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品种也门铁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普通也门铁茎段褐化效果最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0.25 g·L-1 VC + 0.50 g·L-1 Na2S2O3;诱导也门铁不定芽萌动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3.0 mg·L-1 6-BA + 0.2 mg·L-1 NAA + 0.1 mg·L-1 KT;诱导也门铁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因品种不同而异,普通也门铁和金心也门铁为MS + 2.0 mg·L-1 6-BA + 1.0 mg·L-1 NAA + 0.1 mg·L-1 GA3,扭纹铁和金心扭纹铁为MS + 1.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0.1 mg·L-1 GA3;也门铁壮苗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0.05 mg·L-1 6-BA + 0.05 mg·L-1 NAA + l g·L-1AC;也门铁生根最优培养基为1/2MS + 0.5 mg·L-1 IBA。  相似文献   

2.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属(Osmanthus Lour.)植物,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已有2 500余年的栽培历史.桂花是一个长寿树种,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树龄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桂存在[1]18,[2].中国是世界上桂花古树保存最多、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国家[1]20.古桂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古树种质资源以及新品种培育的绝好材料[3].  相似文献   

3.
福建长汀石峰寨景区桂花次生林群落物种数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风景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次生林群落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和整个坡面的群落种类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等研究表明,该桂花次生林群落各坡位的物种特征有一定差别;群落立地单元不同,其优势度和均匀度也不同;中坡位的立地条件最优,群落优势度最小;桂花在上坡位的重要值最大;桂花对严酪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4.
银桂初花物候期的气候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县1956~1984年和1999~2003年银桂(Osmanthus fragrans)物候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发现银桂初花期与初花前最低气温和相对湿度关系密切。早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为: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23.0 ℃,同时日最低气温<22.0 ℃,满足这指标之后3~12 d早银桂初花;或当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在23.0~25.5 ℃,同时日平均相对湿度≥88%连续在3 d(包括3 d)以上,在这日期之后的12 d内早银桂初花。晚银桂初花的气候指标为:当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20 ℃,同时日最低气温<19.5 ℃,满足这指标后4~12 d晚银桂初花;或当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在20.0~21.5 ℃,同时日平均相对湿度≥88%连续在3 d(包括3 d)以上,在这日期之后的6 d内晚银桂初花。日最低气温10 d滑动平均稳定>25.5 ℃时,早银桂不开花;日最低气温9 d滑动平均稳定>21.5 ℃时,晚银桂不开花。晚银桂和早银桂初花期存在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43 8(n=34),平均初花期晚银桂比早银桂迟15 d。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999~2003年苏州东山地区银桂类初花期比1956~1984年推迟了7~8 d。  相似文献   

