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自从钼靶 X 射线摄影技术应用于乳腺摄影后,乳房病变和鉴别诊断获得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微密型乳房,由于缺乏脂肪组织的对比,病变常常显示不清,以致漏诊。为克服上述的困难,进一步提高确诊率,我们进行了63例乳房空气造影术,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跟和髌腱部的 X 射线检查以往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钼软 X 线的发展,我院自1977至1980年利用国产30毫安钼靶乳腺X线机对跟和髌腱部进行了投照研究,获得跟腱部投照88例,髌腱部投照84例,共有276张 X 线胶片的结果。与对照组的钨靶摄影比较,分辨率和对比度均优于钨靶摄影,对于跟和髌腱部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钼靶摄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直径<1cm较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X线钼靶摄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和80.01%,对>40岁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1%和75.9%.检出率X线钼靶摄影均明显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钼靶X线撮片和超声都是乳腺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乳腺钼靶摄片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更高,尤其适合于对40岁以上女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联合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随访130例就诊我科的乳腺疾病患者,进行ABVS、传统超声和乳腺钼靶检查。结果:130例患者中ABVS的疾病单独诊断准确率为91.5%(119/130),传统乳腺超声的单独诊断准确率为84.6%(110/130),乳腺钼靶的单独诊断准确率为86.9%(113/130),而ABVS联合乳腺钼靶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5.4%(124/130),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是一种全新的乳腺检查方法,较传统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具有较高的疾病诊断准确率,而ABVS联合乳腺钼靶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钼靶摄影表现与ki-67、PR、ER、HER-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入住三明市第二医院普外科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DCIS的患者82例,收集82例DCIS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是否绝经、病理资料、乳腺钼靶等资料,根据乳腺钼靶摄影有无钙化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是否绝经、乳腺钼靶表现与DCIS患者ki-67、PR、ER、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非钙化DCIS患者ki-67阳性率为58.3%(21/36),PR阳性率为52.8%(19/36),ER阳性率为55.6%(20/36),HER-2阳性率为38.7%(14/36),钙化DCIS患者的ki-67、HER-2阳性率较非钙化患者均明显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DCIS患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降低,HER-2阳性表达率升高;随着BMI的增加,DCIS患者的PR、ER阳性表达率亦逐渐升高;而未绝经的DCIS患者PR、ER阳性表达率较已绝经患者均明显升高。结论乳腺钼靶摄影表现为钙化的DCIS患者ki-67高表达,其HER-2亦高表达,以上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的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印证,对比不同的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和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能够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临床对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很多,既往检查主要包括钼靶、超声等,因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已成为常规的乳腺疾病检查方法,但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并有自身的局限性。CT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但检查过程中的X线剂量较大,并且动态增强时间较长,故作为乳腺钼靶的补充检查手段。这些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均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在当前众多诊断乳腺疾病方法中,具有无辐射,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及可多方位多层面成像的乳腺磁共振(MRI)成像有其独到的优势,某些方面能弥补超声和钼靶检查的局限性,乳腺磁共振可提供病灶形态学和增强血流动力学表现,可用于常规检查方法不能确诊病灶的鉴别诊断。乳腺肿瘤MRI成像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乳腺MRI影像技术、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予以综述,探讨MRI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钼靶X射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的影像学特征及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 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且疑似为乳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射线与CDUs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观察钼靶X射线与CDUs对不同大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乳腺癌钼靶X射线与CDUs的影像特征,探讨钼靶X射线及CDUs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确诊乳腺癌者106例,证实为良性病变者14例。对于不同直径的乳腺癌诊断比较中,CDUs检查直径<1 cm病灶31个(29.25%),钼靶X射线检查直径<1 cm病灶23个(21.7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直径>3 cm病灶,钼靶X射线检查22个(20.75%),CDUs检查为14个(13.2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癌钼靶X射线与CDUs的影像特征比较显示,钼靶X射线对于点状微小钙化检查72个(67.92%)、边缘模糊伴毛刺病灶检查84个(79.25%),二者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CDUs检查40个(37.36%)、47个(44.3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DUs对于肿块影检查个(76.42%)、增粗血管影或血流信号异常病灶检查79个(74.53%),二者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射线检查54(50.94%)个、57(53.77%)个,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钼靶X射线及CDUs诊断效能研究显示钼靶X射线联合CDUs技术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NPV)以及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93.40%、93.41%、95.83%、64.29%及76.98%,均高于钼靶X射线的83.02%、88.89%、80.19%、15.81%及51.88%,亦高于CDUs技术的78.30%、75.47%、85.83%、28.57%及30.98%,多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钼靶X射线与CDUs技术在诊断乳腺癌方面各有优缺点,二者联合检查利于提升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9.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钼靶、多模态MRI对乳腺癌及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98例乳腺癌患者及31例肿块型PCM患者的钼靶和MRI资料,比较乳腺癌和肿块型PCM的钼靶及MRI形态学表现、ADC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钼靶、多模态MRI鉴别诊断乳腺癌及肿块型PCM的效能。