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越冬习性考查 1.越冬场所调查: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Dudgeon)幼虫越冬场所主要是在稻根内,几年来的田间调查资料指出:以中稻田稻根内密度较大;晚稻田稻根内密度较小。此外,中、晚稻稻草内也有幼虫越冬,但密度很小,约占0.06%株。作者曾先后在百色专区的百色、田东、靖西、睦边、东兰、田林等县实地解剖观察高粱稈、玉米稈、小米稈、甘蔗宿根等均尚来发现有越冬幼虫。 2.虫口密度与稻田的关系:1)与稻田耕作制度有关。中稻田台湾稻螟越冬幼虫最多,每苗平均有效越冬幼虫4,745头,占4种稻螟总数的37.5%,二化螟次之,占30.39%,大螟较少,占25.2%,三化螟最少,占6.88%。晚稻田台湾稻螟越冬幼虫较少,每亩平均有效越冬幼虫540头,占4种稻螟总数的14.06%,二化螟也少,占13.14%,大螟最少,占  相似文献   

2.
湖北水稻蛀秆螟虫越冬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蛀秆螟虫是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为了明确湖北省水稻蛀秆螟虫的种群发生现状和幼虫越冬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2013年至2016年连续调查研究了武穴、崇阳、广水、曾都、公安和远安等地螟虫的越冬生物学。对蛀秆螟虫越冬生物学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田间蛀秆螟虫发生种类为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未见有褐边螟和台湾稻螟等。其中,二化螟为田间发生优势种群;三化螟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大螟亦有一定程度地发生,并有加重趋势,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这几种螟虫均以高龄老熟幼虫在稻茬中越冬,且在虫龄分布、越冬部位和头部朝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趋性,可能与其耐寒性、地区气候和栽培制度等有关。并对螟虫发生现状与栽培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控制潜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稻螟赤眼蜂种群增长力与水稻螟虫种群增长力之间的关系和评价稻螟赤眼蜂的控害能力,通过生命表方法,组建了二化螟和台湾稻螟在水稻上的实
验种群生命表,以及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生殖力表,测定了稻螟赤眼蜂对两种螟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世代历期(T)分别为56.40 d和47.80 d,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89和0.072.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平均T分别为9.75 d和9.78 d,rm分别为0.3161和0.3154.通过比较分析稻螟赤眼蜂与两种螟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可知稻螟赤眼蜂能够有效控制两种水稻螟虫,赤眼蜂种群增长力相对于螟虫种群是超前而不是跟随关系.  相似文献   

4.
稻根是稻螟越冬的主要场所,拔燬稻根,是消灭越冬螟虫的主要措施。几年来,各地在消灭稻根工作中往往与扩大绿肥面积发生矛盾,为此,我们于1956—1957年先后进行了拔稻根与不拔稻根对紫云英生长有无影响的观察。兹将其结果报导如下。 湖南的冬季绿肥,主要是紫云英(红花草)、苕子(蓝花草)和满园花(苦萝卜)等,除满园花在秋收后耕地播种以外,其余是一向不耕而种的,因此在冬季治螟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省植保工作会议上,对于稻螟的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全面讨论,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关于稻螟发生期的预测 根据虫态历期,结合气象、水稻生育等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进行发生期的预测,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较为准确。 1.越冬代蛹、蛾初见期的预测 据几年来的观察,越冬幼虫在  相似文献   

