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针叶小爪螨的滞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绪艮  宓秀民 《昆虫学报》1995,38(3):305-311
本文研究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Jacobi)滞育卯出现的规律,分析了光照、温度、寄主营养等环境因素与滞育的关系和滞育卵解除的条件。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以滞育卵在枝条上越冬,其产出盛期在8月上、中旬。光周期感应螨态为幼螨至第二若螨的连续两个螨态;其临界光照时间为13h/d。在相同条件下,低温(20℃)促进滞育。长日照下,螨口密度大,寄主营养恶化,亦能促进滞育的形成。滞育卵在0℃下放置1 20天,5℃-10℃下放置100天后解除滞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Oudemans)对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Jacobi)的控制能力,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胡瓜新小绥螨和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与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表明:1在(20±1)~(32±1)℃温度条件下,取食针叶小爪螨的胡瓜新小绥螨幼螨、若螨、成螨均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2在(20±1)、(25±1)、(30±1)、(32±1)℃温度条件下,以针叶小爪螨为食物的胡瓜新小绥螨的产卵量分别为(37.8±5.15)、(52.9±1.92)、(49.5±6.50)、(42.0±6.34)粒,而在同等温度条件下,取食板栗叶片的针叶小爪螨的产卵量分别高出胡瓜新小绥螨的141%、169%、194%和149%;3在(20±1)、(25±1)、(30±1)和(32±1)℃温度条件下,针叶小爪螨的净增殖率(R0)分别为36.5453、66.9788、66.2848、45.4846,比胡瓜新小绥螨高出72.88%、118.36%、92.12%、93.55%,说明针叶小爪螨的生殖潜能与产雌率高于胡瓜新小绥螨,而胡瓜新小绥螨每一世代周期(T)为29.6337、24.2193、20.2165、22.2009d,分别短于针叶小爪螨46.75%、42.03%、39.13%、29.63%;4在(20±1)、(25±1)、(30±1)℃温度条件下,胡瓜新小绥螨的内禀增长率(rm)为0.1030、0.1413、0.1699,分别高于针叶小爪螨的127%、105%、106%,而在(32±1)℃条件下针叶小爪螨的内禀增长率(rm=0.1636)高于胡瓜新小绥螨的115%,说明高温有利于针叶小爪螨的种群增长。【结论】在针叶小爪螨初发生期释放胡瓜新小绥螨能有效地控制其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尼氏真绥螨Euseiusnicholsi对3种橡胶叶螨的捕食选择性和控害潜能。【方法】在室内温度(27±1)℃、RH(75±5)%、光周期12L︰12D条件下,研究了尼氏真绥螨对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Riley)、东方真叶螨Eutetranychus orientalis(Klein)和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Hirst)不同螨态的捕食选择性和捕食作用。【结果】尼氏真绥螨对六点始叶螨不同螨态均表现为嗜食性而不取食比哈小爪螨卵。尼氏真绥螨对3种叶螨不同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较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对六点始叶螨不同螨态的捕食效能(a/Th)最高,对雌成螨、若螨、幼螨以及卵的捕食效能分别为49.79头、106.83头、157.25头和38.44粒,其次为东方真叶螨,最后为比哈小爪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尼氏真绥螨对六点始叶螨若螨的捕食效能(a/Th)在30℃时最强,而对东方真叶螨和比哈小爪螨若螨的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结论】尼氏真绥螨对3种橡胶害螨均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其中对六点始叶螨的控害效果最佳,可以考虑作为橡胶害螨的优势天敌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替代食物是饲养扩繁生物防治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连续单一食物可能会对天敌的存活、繁殖和捕食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以贝氏小奥林螨Oulenziella bakeri饲养的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生长发育状况、繁殖和捕食能力。【方法】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和捕食功能反应分别测定以贝氏小奥林螨为替代猎物的F2, F4和F6代草栖钝绥螨生命表参数和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能力。【结果】在F2, F4和F6代,草栖钝绥螨幼螨期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逐渐延长,而雌成螨和雄成螨的寿命逐渐缩短,但卵、第1若螨和第2若螨的发育历期在各代之间无显著差异。在F2, F4和F6代之间,草栖钝绥螨的存活率和种群参数无显著变化;种群参数中,不同饲养代数的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9~0.20和1.21~1.22/d。F2, F4和F6代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若螨和雌成螨的捕食量无显著差异,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结论】以贝氏小奥林螨为替代猎物时,草栖钝绥螨能正常发育和繁殖,其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本研究表明贝氏小奥林螨可以作为草栖钝绥螨人工饲养的潜在替代猎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叶碟饲养的方法, 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柑橘全爪螨若螨后,对试验种群当代(F0)和后代(F1、F2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LC20处理若螨后,当代雌成螨产卵量显著增加;F1、F2代的产卵前期缩短,后代雌性比例增大,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同时,F1和F2代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增大,世代历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缩短,且F2代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用阿维菌素LC20处理若螨后,当代种群雌成螨产卵量显著下降; F1和F2代的产卵量也显著下降,但后代雌性比例增大,产卵前期显著缩短;F1和F2代的种群rmλ增大,TDt缩短,且F2代比F1代更为明显.