结果:钼靶形态学显示:乳腺癌、肿块型PCM在病灶形态及边缘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块型PCM在密度、伴随征象以及是否有斑点、泥沙样钙化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MRI形态学显示:乳腺癌、肿块型PCM在形态、边缘、导管扩张、强化方式、TIC曲线类型及ADC信号表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肿块型PCM在T2WI信号及伴随征象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多模态MRI成像检查对乳腺癌及肿块型PCM的鉴别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钼靶检查,其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0.921、90.63%、100%、89.37%、0.89。结论:钼靶主要通过形态学表现鉴别诊断乳腺癌和肿块型PCM,多模态MRI则可通过病灶形态学表现、ADC值、动态增强表现及TIC客观性判断病灶性质,因此其鉴别诊断价值优于钼靶检查。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比较与分析钼靶和超声检查在乳腺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钼靶和超声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76例、乳腺癌34例。恶性组钼靶的分叶征、钙化、大角征、毛刺征等比例高于良性组,病灶大小也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超声的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高回声晕、回声衰减、微钙化等比例高于良性组(P<0.05)。钼靶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判断为乳腺良性肿瘤72例,乳腺癌38例;超声BI-RADS判断为乳腺良性肿瘤75例,乳腺癌35例,钼靶鉴别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7.1%,准确性为94.5%;超声鉴别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100.0%,准确性为9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分叶征、回声衰减、毛刺征为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在钼靶和超声检查中都有明显的征象特征,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高,病灶大小、分叶征、回声衰减、毛刺征为影响诊断效果的很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射线摄片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骨桥蛋白(OPN)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CA15-3、CEA和OPN水平,并采用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比较X射与血清学检测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CA15-3、CEA及OP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5-3、CEA、OPN和钼靶X射线摄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钼靶X射线摄片及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在佐治亚州的Biofield公司正在研制开发的Biofield诊断系统是一种乳房癌检测装置。它无需施行手术,而是利用特殊的传感器测出乳房组织的电位,并据此鉴别出癌变和非病变组织。设计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传统的乳房检查方法,诸如乳房摄影和超声扫描等提供一种新的补充手段。 Biofield诊断系统采用了许多现代新技术。它运用一系列一次性使用的具有专利权的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肿块中血含量和血氧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乳腺肿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3例乳腺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腺血氧成像,超声,钼靶检查,通过与术后病理对比,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血氧成像技术,超声,钼靶准确率分别是95.1%,90.3%,85.4%;敏感性分别是95.2%,76.2%,66.7%;特异性分别是95.1%,93.9%,90.2%;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3.3%,76.2%,63.6%.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7%,93.9%,91.4%.血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优于钼靶,但与超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乳腺肿块中血含量和血氧含量的变化,可为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不低于超声或钼靶,对临床乳腺肿块的辅助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阻抗扫描的乳腺组织阻抗频谱特性测量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乳腺组织电导率特性及肿瘤生长方式对电阻抗扫描(electrical impedance scanning,EIS)肿瘤成像特征的影响,作者对照分析了6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EIS成像、X线钼靶摄影及离体乳腺组织的阻抗频谱特性。实验得到了40例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49例腺体组织和41例脂肪组织的离体电阻率特性,其中腺体组织和良性肿瘤的电阻率数值最小,其次是癌组织,脂肪组织的电阻率数值最大。恶性肿瘤中EIS检查24例高亮表现,11例暗区表现,5例无表现;良性肿瘤EIS检查多数无特征表现。实验表明,癌组织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电导率有显著性差异。因恶性肿瘤浸润组织的不同,组织间的电导率差异会出现正向或负向变化,EIS检查表现出亮、暗不同的特征成像。良性肿瘤的电导率较好,但其与周围组织电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IS检查无显著成像。  相似文献   

16.
医学研究发现,癌变的肿瘤在长大到可以用常规检查技术检测出来以前,就已经开始脱落细胞进入血液了。例如:当乳房癌的体积约为100万个细胞时,在血液中就开始有癌变肿瘤的脱落细胞来。但是,在乳房摄影照片中却无法看出来,只有到癌变肿瘤长到约10,000万个细胞时才能从照片上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钼靶X射线单独与联合应用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Ⅳ~Ⅴ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比研究。方法136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铝靶X射线影像表现,并对诊断的准确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频超声、钼靶X射线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BI~RADSⅣ~Ⅴ级诊断的正确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肿块(BI—RADSⅣ~Ⅴ级)诊断正确率方面优于钼靶X射线,特别是肿瘤直径〈1.0cm,且不伴有钙化时,两者联合应用较单一方法更能提高乳腺肿块(BI—RADSⅣ~Ⅴ级)的检出率及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发明了一种价格为200万美元的超高速CT扫描机。这种CT机每秒可摄10张X线片,从而使医生得以检查病人冠状动脉,发现动脉阻塞部位,精确率达95%。常规CT扫描曝光时间为2秒,用其进行动态的摄影,图像会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9.
芦丁钼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丁钼可以促进大豆、绿豆、水稻等植物的发育和生长。发芽率明显增高,生长加快,植物中的含钼量增加。芦丁钼可能用以研制新型的含钼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20.
赵青  赵献萍  马斌林  翟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3):6536-6539,643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钼靶X线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5例患者128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及钼靶X线成像图,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对比UE与Mx-rp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结果:恶性42个病灶,良性86个病灶,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92.86%,特异度95.35%,正确指数0.8821,阳性预测值90.7%,阴性预测值96.47%,阳性似然比19.97,阴性似然比0.0749.而用钼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90.48%,特异度89.53%,正确指数0.8001,阳性预测值80.85%,阴性预测值95.06%,阳性似然比8.642,阴性似然比0.10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较Mx-rp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