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许昌市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方法通过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4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2010—2014年国家AEFI信息管理系统共收到305例个案,其中一般反应260例占比85.25%;异常反应29例占比9.51%;偶合症16例占比5.25%,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涉及22种疫苗,总报告发生率为3.65/10万剂。报告例数最多的疫苗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87例,占比28.52%。各项监测指标逐年上升,但3 d内调查表报告率、调查报告7 d内上传率均未达到90%的指标要求。结论许昌市2010—2014年AEFI系统敏感性逐年提高,导致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的改进。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高AEFI病例报告的灵敏度,做到及时报告及妥善处置是今后全市AEFI监测与处置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潍坊市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进行评价,对AEFI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个案1 058例,其中≤1岁占77.32%,男女性别比为1.39∶1。报告的AEFI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占84.31%,其中83.18%发生在接种后≤1 d;一般反应占98.2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占1.42%,其中过敏性皮疹占0.85%,卡介苗淋巴结炎占0.47%。估算全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27/105~5.33/105。所有AEFI病例均已痊愈。2012年全市12个县(区、市)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内报告率、调查率均为100.00%。结论潍坊市AEFI监测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尚需提高。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NIP疫苗接种后≤1 d,此为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藤县2010—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藤县2010—2013年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县2010—2013年共报告AEFI个案86例,AEFI发生率6.34/10万,其中异常反应80例,占93.02%;一般反应5例,占5.81%,偶合反应1例,占1.16%;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待定报告。24 h内报告率占90.7%,及时调查率达到100%。AEFI报告个案中<1岁儿童占94.17%,男、女比例为2.44∶1,多发生在接种15天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聚集性,所涉及的疫苗有8种。结论 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均良好,但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定西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集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3年AEFI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全市报告发生AEFI 2 091例,报告发生率为236.75/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2 080例,异常反应6例,心因性反应5例。全年每月均有AEFI报告,10、11月份报告例数最多。1岁内儿童报告比例最大;AEFI多发生在接种后0~1 d内,发生后多于2 d内就诊。23价肺炎疫苗、白破疫苗和百白破疫苗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一、二类疫苗报告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定西市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AEFI报告发生率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值。全年未报告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偶合症病例。免疫规划接种实施是规范、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滨州市2008—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AEFI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滨州市2008—2016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8—2016年共报告AEFI 3 052例,报告发生率为35.07/10万剂次,全市所辖7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其中一般反应报告占94.20%、异常反应报告占4.59%、偶合症报告占1.21%,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48 h内报告率为98.39%,48 h内调查率为94.29%。各月均有AEFI报告,邹平县位居报告例数首位占18.12%。男女性别比为1.32∶1,且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儿童,占48.92%;87.75%发生在接种后≤1 d。所涉及的34种疫苗中,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最高;有95.31%的AEFI病例均治愈。结论滨州市2008—2016年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及时报告率与调查率均较高;一类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范围内,安全性良好。今后应提高AEFI监测和处置能力,加强督导,确保AEFI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百色市2010年各种疫苗引起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点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百色市2010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4例,其中,一般反应占59.52%,异常反应占36.90%,以过敏性皮疹(51.61%)为主,偶合症占3.57%;,其中≤1岁儿童占63.10%,男女性别比为1.47∶1;55.95%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在接种后24h内。因而,仍需不断提高AEFI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预防接种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aenic purpura,ITP)的发病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深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系统,收集2009-2012年15例预防接种后ITP病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接种疫苗后ITP好发于≤2岁儿童,其中<1岁占66.67%,1~2岁占33.33%;男女性别比为1.14∶1.接种后≤1d发生2例,≥15 d发生3例,接种至发生的最短时间间隔为数小时,最长22 d.在报告预防接种后ITP病例中,涉及8种疫苗.其中乙型肝炎疫苗5例,占33.33%,发生率1.69/100万剂;其次是全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3例,占20%,发生率为3.84/106;麻疹-风疹联合疫苗2例,占13.33%,发生率3.50/106.接种第1剂后发生的4例,占26.67%;接种第2剂后发生的5例,占33.33%.15例ITP中,最终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10例,占66.67%;偶合症5例,占33.33%.2009-2012年各类疫苗预防接种后ITP报告发生率在0.25/106 ~3.84/106.结论 深圳市2009-2012年各类疫苗预防接种后ITP报告发生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预期发生率,应加强监测,并且对严重AEFI须建立规范的救治方案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3—2015年潍坊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潍坊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对AEFI监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2013—2015年潍坊市共报告AEFI 4 737例,报告发生率为45.75/10万剂次,全市AEFI覆盖率达100%;其中一般反应4 702例,占99.26%;异常反应32例,占0.68%;偶合症3例,占0.06%。年均AEFI各项监测指标均>90%,AEFI多发生在48 h内,占85.24%。各月均有AEFI报告,昌乐县位居全市报告首位(17.29%),且主要集中在<2岁儿童,占75.53%,其中3~5月龄儿童占<1岁报告例数的42.85%。涉及29种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发生率最高,占28.19%。结论 2013—2015年潍坊市AEFI监测灵敏性较高,疫苗安全性良好,需进一步加强AEFI监测工作,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减少AEFI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7—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为今后疫苗的安全管理和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7—2020年聊城市AEFI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聊城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17—2020年聊城市共累计报告AEFI病例6 233例,共接种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和非NIP疫苗9 067 370剂次,年均AEFI报告发生率为68.74/10万剂次。48 h内报告率、AEFI分类率和地区覆盖率均为100%。