.与会代表对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18.
《西北植物学报》2022,(11):F0003-F0003
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NSFC创新群体资助、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杰出成就奖”,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19.
封面说明     
《植物学通报》2006,23(5):442-442
植物激素通过复杂的信号网络控制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作物重要农艺性状。近年来植物激素受体与信号转导途径、激素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这一研究领域已成为国际植物科学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组织于10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植物激素与绿色革命”香山科学会议。《植物学通报》为配合这次学术会议,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傅向东研究员和左建儒研究员以及北京大学瞿礼嘉教授组织邀约相关领域专家撰写论文,形成此“激素专辑”。此专辑基本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总体水平。封面显示植物株型、果实大小和果实成熟等重要性状受激素的严格控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徐云远研究员设计封面图片。  相似文献   

20.
《遗传》2005,27(2):261-261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 2005年3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振声院士和实验室主任王道文研究员组织。郝水院士、李家洋院士、胡含研究员等13位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年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本室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生和特邀室外代表共60余人。实验室主任王道文作了工作报告。2004年,实验室共有在研的“973”、“863”、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