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PTPs)是一个结构多样的磷酸酶家族, 含有高度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在植物体内, PTP主要的靶蛋白是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MAPK级联途径参与有机体的发育、细胞增殖、激素调节以及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 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主要起负调控作用。本文就PTP的结构和功能、MAPK在植物中的作用及PTP在MAPK级联途径中的功能进行综述, 并着重介绍PTP在拟南芥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分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信号作用。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信号转导途径,由环境胁迫、细胞因子、植物激素、生长因子等诱导,是植物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主要级联途径之一。已知许多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参与了ABA信号途径,MAPKs作为ABA信号转导的下游组分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MAPK级联参与ABA信号转导途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叙述,以便对MAPKs和ABA信号之间的交互作用(cross-talk)机制有更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主要MAPKKK、MAPKK和MAPK三个组分构成,彼此逐级磷酸化进而传递细胞信号。这些激酶可以将信息从感应器传递到效应器,并在胞内外信号传递中起多种作用。同时,MAPK级联途径通过相互“交谈”形成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从而有效地传递各种特异信号。迄今为止,拟南芥AtMPK3、AtMPK4和AtMPK6是研究最多的MAPKs。本文综述AtMPK6参与调控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介绍AtMPK6与蛋白磷酸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PTP)催化蛋白质分子中特定位点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脱磷酸,以"瀑布式的级联反应"方式与其他蛋白磷酸酶在细胞内构成调控网络,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的作用相反,共同凋节细胞信号转导,在细胞生长、分化、引导有丝分裂、T细胞活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控制细胞磷酸化酪氨酸水平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起着高度特异性的积极作用,占据了生导地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人类基因组中主要由90个基因表达,分为4个家族.其催化位点的构象决定了它对可逆的氧化敏感.  相似文献   

5.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和活性氧参与调控植物过敏性细胞死亡。本文介绍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途径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对活性氧积累与MAPK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受胞外刺激、通过MAPK级联反应(MAPKKK-MAPKK-MAPK)而激活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作用将上游信号级联放大传递至下游应答分子。该途径在植物应对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着重介绍MAPK级联途径激酶结构特点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在园艺作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答反应,以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真核生物的MAPK级联信号传递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MAPK级联途径在真核生物细胞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PK级联途径由MAPK、MAPKK和MAPKKK三类酶蛋白组成.这三类蛋白质的结构非常保守,通过磷酸化作用传递各种信号.在酵母和动、植物细胞中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MAPK级联途径成员,使真核生物的信号传递途径逐渐得到阐明.  相似文献   