5.
张丽  艾薇  王友如 《生物资源》2020,42(2):243-247
以一年生丹桂枝条为材料,探索桂花非试管快速繁殖最佳条件。用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BA)浸泡插条基部,对比不同实验组材料的生根率。实验结果显示,200 mg/L的IBA处理的桂花枝条,在定时控制喷雾条件下,插后55 d的生根率和成苗率达100%。本研究对加快桂花培育速度、对深化桂花快繁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响四季桂插穗生根若干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扦插基质、插穗枝梢成熟度和插穗留叶量对四季桂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梢成熟度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有显著影响,留1片叶和留2片叶对插穗生根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四季桂扦插宜选用半木质化成熟枝梢,并采用2/3泥炭土+1/3珍珠岩作为扦插基质,留1~2片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陈琪  王睿  魏亚娟  刘建军 《昆虫学报》1950,63(10):1234-1241
【目的】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是一种严重危害多种植物的食叶性害虫。为了通过合理配植园林植物防治大袋蛾,本研究评估了在悬铃木、月桂、合欢及桃树4种寄主植物上大袋蛾的繁殖潜能。【方法】2018年7月15日至2019年6月21日,在室外纱网隔离环境中测定了大袋蛾分别在悬铃木、月桂、合欢和桃树上的卵期、幼虫期、蛹期、存活率、成虫寿命、雌成虫产卵期和每日单雌产卵量。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程序TWOSEX-MSChart对大袋蛾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虫繁殖力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寄主植物种类可显著影响大袋蛾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取食月桂时,大袋蛾2, 3, 4和5龄幼虫的历期显著长于取食其他植物时的;取食桃树时,大袋蛾雌成虫寿命(11.47 d)显著长于取食月桂时的(10.26 d)。大袋蛾取食月桂时的产卵期(7.04 d)显著短于取食悬铃木(7.52 d)、合欢(7.59 d)及桃树(8.11 d)时的。大袋蛾取食悬铃木时的净繁殖力(R0)(2 015.70粒卵)显著高于取食月桂(1 419.12粒卵)、桃树(1 289.66 粒卵)和合欢(976.67粒卵)时的。大袋蛾取食悬铃木时的内禀增长率(r)(0.02523/d)显著高于取食月桂(0.02377/d)、合欢(0.02304/d)及桃树(0.02194/d)时的。【结论】大袋蛾取食悬铃木时的繁殖潜能显著高于取食月桂、合欢及桃树时的,在园林设计中合理间隔种植月桂、合欢及桃树可能有利于减少大袋蛾对非嗜食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叶天一  周鑫  黄艳  王晓红 《植物研究》2019,39(3):358-364
通过不同生根培养基、炼苗预处理、移栽基质以及叶面施肥等对金桂品种微繁苗炼苗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为目标品种的壮苗快繁提供炼苗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金桂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金桂微繁苗生根率和生根数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_3B_2C_3,即B_5基本培养基+2 mg·L-1NAA+0. 10 mg·L-16-BA,其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分别为:91. 11%、3. 83条/株。炼苗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_3B_2C_3,即以苗圃土∶珍珠岩∶腐殖土=2∶3∶7为炼苗基质,金桂微繁苗炼苗的成活率和苗木增长率分别达到82. 2%、42. 2%。  相似文献   

9.
桂花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形态特征,结合AFLP分子标记,对部分桂花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桂花品种之间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57.46%。根据桂花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利用数值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并用UPGMA法对AFLP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桂林地区的桂花品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花色可以作为重要的分类标准,同时对桂花品种的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品种的形态特征, 结合AFLP分子标记, 对部分桂花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桂花品种之间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AFLP分子标记检测到的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57.46%。 根据桂花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 利用数值分类法对其进行分类, 并用UPGMA法对AFLP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均显示桂林地区的桂花品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花色可以作为重要的分类标准, 同时对桂花品种的分类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法萃取三个品种咸宁桂花的干桂花得到其精油;采用石油醚浸提法浸提鲜桂花得到其浸膏,用气质联用分析了萃取桂花精油和浸膏的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一步探讨了获得的精油对前驱脂肪细胞株3T3-L1细胞培养及生长的影响,并行人体神经舒压试验。结果发现其可减少细胞中的中性脂肪量;心电图LF和HF数据显示桂花精油具有一定的神经舒缓功效。  相似文献   