6.
蛀食稻茎的螟虫,目前已发现有五种。计大螟(Sesam?a inferens Walk.)、二化螟(Chilosupressalis(Walk.)、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 Dudg.)、三化螟(Schoenobius incertellusWalk.)、稻褐边螟(Schoenobius sp.)。台湾稻螟目前记载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福建。稻褐边螟分布于湖南、江西。二化螟和三化螟分布比较普遍,为害也较严重。除以上五种蛀食稻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广东省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vzophitus生活史、越冬生境、发生规律及寄主植物和天敌种类,为这一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19年3月-2021年4月通过实地调查、室内笼罩饲养观察和卵巢解剖研究稻水象甲在广东的生活史和越冬生境;通过对稻水象甲成虫中肠内容物进行分子检测探明其越冬过渡寄主植物;利用特征序列扩增区(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标记技术明确稻水象甲的主要天敌种类。【结果】2019年3月-2021年4月稻水象甲在广东双季稻区一年发生2代,具有越冬和越夏习性。广东稻水象甲经历一个完整世代需要(140.86±1.05)d,幼虫历期为20 d左右。广东稻水象甲以成虫越冬,越冬生境模式为稻田-过渡带(草地)-沼泽地(水草丰盛),且越冬期稻水象甲成虫卵巢存在滞育现象,发育等级Ⅰ级。稻水象甲成虫中肠内容物分子检测发现,其越冬期主要的过渡寄主植物为再生稻及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基于SCAR的PCR结果表明,游猎型蜘蛛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为稻水象甲的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沟姬蜂CambruswadaiUchida过去仅知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寄主有大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现已从山东省微山湖为害芦苇的芦苞螟Chiloluteellus(Motschulsk)和芦苇钻心虫Archanaraaer-ataButler中培育出来,而且寄生率很高,以致芦苞螺不能形成灾害。芦苞螟和芦苇钻心虫是微山湖芦苇的两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混生。芦苞螟属螟峨科,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芦苇钻心虫属夜蛾科,1年发生1代,以卵越夏越冬。在对两种害虫的总寄生中,芦苞螟占89%,芦苇钻心虫占11%。芦苞螟是其第一寄主。二化螺沟姬蜂属外寄生…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草坪害虫的发生为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平华  李跃忠 《昆虫知识》2003,40(6):519-522
据作者初步调查 ,2种草坪害虫 :稻切叶野螟Psaralicarsisalis (Walker)和灰翅夜蛾Spodopteramauritia (Boisduval)在上海均以幼虫在土下越冬 ,1年发生 5代 ,后期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灰翅夜蛾虫口密度一直到 7月份都较低 ,8月份虫口密度上升很快 ,所以在上海地区第 3 ,4代幼虫为害最严重 ;稻切叶野螟的幼虫发生期比灰翅夜蛾迟 1 0d左右 ,以 9~ 1 0月份虫口密度最高。在矮生百幕达草坪中稻切叶野螟虫口密度明显高于灰翅夜蛾 ;而在高羊茅、黑麦草等草坪中灰翅夜蛾的虫口密度则远远高于稻切叶野螟。  相似文献   

10.
1974年11月16日于我院农场发现台湾稻螟1、2龄幼虫侵人小麦(秋播波塔姆品种)秆内,在剑叶节上方咬断穗轴,造成白穗。侵入孔呈方形或长方形,一般一白穗有幼虫一头,也有一穗两三头的。在0.14亩麦田内调查,受蛾类幼虫为害的白穗共52穗,其中台湾稻螟为害的有48穗,大螟为害的4穗。1975年1月  相似文献   

11.
我县近年来的水稻栽培制度,在1955年以前间作稻及一季晚稻占相当大的比例。自1956年起连作晚稻逐渐增加到34%以上,至1957年则接近50%。由于栽培制度的变化,而使螟种也发生了变化。 栽培制度、地形、品种与螟虫的关系 (一)从栽培制度来看(表1):连作稻区以三化螟  相似文献   

12.
大螟是安徽省白湖农场的主要水稻害虫,列为病虫预测的主要对象。过去由于没有摸清它的越冬场所,常以稻根、芦苇和茭白遗株为越冬检查对象,往往见越冬虫口很低,而翌年第1代的发蛾量却较多,与实际越冬虫口有出入;无法掌握次年第1代的虫情,预测预报常不够准确,防治工作也容易形成被动。为了纠正这一缺陷,去年冬季检查时,从慎密而深入的调查工作中,发现三棱草是大螟越冬的主要寄主。据检查每百丛三棱草中有大螟幼虫48—64头、荸荠白螟(学名待定)  相似文献   