8.
MAPK级联途径参与ABA信号转导调节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ABA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以及多种胁迫应答过程,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应答于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MAPK级联途径与ABA信号转导协同作用参与调控植物种子萌发、气孔运动和生长发育,本文主要归纳了植物中受ABA调控激活的MAPK级联途径成员,阐述了它们参与ABA信号转导调控植物生理反应和生长发育的过程,并对MAPK级联途径与ABA信号转导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指出对MAPK下游底物的筛选是完善MAPK级联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MAPK级联途径由MAPKs、MAPKKs和MAPKKKs组成,通过MAPKKK→MAPKK→MAPK的逐级磷酸化传递细胞信号。AtMEKK1是拟南芥MAPKKK家族中的一员,是目前研究较为详细的MAPKKK。本文就AtMEKK1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信号转导中的"交谈"及其复杂性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植物MAPKKK的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s,MKPs)是一类丝/苏氨酸和酪氨酸双特异性的磷酸酶。它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基因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KPs可以选择性地结合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对MAPK进行去磷酸化,从而调节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另一方面,MAPK也可以激活MKPs,它们的相互作用确保了细胞内信号的精确传递,并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植物磷胁迫蛋白和铁胁迫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邝炎华 《植物学通报》2001,18(5):571-576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植物磷胁迫蛋白和铁胁迫蛋白的文献,着重阐述了磷胁迫和铁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蛋白质变化,如新的蛋白和新的多肽的特异产生,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蛋白质相互作用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 新方法的建立及对已有技术的改进标志着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技术改进方面,本文介绍了弥补酵母双杂交的蛋白定位受限等缺陷的细菌双杂交系统;根据目标蛋白特性设计和修饰TAP标签来满足复合体研究要求的串联亲和纯化技术,以及在双分子荧光互补基础上发展的动态检测多个蛋白质间瞬时、弱相互作用的多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还综述了近两年建立的新方法:与免疫共沉淀相比,寡沉淀技术直接研究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复合体;减量式定量免疫沉淀方法排除了蛋白质复合体中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干扰;原位操作的多表位-配基绘图法避免了样品间差异的影响,以及利用多点吸附和交联加固研究弱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固相蛋白质组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反应.对下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是MAPK家族成员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方式.在MAPK的下游存在3个结构上相关的MAPK激活蛋白激酶(MAPKAPKorMK),即MK2,MK3和MK5.在被MAPK激活后,MK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不同靶标,从而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骨架和细胞周期,介导细胞迁移和胚胎发育.最近,在基因敲除研究的基础上,不同MK亚族成员之间的功能区分已经逐渐明晰,使我们对于MK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步筛选获得1.0%NaCl适应愈伤组织。在盐适应愈伤组织中水溶性蛋白和稀碱提取蛋白含量增加,而脂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盐适应愈伤组织水溶性蛋白热稳定性下降;总蛋白抗脱水能力增强。盐适应愈伤组织水溶性蛋白在K~ 存在时,262nm吸收峰增高。盐适应愈伤组织蛋白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Tyr摩尔百分数增加。Lys摩尔百分数减少。 盐适应愈伤组织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应用IEF-,NEPHGE-和native-PAGE-SDS-PAGE三种双向电泳方法同时证明在盐适应愈伤组织蛋白组分与非适应愈伤组织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克隆了Aspergillus niger T21中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相关蛋白A(PRPA)基因,并将它插入pET23b表达载体。在E. coli中表达时,PRPA占菌体总蛋白的34%。经过超声破细胞、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了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PRPA有二硫键异构酶活性。在PRPA存在下,变性和还原的溶菌酶复性率和复性速度降低,电泳结果表明溶菌酶聚集增多。荧光结果表明PRPA表面有较多的疏水基团。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剪接及其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冬梅  钱凯先  沈桂芳 《遗传》2004,26(2):249-252
蛋白质剪接是蛋白质内含肽介导的,一种在蛋白质水平上翻译后的加工过程,它由一系列分子内的剪切-连接反应组成。蛋白质内含肽是一个蛋白质前体中的多肽序列,可以催化自身从蛋白质前体中断裂,使两侧的蛋白质外显肽连接成成熟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含肽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遗传信息翻译后加工的理论,在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Abstract: Protein splicing , which is an intein mediated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involves a series of intramolecular cleavage-ligation reactions. Intein is an intervening polypeptide which can catalytic self-cleavage from a pre-protein accompanied by the concomitant joining of the two flanking polypeptides (the extein) through a peptide bond. Protein splicing not only enriches genetic theory of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but also hav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相似文献   

17.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in genom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 the number of completely sequenced genomes rapidly increases, including now the complete Human Genome sequence, the post-genomic problems of genome-scale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the issue of gene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become ever more pressing. In fact, these problems can be seen as interrelated in that experimentally determining or predicting or the structure of proteins encoded by genes of interest is one possible means to glean subtle hints as to the functions of these gen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to gene characterisation is reviewed, along with a brief survey of the reliability of large-scale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methods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edic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Protein fold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tein folding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roteins is reviewed.  相似文献   

19.
GASA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蛋白, 大多定位于细胞壁,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激素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蛋白具有富含12个半胱氨酸残基的GASA结构域, 该结构域被认为是GASA蛋白维持空间结构和发挥功能的关键区域。该文重点综述了植物GASA蛋白的分子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 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 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