12.
RAPD技术与桂花品种分类和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朱诚  刘非燕   《广西植物》1999,19(2):190-192
简介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的原理,及对桂花品种分类鉴定的必要性,并建议开展RAPD技术在桂花品种分类鉴定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AFLP分子标记的桂花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0个桂花品种荧光AFLP分子标记信息构建核心种质。利用获得的指纹信息,运用UPGMA聚类取样法,采用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多次聚类随机抽样。结果表明:(1)8对引物共获得514条带,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4条带。(2)从100个桂花品种中筛选了30个样本的核心种质。(3)比较核心种质和全部种质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t检验值均说明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全部种质遗传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表明所构建的核心样品能够很好地保留原始100个桂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The inhibition of neuraminidase from Clostridium chauvoei (jakari strain) with partially purified methanolic extracts of some plants used in Ethnopharmacological practice was evaluated. Extracts of two medicinal plants, Tamarindus indicus and Combretum fragrans at 100-1000 microg/ml, bo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P < 0.001). The estimated IC50 values for Tamarindus indicus and Combretum fragrans were 100 and 150 microg/ml respectively. Initial velocity studies conducted, using fetuin as substrate revealed a 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with the Vmax significantly altered from 500 micromole min(-1) mg(-1) to 240 micromole min(-1) mg(-1) and 340 micromole min(-1) mg(-1) in the presence of Tamarindus indicus and Combretum fragrans respectively. The KM remained unchanged at 0.42 mM. The computed Index of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was reduced from 1.19min(-1) to 0.57min(-1) and 0.75min(-1) with Tamarindus indicus and Combretum fragrans as inhibitor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PD研究桂林桂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艳杰  黄莹  尚富德 《广西植物》2005,25(2):129-133,17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20个引物,分 析桂林市23个桂花品种的基因组多态性。2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9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4个,占 59.1%。并进行了聚类分析,构建出树状聚类图,将这些品种划分为4个品种群,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结 果表明,以基因型而不是以表现型为基础,分析桂花品种间的区别是可能的。该技术为解决桂林市的桂花品 种分类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从金桂和丹桂的花瓣中浸提所含的花色苷类色素,用光谱扫描法检测该色素的光吸收特性,比较不同乙醇体积分数、不同浸提时间对色素浸提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光敏感性试验和酸碱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金桂和丹桂的花色素用体积分数90%的乙醇浸提具较高的浸出率;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色素浸出率;紫外线直射可使色素的色度大幅度下降,日光灯和散射光也会导致色度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色素在酸性溶液中具一定的稳定性,但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 Premise of the study: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developed for a traditional fragrant flowering tree of China, Osmanthus fragran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its wild populations and to facilitat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 fragrans cultivars. ? Methods and Results: Using the 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 (FIASCO) protocol, 29 primer sets were identified in two wild populations. All primer pairs displayed polymorphism.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two to eight, with a mean of 3.9. The expected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ies ranged from 0.125 to 0.932 and from 0.083 to 0.917, respectively. The transferability of the 29 primer pairs was tested on O. serrulatus, O. delavayi, and O. yunnanensis (three individuals for each species). Eighteen (62.1%), 16 (55.2%), and 21 (72.4%) of them wer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in O. serrulatus, O. delavayi, and O. yunnanensis, respectively. ? Conclusions: These markers will facilitate further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genetics of O. fragran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 fragrans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8.
镉胁迫对桂花生长和养分积累、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是长江流域镉污染地区普遍栽植兼具绿化、观赏和净化环境等重要价值的园林树种之一。为了解镉胁迫条件下桂花生长适应特性,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CK: 0 mg·kg-1; I: 25 mg·kg-1; II: 50 mg·kg-1; III: 100 mg·kg-1; IV: 200 mg·kg-1)一个生长季节内一年生桂花生物量生产、生物量分配格局以及C、N、P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生产及C、N和P积累量均表现出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较高浓度镉处理(II、III、IV)明显抑制了桂花的生物量生产、C、N和P的积累, 显著改变了生物量及其C、N和P积累量的分配格局, 但相对较低浓度镉处理(I)对桂花生物量生产以及C、N和P的积累与分配特征影响并不显著。一定浓度的镉胁迫处理(I、II、III)表现出提高桂花N的利用效率而降低P的利用效率的趋势, 但重度镉胁迫(IV)均降低了桂花N和P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桂花具有一定的抗镉胁迫能力, 但较高程度的镉胁迫显著影响了桂花生长及养分格局。  相似文献   

19.
桂花植冠的枝系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trahler法对福建省石峰寨风景区内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枝系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花的分枝格局参数,除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SBR1:2无显著变化外,其余参数因发育阶段的不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枝系构型的比较分析表明:成树阶段高生长不明显,以拓展上层空间为主,幼苗阶段表现出高生长,幼树阶段则表现出从高生长向横向生长过渡的趋势。通过分析叶片配置发现:在不同枝系上,叶片均集中于植冠内一级枝和二级枝上;叶片的大小从幼苗、幼树到成树阶段逐渐增大。这些说明桂花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枝系构型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反映了不同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甲醛胁迫下四种盆栽植物的生理动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巢蕨(Neottopteris nidus)、巴西铁(Dralaena fragrans)、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和黑美人(Aglaonema commutatum)4种室内盆栽植物作为典型的试验材料,以15 mg·m-33甲醛分别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单位干物质甲醛的吸收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以研究这些植物在甲醛胁迫下的生理动态反应。结果表明:在甲醛胁迫的4 d时间内,巢蕨和巴西铁的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均在第3天达到峰值,而黑美人和虎尾兰则一直在缓慢增加,其中以巢蕨吸收的量最多,巴西铁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最少; 4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巢蕨的相对电导率最高,虎尾兰最低,但巴西铁的丙二醛的含量最高,巢蕨最低; 4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黑美人降低幅度最高,虎尾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