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琥珀     
①海风轻轻地吹拂着岸边的棕桐树。一个老渔民和他的小孙子正走在海滩上。突然,小惊伙脚下踩着一块硬东西。“什么东西这样硬呵?’,他弯下腰去,把它挖了出来。②“爷爷,您瞧,这是什么?’,小像伙高兴得什么似的,赶紧追上爷爷,快活地询问。爷爷接过那块象宝石一样闪着黄色光彩的东西,仔细地看了又看,也很高兴,说:“这是耽拍,孩子。”⑧“爷爷,您瞧,您瞧,这珑拍里头还关着两个小东西哩!’,’’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认出来了没有9’’“认出来了,认出来了。这是怎么形成的呀:)’’就这样,爷爷讲开了唬丁白的来历··,,二④那是好多好多万年以前的…  相似文献   

2.
我拍盘羊     
听一位朋友讲起,锡林郭勒大草原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盘羊。这对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条信息,心中的高兴劲那就甭提了。 经过几天的准备工作,我决定利用国庆节休息的时间去实现我的愿望:拍摄盘羊。起初200多公里的柏油路,我的“座骑”还算争气,不到3个小时就到达了一个旗所在地。我找到了我的老领导,他半开玩笑半逗趣地说:“怎么,我们旗也有我们阿牛(我的笔名)感兴趣的东西,真是天大的好事,我们旗要出名了。说吧,拍什么,怎么拍,我一定让你满意。”我立即把我的意图和盘托了出来。老领导当即表示全力支持。 第二天,老领导特地为我安排了一辆  相似文献   

3.
虎年谈虎     
赵岳 《化石》2010,(1):75-80
老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自古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像十二生肖里就有老虎;而在二十八星宿中,白虎还是西方七宿的总称。老虎是勇猛的化身,  相似文献   

4.
《人与生物圈》2014,(6):73-75
老虎与我们共同生存在一个生态环境中,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从老虎身上确曾获得过不少利益和欢乐。但就像人类需要一个生存空间和获得尊重一样,我们人类在从老虎身上索取利益和欢乐的同时,是不是也考虑到应给予老虎应该享受到的尊重和权利?尽管近年来,中国为了恢复境内的东北虎种群做出不小的努力,但需要我们努力的空间依旧很大。  相似文献   

5.
被狮子、老虎那长着尖利牙齿的大嘴巴咬上一口,肯定痛苦不堪,甚至还会小命不保.如果被小小的昆虫叮咬,其实,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施米特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曾心甘情愿地伸出自己的胳膊和手指,让那些凶悍的昆虫在上面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印记。随后,他分别记录下自己被这些小家伙叮咬后的感受(简称叮后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遥远边陲的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西北部,是个山峦起伏,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其中比较高大的一座山峰,当地群众叫做“孟冷山” (佤语,意思是迷人的山)。从古到今,当地佤族群众是不敢轻易进山里去的。一是怕“冬独”(佤语,即“野人”)掠走,二是怕迷失方向,三是怕大象、老虎、野猪、老熊、巨蟒……等猛兽。山上古树参天,藤萝缠绕,枝蔓交织,遮天蔽日,为“野人”和各种猿类建造了许多的天然“楼台”。我在“孟冷山”区工作了二十多年,由于各种珍禽异兽繁多,当地的人们又很不敢去,自然就成了我得天  相似文献   

7.
郭建崴 《化石》2022,(1):2-10
有人属虎,老虎"属猫" 让我们从赵岳先生的文章读起,了解一下老虎的一般性知识—— "老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是我们熟悉的动物,自古就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像十二生肖里就有老虎;而在二十八星宿中,白虎还是西方七宿的总称.老虎是勇猛的化身,所以人们也用老虎来称呼勇猛的人,比如三...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探险,旅游,高海拔地区更受到青睐,游了云贵川又想去青海,西藏转一转,但想到西藏的高海拔却又使人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是可以出行的,但如果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或探险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陶丝雨 《化石》2010,(3):26-27
一天妈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去云南古生物化石考察的活动,我听了非常想参加。我们出发之前,我和妈妈做了准备工作.我复习了地球生命的起源,妈妈看着地质时代图表,她说出每个时期,我就用笔画出从古生代的寒武纪到新生代诞生的各种生物,我从软体动物画起,贝壳、三叶虫、千足虫、蝎子、恐龙、蛇、剑齿虎、猛犸象……一直画到人类。我还复习了恐龙时代的知识,又准备了一些问题要问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
正蝴蝶羽化后,就称之为成虫了。成虫的生存目的不是像大家想的一样,到处去给花朵授粉,使果树硕果累累。蝴蝶采花蜜是在寻找雌蝶的路程中,为了补充体力而去的,蝴蝶成虫生存的唯一任务就是繁衍后代。雄蝶总是比雌蝶早羽化1~5天,雄蝶羽化后就到处寻找雌蝶。这样寻找往往是很高效的,常常是雌蝶刚刚羽化,翅膀还没有干透,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周一的上午,我正在国医堂出诊,进来一位40岁左右的患者,我一看立刻认出来了,他正是前几天我在北京科技专家群聚会时认识的一位某高校科研领军人物——分管科研的副院长。他说,这次造访是身体出状况了。我半开玩笑地说:"像您这样的平日里生龙活虎的科研达人也有老虎打盹儿的时候?"他苦笑着说:"要说以前我的确精力充沛,一天一夜不睡觉,第二天照样工作。可最近半年来我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黎城县,考察队员周宇下去拍摄一个刚建成的城市水景观,水面泛起的恶臭熏得他当场就吐起来。”杨勇指着照片说。照片中的水景观造型很漂亮,可惜里面是一潭污黑死水,周围行人寥寥。“人们没事根本就不愿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13.
从报纸和广播看到、听到关于四川大熊猫移往湖北神农架山区的消息之后,我的心情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大熊猫的安危;担心的是如果决策不当,失误是必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是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近几年又着重从事大熊猫的抢救工作,因此对大熊猫的有关重大决策,也就很自然的感兴趣和关注。在实践中体会到,野外大熊猫是否能够生存下去,主要取决其栖息环境存在与否,在一个区域一旦失去了该物种的生存环境,那么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在人为活动有增无减的当今世界,大熊猫的栖息地必将日趋缩小。有效地挽救这个濒危…  相似文献   