13.
大螟幼虫田间分布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在我县一年发生四代,过去发生较轻。近几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特别是杂交水稻品种的大力推广,大螟的发生和为害明显加重,个别地区为害较重。据1978年10月和1980年9月分别在坪里、湖上公社调查,个别田块大螟为害率达8.6%和5.6%,大大超过三化螟和二化螟为害的总和,这在我县历史上是没有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4.
防治稻螟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建国四十年来,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群众治螟,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了稻螟消长规律,取得了治螟的巨大成就,在全国范围内螟害已基本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现在回顾四十年来我国稻螟发生和防治情况,谈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体会,望能对今后测报和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us Dudgeon在我区于1976年就有其分布的记载。几年来经各县植保站田间剥查幼虫和测螟灯下检查成虫,本地区17个县(市)中,已确定宜宾市、宜宾县、合江县、纳溪县、屏山县、高县等均有分布。并以宜宾市郊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约有十万亩稻田的严重发生区。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北部大螟的生物学和越冬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螟Sesamia inferens(Waker)近年在海南区局部为害较重,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大螟的预测预报,作者从1980年以来对大螟的生物学和越冬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一、生活年史 大螟在海南北部一年发生不完全七代,世代间很重叠。全年各代发生情况如图。年度间冬季温度偏暖或偏冷,各代历期提早或推迟7—10天。  相似文献   

17.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e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年以多发型的第二代大发生,近年来,三、四、五代都有发生和为害。为此,我们通过接虫饲养。笼罩自然场所及大田调查,对稻纵卷叶螟越冬基数、越冬虫态、场所、寄主、生存率及各世代繁殖系数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稻巢螟又名苞螟。它的幼虫为害水稻,取食叶片,吐丝缀叶,连同粪粒做成筒状虫苞并在其间匿居。稻叶受害破碎枯黄影响生长,以前认为稻巢螟只有一种,我们现在研究发现三种。本文目的是对稻巢螟种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根据历年采集收藏的标本,从外形结合生殖器形态构造特征对我国种类作一订正并讨论它的分布。对台湾种类由于手边缺乏标本暂缓讨论。研究用标本都保存在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稻田里常见的枯心苗除了稻螟为害所造成之外,我们发现尚有贫乏蔗金龟(Alissontum pauper)、稻象鼻虫(Echinocnemus squameus)、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稻绿蝽(Nezara viridula)等,此外因水害亦会造成枯心苗。三化螟、大螟、台湾螟的为害情况,过去  相似文献   

20.
天敌对稻螟的抑制,在某些地区个别年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四川南充第三代三化螟卵盛期的卵寄生率,一般都在40%左右,晚期高达82.87%。湖南长沙1954年第三代二化螟卵寄生率63.54%,1962年双峰第四代三化螟寄生率77.86%(等腹黑卵蜂达71.88%);1963年长沙三化螟卵寄生率第一代28.35%(稻螟赤眼蜂达20.25%),第二代47.78%(稻螟赤眼蜂达42.49%),第三代28.27—53.45%(稻螟赤眼蜂21.37—33.94%),第四代45.99—54.70%(等腹黑卵蜂达38.93—41.61%)。湘中邵东第四代卵寄生率高达83.46%(螟卵啮小蜂达71.17%)。浙江余姚第二代二化螟卵寄生率为80.82%,第三代最高达87.70%;浙江加兴二化螟卵寄生率最高达90.74%(1956年5月)。 稻螟幼虫天敌种类为数更多,作用也不小,例如1962年长沙越冬幼虫被三化螟虫霉(Erctomophothorasp.)寄生致死平均达48.65%,1963年长沙西数大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