总体来看,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亚致死浓度LC20对柑橘全爪螨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甲氰菊酯能够促进当代种群的发展,而阿维菌素对当代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两种杀螨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柑橘全爪螨对后代种群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对柑橘全爪螨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吉尔吉斯与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金冠对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在室温23±1℃, 相对湿度75%±5%, 光周期16L∶8D条件下, 组建了苹果全爪螨在吉尔吉斯和金冠上的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 吉尔吉斯和金冠对苹果全爪螨雌螨寿命、 产卵期及总产卵量等有明显影响、 而对总发育历期、 总产卵前期、 未成熟螨存活率等影响不显著。苹果全爪螨总发育历期在吉尔吉斯(雌12.60 d, 雄11.40 d)和金冠(雌12.54 d, 雄 11.67 d)上无显著差异, 雌成螨寿命在金冠(13.46 d)上显著长于在吉尔吉斯(10.88 d)上(P<0.05)。产卵期在金冠和吉尔吉斯上分别为10.55 d和8.30 d, 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总产卵量在金冠上为34.12粒/雌, 显著高于在吉尔吉斯上(22.48粒/雌)(P<0.05)。苹果全爪螨在吉尔吉斯上内禀增长率(r)、 净增殖率(R0)、 世代平均周期(T)、 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354, 11.96, 18.33和1.1450, 而在金冠上分别为0.1489, 17.39, 19.18和1.1606。由种群动态参数可知, 苹果全爪螨在金冠上种群数量增长快于在吉尔吉斯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该螨在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上种群动态, 并为苹果抗螨性育种及害螨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双甲脒进行抗性风险评估, 弄清P450基因在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抗药性中的作用, 在室内用双甲脒对橘全爪螨进行了抗性选育和交互抗性研究, 同时分析了橘全爪螨双甲脒抗性和敏感品系P450基因表达差异。经过12代抗性选育, 获得了橘全爪螨双甲脒抗性品系, 与敏感品系比较, 橘全爪螨对双甲脒的抗性倍数达到26.32倍。抗性风险评估表明, 橘全爪螨对双甲脒抗性遗传力h2为0.148。螺螨酯、 丁醚脲、 炔螨特和三唑锡对抗性品系的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6.85, 4.98, 2.13和2.05倍, 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螺螨酯、 丁醚脲、 炔螨特和三唑锡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阿维菌素、 苯丁锡、 哒螨灵、 矿物油对抗性品系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10, 1.21, 0.67和0.99倍, 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上述4种药剂没有显著的交互抗性。基因差异性分析发现, 抗性品系中有16条P450基因发生了上调, 27条P450基因发生了下调, 其中CYP389A6上调倍数最高[log2ratio (RS/SS)=11.526], CYP389A2下调倍数最高[log2ratio(RS/SS) =-12.683], 由此推断, CYP389A6上调和CYP389A2下调可能是橘全爪螨对双甲脒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在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柑橘害虫,叶面肥在橘园的应用很普遍。本研究是为了明确柑橘施用尿素和复合氨基酸2种叶面肥对这种害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及柑橘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室内分别用尿素(0.50%)和复合氨基酸(0.17%)2种叶面肥喷施盆栽沙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atangju苗,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探究叶面施肥对柑橘全爪螨生命表参数[净 增殖率(R0)、平均代时(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趋势指数(I)]及柑橘苗生长参数(叶长、宽和面积, 茎长, 株高, 新梢的长度和数量)和叶片养分(N, P和K)含量的影响。【结果】柑橘全爪螨未成熟螨态的发育历期没有受到叶面肥的影响,但施用0.50%尿素的柑橘苗上第2若螨的存活率(95.40%)显著高于施用清水的对照(78.26%)和喷施0.17%复合氨基酸的处理(75.61%),其雌螨的繁殖力(42.1/♀)也显著高于对照(33.1/♀)。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9.5 d)显著长于尿素处柑橘苗上的雌螨寿命(14.8 d)和对照(14.5 d),复合氨基酸处理柑橘苗上的雄螨寿命(17.6 d)也显著长于对照(13.1 d)。总体上,在尿素处理的柑橘苗上柑橘全爪螨的净增殖率(R0)(17.88)和种群趋势指数(I)(18.08)值最高,2个参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10.08和11.17)。施用2种叶面肥显著促进了柑橘苗叶片生长(叶长、叶宽、叶面积),其N, P和K含量以及氮钾比(N/K)也显著增加。【结论】柑橘苗叶面喷施尿素和复合氨基酸都可促进柑橘苗生长,喷施尿素会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的显著增长,而喷施复合氨基酸没有导致柑橘全爪螨种群显著增长。因此,推荐使用复合氨基酸代替尿素作为柑橘的叶面肥施用。但是,喷施复合氨基酸可显著延长柑橘全爪螨成螨的寿命,所以在使用时还应该加强对其种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毛竹害螨-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Yuan和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 Rimando的重要天敌竹盲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 Ehara的研究:在22~30℃室温下以南京裂爪螨为食料,卵期1.7天,幼螨期1.7天,Ⅰ若螨期0.8天,Ⅱ若螨期0.8天,产卵前期3.2天.林间雌:雄为2.78:1,总产卵量35~40粒.毛竹换叶、降雨量是影响林间竹盲走螨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猎物的质量、数量是影响竹盲走螨存活的重要因素.最后对竹盲走螨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竹缺爪螨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报道严重危害毛竹生长和害螨--竹缺爪螨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发育历期以及在竹林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20-3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其发育历期缩短,温度与发育历期呈直线回归关系:Y全代=651573-1.6250X(=-0.98);光照是影响竹缺爪螨的卵,幼螨存活及成螨产卵量的重要因素。在竹林间,毛竹换叶,降雨量,天敌数量是影响竹缺爪螨种群消长的和重要因素,最后提出综合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