14.
<正>又到了4月天,我想你不会否认这是一个值得赏花的季节。如今窗外风和日丽,不知各位是否有雅兴陪糖兄我去户外赏赏花呢?喂,你不要太犹豫哦!像这样的机会全年也没有几个,更何况我保证咱们今天看到的"花"儿都能"压倒群芳"!变异"薰衣草"薰衣草美丽却不妖艳,有香气但不刺鼻,最近刚刚变异出了一个新品种。瞧,它的茎部长着一个奇怪的大"花苞"。仔细看看,还很像一只小虫子呢!虽然这花美得要死,但我也不建议你把它们采回去重新栽培,毕竟  相似文献   

15.
正大拇哥最近对画画感兴趣,便兴致勃勃地来到澳大利亚的海滨写生。可他刚在某棵果树下找到个满意的位置坐下,就被当地一只怪鸟扰了"雅兴"。"那边的家伙,快走开,到别的地方画去!"第一次被一只鸟驱赶,大拇哥觉得脸上挂不住。他抬起头,强挤出个笑脸和对方搭讪:"嗨,好漂亮的公鸡,很高兴认识你!"不料,对方的脸色更难看了。  相似文献   

16.
正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1982年春节后,当我听说考上了他的研究生(硕士)后和我的大学好友康炜一起去张老师的办公室报到。我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可好了,高大,仪表堂堂的,很像一个电影明星,他的举止和谈吐也很令人感到亲切和不拘束。当时研究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张老师就让我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所以我真是有幸地经常得到他在专业上的指导,受益非浅,而且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他高尚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1982年春节后,当我听说考上了他的研究生(硕士)后和我的大学好友康炜一起去张老师的办公室报到。我当时对他的第一印象可好了,高大,仪表堂堂的,很像一个电影明星,他的举止和谈吐也很令人感到亲切和不拘束。当时研究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张老师就让我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所以我真是有幸地经常得到他在专业上的指导,受益非浅,而且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到他高尚的人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8.
《蛇志》1989,(4)
伊朗北部吉兰省的一个村庄,农民萨法里在一所房子里住了35年。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的床上有一条蛇,就立即将它扔出门外。第二天晚上他发现这条蛇又回到了他儿子的床上,又将蛇扔了出去,但是第三天晚上他又发现这条蛇爬到他儿子的床上,就将他打死了。不久,萨法里的房子被许多从15公分到一米半长的蛇包围了。他急忙向邻居求救,在打死2500条蛇之后,仍有数千条蛇包围着他的房子。情况危急,有人报告了区政府,区里派人将包围了一天的萨法里全家解救了出表。  相似文献   

19.
何祚庥 《生命科学》2004,16(4):247-253
很高兴给大家讲讲“做人、做事、做学问”。听说,在我之前也有很多其他专家学者讲过这个题目。不过,像这样的题目多讲,重复讲,肯定不会错。因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角度。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又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见《左传.襄公24年》)。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贡献的话,首先要立德,也就是做人,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个寡妇想改嫁,但村里的族长认为伤风败俗,要把她装进猪笼丢到河里淹死,她听说后,又气又怕,结果跑到一间茅屋里上吊死了.自从她死后,谁若进这茅屋去住,每晚都听到房顶上有响声,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进这茅屋去住了.一年,有一家人逃兵灾来到了这个村子,住进了这间茅屋。可是,住进去不到一个月,他的那十岁的儿子就病了。整天说头晕,躺在床上讲梦话,说房顶上有一条大蛇,张着大咀,要来咬他。一天,他刚要睡着,在朦朦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