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两个公司发起入已就遗传工程研究与Biotechnica International公司签署。一项新协议: Monsanto公司鉴定出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农药的功能。Biotechnica公司将利用其遗传工程的专长开发该化合物微生物生产技术。协议规定,用于此项生产的技术在两年内完成,适于商品生产的微生物菌株在三年内育成。至于这是一种什么农药,是杀虫剂,除草剂,还是杀真菌剂,Monsanto没有透露。但是,它可能对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和其他主要作物有用。Biogen公司正着手为明治生化公  相似文献   

2.
目前使用范围受限制的苏云金杆菌(Bt)微生物农药由于重组DNA技术的出台,使用范围会扩大。新技术能向植物体内导入微生物的杀虫成分,所以不需要喷洒农药工作。对它们都存在安全管理上的问题,但通过两者生物技术的应用,都能大幅度减少合成有机杀虫剂的使用量。微生物农药与基因操作植物竞争本预测仅限定作物处理用的杀虫剂,不包括家庭甩、草坪和花坛、森林、家畜、以及非农业的商业利用。表中的1991年杀虫剂使用量的数字是按美国农业部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和来自产业界方面的资料推算的,重组微生物农药可能取代目前玉米、棉花,大豆三大作物的杀虫剂的25%。同时现在用于  相似文献   

3.
<正> 已知有许多种微生物(大部分是需氧菌)能降解石油,使它的理化性质发生广泛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在实验室研究及地面和海洋表面上漏出的油中还有储油层中得到了证实。不过,很难研究和控制这些微生物之间的合作及相互作用。因此,只有用能靠简单矿物培养基中的石油或单烃迅速生长的纯培养物,才能设法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本文的目的是扼要介绍某些烃降解途径的遗传组织和调节方式,并讨论遗传改良培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在石油工业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Mycogen以不同方式组织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它与大多数新的生物技术公司不同。Mycogen不从事合同研究,同大企业也没有这类安排。它致力于发展其自己的产品。它完全靠投机资本家投资。该公司的大约30名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是,发展微生物农药和土壤添加剂。它的第一项产品将在1984年底投放市场。第一项产品是一种能改善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土壤添加剂。它不是固氮微生物。正在  相似文献   