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DTP)AEFI报告最多,有2 063例,占39.55%,报告发生率153.83/10万剂次;非NIP疫苗AEFI报告例数1 017例,占16.32%。全年每月均有AEFI报告病例,从1月开始缓慢上升,6月最高点后又逐渐下降至10月低点,全年上下波动不是十分明显。聊城市8个县(市、区)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为东昌府区,有1 291例,占20.71%;莘县报告病例较少,有487例,仅占7.81%。AEFI报告病例人群分布中,男女性别比1.34∶1;0~5岁组最多,共5 779例,占92.72%;1岁以下年龄组中,8~9月龄组报告占19.84%;主要是散居儿童,占88.29%。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的一般反应为主,有6 184例,占99.20%;治愈或好转6 226例,占99.89%;治疗中4例,占0.06%;后遗症1例,占0.02%;死亡2例,占0.03%,2例死亡病例均是偶合症。结论 2017—2020年聊城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AEFI监测重点是5岁及以下儿童和接种疫苗后24 h发生情况。目前上市的NIP疫苗和非NIP疫苗的安全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分析AEFI发生的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荔湾区各预防接种门诊报告的AEFI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荔湾区开展预防接种的疫苗共82种(不同厂家和剂型),其中22种疫苗报告AEFI157例。接种共352723剂次,发生率为44.51/10万,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10万(占61.78%)、15.88/10万(占35.67%)、11.34/10万(占2.55%)。157例AEFI病例中,0~1岁儿童112例(占71.34%),0-7岁儿童156例(占99.36%)。AEFI发生率居前的疫苗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白破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3.32/10万、203.94/10万、190.28/10万。结论广州市荔湾区2012年AEFI监测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灵敏度。荔湾区2012年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未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加强宣传、加强培训、加强管理,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年和2011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 MV)强化免疫活动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工作。方法收集2010年和2011年甘肃省AEFI监测系统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2010年和2011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AEFI病例346例,报告发生率为14.17/100万,男性略多于女性。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2.82/10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9/100万,异常反应主要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接种MV后,发生AEFI的时间多在1 d之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6.41%,并呈现随着年龄增大发生率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两次MV强化免疫活动AEFI报告发生率较低,接种MV后的1 d之内需要重点监测,加强主动监测,提高AEFI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阳春市2006-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春市2006-2011年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阳春市分别报告AEFI 5、8、5、35、70、102例,共225例。其中一般反应112例,异常反应97例,偶合症16例,无其他类型AEFI病例及死亡病例报告。各种疫苗总AEFI报告发生率为4.58/10万,其中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6.25/10万和26.89/10万。全市有15个镇(街道)有病例报告,5~10月发生的病例数较多,为154例,占68.44%。男女比例为2.04∶1。病例中0~1和1~2岁组病例数较多,为141例,占62.67%。临床症状以过敏性皮疹为主,为72例,占32.00%。反应发生时间在0~1 d的185例,占82.22%。结论阳春市2006-2011年AEFI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范围内,必须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加强AEFI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提高AEFI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200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数据及网络直报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共收集到AEFI报告个案6197例,其中疫苗引起的反应占98.97%,偶合症占0.95%,不明原因占0.02%,待定占0.06%。临床诊断分布是以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等一般反应为多见,其次为异常反应中的过敏性皮疹,无菌性脓肿。全省AEFI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正常,各项考核指标均完成得较好。采用统一的AEFI分类与临床诊断病例定义,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的三级审核,报告的数据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与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东莞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建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监测和处理控制系统,评价其运行状况,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根据WHO对AEFI的定义和分类方法,确定了东莞市AEFI报告范围,报告人、报告程序、报告制度以及调查内容和方法,并对该系统2005年收集的AEFI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全市共登记预防接种不良反应560例,其中疫苗反应占了95.36%。男性多于女性。在所使用的26种疫苗中有18种出现不良反应,以Hib和百白破(DPT)的发生率最高,且百白破的报告数最多,占57.5%。在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发热、局部红肿疼痛以及皮疹等过敏性反应占了94.1%。结果认为该系统在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市1~14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麻疹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抗体水平状况,为维持无脊灰、消除麻疹和控制乙肝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220名1~14岁健康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抗体Ig 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用中和试验检测脊灰(Ⅰ、Ⅱ、Ⅲ)型病毒中和抗体。结果脊灰、麻疹和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36%、93.18%和66.36%,脊灰病毒Ⅰ、Ⅱ、Ⅲ型和麻疹病毒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215.90、1∶119.05、1∶31.40和1∶1 254.4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36%。结论中山市1~14岁健康儿童对脊灰病毒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已形成对脊灰病毒有效的免疫屏障;乙肝得到有效控制;但麻疹未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小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儿科住院患儿进行血培养,应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阳性菌株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4 647例小儿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6株,总阳性率为6.8%;革兰阳性菌258株(81.6%),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209株(66.1%);革兰阴性菌55株(17.4%),以大肠埃希菌14株(4.4%)和肺炎克雷伯菌12株(3.8%)为主。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3.4%,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2.9%)、苯唑西林(82.3%),耐药率均在8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占82.3%。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0%和33%,这些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1.7%、100%、92.9%、100%,表现了较低耐药率。结论本地区小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表现为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潍坊市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化管理情况,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金苗免疫助手系统》软件,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个案数据库,通过磁卡识别系统进行接种。结果截至2010年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常住与流动儿童分别录入794 015和117 192人,录入管理率分别为99.80%、96.11%;流动儿童建卡、证信息化电子网络管理前后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