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属于虎耳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1米,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黄山及浙江临安等地,日本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为世界四大著名花卉之一,黄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可见到杜鹃花科植物。黄山分布的杜鹃花属植物有7种,在海拔400米上下的山坡可见到闹羊花(Rhododendron molle),4—5月开花,花大,金黄色,怒放于枝顶。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到处可见到映山红(R.simsii),花鲜红色,4—5月开遍漫山遍野。再往高处,1000米上下,容易见到一种枝叶均似映山红的植物满山红(R.mariesii),花色紫  相似文献   

3.
黄山在安徽南部,为长江下游江南丘陵地区的主要山脉,最高峰达1948米,山势奇峻,景色雄威秀丽,全山周围约200余里,位于北纬30°20′—29′,东经118°20′—25′之间。安徽鸟类的调查,前经La Touche 氏(1925—1934)予以综合报导,嗣后复由 Kolthoff(1932)及David and Glass(1951)在该省内作过采集。至于黄山一带的鸟类,常麟定(1933)(?)著有报告,录列17种,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对茶树生存、生长、代谢、遗传、变异等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外茶叶科技工作者都很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影响茶树生育的生态因素究竟如何。为了进一步探索茶树生育中影响最深刻的主导因素,选择了合肥、黄山作为观察点进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小结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茶园分设在合肥安徽农学院教学试验茶场平地茶园(海拔30m)和上海市黄山茶林场,该场位于安徽黄山的东面,距黄山主峰30km,黄山山脉绵延其境,场内有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173.3ha,茶园分布最高达800—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别山指作为长江和淮河分水岭、并被认为是我国南北天然分界的大别山位于河南省境内部分,包括信阳(东部)、罗山、光山、新县、潢川、商城、固始等县,东有安徽毗邻,南与湖北接壤,西由京广铁路相隔,北以淮河为界。该区北半部为平原和丘陵,南半部为山地,山势陡峻,层峦叠嶂,如鸡公山海拔880米,白云山海拔903米,黄毛尖海拔1,011米,黄柏山海拔1,257米,九峰山海拔1,353米,金刚台海拔1,584米。全区属于凉亚热带温  相似文献   

6.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是我国特有树种。别称樟,樟木,香樟,芳樟,小叶樟,细叶樟,油樟,红樟,乌樟,樟公。常绿乔木,一般高20—30米,最高达50米,胸高直径达5米。广布于浙江、苏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有栽培。一般生于海拔6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及平原,西部达海拔1000米,台湾达海拔1800米,喜酸性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  相似文献   

7.
黄山,不仅是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地,祖国宝贵的旅游资源,更是丰富生物资源的宝库,生态工作者优良的研究基地。黄山地处安徽南部,山地中心——光明顶位于北纬30°08′,东经118°09′,山境南北宽40余公里,东西相距约30余公里,全山面积可达1,200余平方公里,顶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以汤口为基点,相对高度为1,460米,穹形的山体是花岗岩构成,除中央的山顶面,尚残留着小块的原始准平原地貌外,周缘部分已被强烈地切割破碎,  相似文献   

8.
本就黄山白蚁种类及分布特点作了阐述,到目前为止。黄山白蚁种类共2科、6属、15种,其中黄山奇象白蚁为新种,丹徒散白蚁、细颚散白蚁.小象白蚁为安徽省首次纪录.黄山白蚁种类的垂直分布较明显,且与植被分布基本吻合.海拔600m以下有6种;600-900m11种;900-1250m仅5种.黄山白蚁分布最高海拔为1250m.象白蚁属分布局限,仅分布于云谷寺(海拔870m)一带.  相似文献   

9.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与环境的关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DC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黄山松群落的海拔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坡向变化,即沿第二轴从上到下,坡向越朝向阳坡,黄山松群落分布越明显。(2)DCCA表明第一轴与海拔的相关系数达0.5570,即海拔是黄山松群落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呈现海拔越高,黄山松优势种群越显著,在海拔1400-1600 m表现突出。(3)黄山松群落主要物种在DCCA排序图的相对位置,反映坡向、坡位、有机质、人为干扰因素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4)DCCA排序图中黄山松群落种类排序轴与环境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高于DCA,且消除CCA的 "弓形效应",更能凸显海拔、有机质等环境因子对黄山松群落的影响,即黄山松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联以DCCA排序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安徽石韦属(水龙骨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安徽黄山石韦属一新种,即黄山石韦。其与相近种相似石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叶近生,相距1~2mm;能育叶先端不整齐1~2(或更多)回二歧分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