5.
其它     
<正> 评述了植物生物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应用。包括下列几方面:特性描述、mRNA和DNA分离、DNA克隆化、DNA转移、转化受体的鉴别、DNA的稳定复制、植株再生、体内基因表达、程序传递(traintransmiSSion)、改良玉米蛋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农药助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农药是化学农药的有益补充,具有环境友好、无化学残留以及可持续控制作物病虫害等优点。然而,由于剂型研究的缓慢和不足,导致很多微生物农药在田间应用时防效不稳定。助剂是剂型研制的核心成分,承担着保护活性、提高药效和增加便利的功能,一般泛指微生物农药中除有效成分以外的所有成分,包括载体、表面活性剂、紫外保护剂、活性保护剂和营养助剂等。微生物农药物化性质的改善、活性的保持和药效的发挥均离不开助剂的有效参与。本研究综述了近十年来微生物农药助剂的种类和研究进展,指出助剂生物相容性测定方法和剂型种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期望为生物防治和微生物农药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与共存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等具有重大影响。人类驯化导致现代作物品种与其野生祖先在生理遗传特性、生长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必然会影响作物与其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理解驯化对作物微生物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是充分应用微生物组进行作物改良或人工育种的重要理论基础。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 该文综述了驯化对作物地下和地上部分细菌和真菌(尤其是益生菌和病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并结合驯化对作物植株形态、根系构型、根系分泌物等生理特征以及生长环境的影响, 分析了驯化塑造作物微生物组的作用途径, 提出了该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简讯     
无公害农药——氨基酸和脂肪酸已发现N-月桂酰·L-异戊氨酸可防治稻瘟病。这为研究无公害农药开辟了一个新方向。氨基酸和脂肪酸作农药,有下列优点:容易为微生物分解,无残毒,不污染环境;因为它们都是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因此无急性毒害。又因为这类物质是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物,所以,有可能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农药因其环境相容性受到了广泛重视。作为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发的最早的环节,微生物农药资源的挖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生物活性、农药活性化合物及功能基因三个方面对微生物农药资源的快速挖掘技术进行了综述。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农药产品开发目标,将以上技术进行整合,可实现微生物农药资源的快速挖掘,为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作物健康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粮食安全。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升作物健康水平,但长期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安全风险,亟需创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绿色投入品。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根际微生物组与作物健康密切相关,明确核心功能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的相互关系是深入挖掘有益微生物潜力、保证和维持作物健康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激发土著微生物发挥功能仍存在一定限制。合成菌群是人为地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分类和遗传特征及功能特性的微生物进行组合,因菌群兼具多样性及稳定性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健康、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在促进作物健康方面也具备巨大潜力。本文阐释了合成菌群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解析了菌群构建原则及方法,并从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胁迫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利用合成菌群提升作物健康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物遗传国际公司向美国农业部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两机关提出申请,要求批准该公司开发的作物用疫苗“Incide”用于水稻的野外试验。1988年公司已对玉米进行了Incide的野外试验,决定今年还要在内布拉斯加州、伊利诺斯州、明尼苏达州进行玉米的试验。“Incide”是CGI公司与USDA的研究者共同开发的一种微生物农药。CGI公司把已用作微生物农药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BT毒素基因导入寄生在水稻的细菌Clavibacter xylicylnodontis。CGI公司把这种重组微生物利用高压封入玉米和水稻的种子内。随着作物生长,这种菌在导管等植物组织内增殖。估计导入了Incide的水稻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农药具有较高的土壤持久性和对非目标物种的毒性,农药残留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作物中农药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对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该文从植物根际促生微生物(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microorganisms,PGPR)的概述、PGPR对土壤及农药残留等方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PGPR提高作物抗性的作用机理、降低作物中农药残留、防治农药污染、提高地力及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PGPR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及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在农药微生物降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迅猛发展,克服了农药微生物降解传统研究中存在的障碍,为农药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综述了固定化技术、基因工程、多菌复合体的构建以及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在农药微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并对新技术在农药微生物降解中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农药因其环境友好、无化学残留、可持续控制等优点,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取得极大效益,面积急剧扩大,在农业中占较大比例。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设施农业中的微生物农药施用逐渐推广,但相关研究相对匮乏。为此,本文阐述了设施农业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发展现状,针对其在设施农业中的表现,提出改良途径,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是一种高效、新兴的种子处理技术。该技术将外源性材料与种子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种子性能,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植物有益微生物(plant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PBM)是指能够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增强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力,并促进植物生长或减少农业化学投入的微生物。因此,PBM可以作为一种微生物种子包衣剂。微生物种子包衣作为一种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革新性技术,因其生态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被认为是传统农业技术有前途的替代品。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及其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局限性和不一致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及其基因工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兰英  花日茂  唐欣昀 《激光生物学报》2010,19(2):278-284,F0003
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对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利用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降解酶来降解农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利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已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降解酶和基因的克隆、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作物连作障碍的成因与机制及其消减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作物连作障碍危害的基础上,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产生作物连作障碍的原因与形成机理,认为作物连作障碍形成是复杂的根际生物学过程,它是由连作作物根系分泌物介导引起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衡,导致病原微生物增多,土壤酸化和营养封存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进一步就连作障碍防治措施及修复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为有效克服作物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农药生产技术进展胡庆堂,李佐虎(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生化工程室北京100080)一、前言微生物农药是利用自然生态中存在着的能杀灭农作物害虫的微生物,进行大规模人工培养而制备的生物杀虫剂。微生物农药因其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害虫天敌、对人和动植物安全、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农药是集约化农业保证农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合理的施用方法会导致农药残留、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微生物特性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研究发现,百菌清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毒害和抑制作用。通过温室试验探讨了百菌清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熵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水稻生物量。结果表明,虽然微生物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活力受到显著抑制,且施用剂量越高抑制越明显。试验后期脱氢酶活性逐渐增加,但仍然低于对照。虽然,百菌清没有造成水稻生物量下降,但由于研究属于短期试验,且只施用了1次百菌清,因此其环境生态学影响有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通报》2020,(3):37-37
自1904年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提出根际概念以来,其研究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根际是植物吸收的关键门户,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调控区域。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发挥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植物的第二基因组,类似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功能。根际微生物中的益生菌具有活化根区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抑制土传病害等功能,是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的主要菌种来源。随着国内外微生物组研究的开展,根际微生物组的整体功能更受关注,充分挖掘根际微生物组的功能促进作物增产是农业微生物的主要研究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