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梵净山兰科植物的分类和区系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占和 《植物研究》1993,13(4):313-329
本文根据野外考察和现存国内的标本, 记载了我国贵州梵净山49种, 33属的兰科植物, 其中12属15种为新纪录。该地区的兰科植物区系显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 与日本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 Orchidaceae)植物区系特征,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2个岛屿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并对这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和周边国家兰科植物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共有146属639种,其中,台湾岛有107属446种,海南岛有96属302种。2个岛屿树兰亚科( Subfam. Epidendroideae)的属和种比例均最高;原始的拟兰亚科( Subfam. Apostasioideae)在台湾岛无分布,而在海南岛分布有2属4种。从属和种的数量看,含1种和2~5种的属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3.9%和36.4%,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5.8%和40.6%;且包含种数多的属的比例较低。从生活型看,2个岛屿地生兰和附生兰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52.7%和34.3%,占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7.1%和55.3%。从分布区类型看,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分别可划分为11和10个分布区类型,且均以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最高,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和种的比例也较高。从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数量比(R/T)看,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R/T值分别为3.6和3.3,种的R/T值分别为10.9和11.9,说明2个岛屿的兰科植物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台湾岛还包含一定的温带成分。从共有属和共有种看,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属均约占各自兰科植物总属数的90.7%,其中,三地共有属有66属;台湾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低(46.2%),而海南岛与大陆陆地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74.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属的同源性较高,且海南岛兰科植物的大陆性特征更明显。与周边国家相比,2个岛屿与越南的兰科植物共有种比例较高,分别占台湾岛和海南岛兰科植物总种数的33.9%和75.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齐全,且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台湾岛的兰科植物还表现出一定的温带性质;2个岛屿与大陆陆地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台湾岛兰科植物的特有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及文献整理,对该地区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该地区兰科种类丰富,共有47属124种,其中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400~1200 m,其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4.
巫仁霞  熊康宁  容丽 《广西植物》2017,37(10):1348-1358
梵净山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区,是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面积约为77 514 hm~2。该研究针对当地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问题,主要通过对种子植物科属种水平的地理成分、区系古老性、区系过渡性等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物种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3科843属2 584种,中国特有种1 010种(含梵净山特有种46种),其中属的热带、温带地理成分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略占优势。(2)该区植物起源古老,保存有梵净山特有裸子植物梵净山冷杉、长苞铁杉、粗榧、水青树、伯乐树、领春木等大量古老树种。(3)该区与临近区系交汇、渗透现象明显、过渡性质突出,经初步确定以梵净山为典型分布边界点的植物共有120科197属288种,分别有103种、62种、87种、36种以梵净山地区为分布的北界、南界、东界和西界,即梵净山更多的阻碍了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北迁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的东扩。(4)该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并茂发育,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竞争激烈。因此,梵净山在中国植物区系甚至东亚植物区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横断山地区兰科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兰科在横断山地区是维管束植物中的大科之一,共有91属,363种及9变种。 4属为我国特有属,其中1属为本地区所特有;155种及9变种为我国特有种。 其中69种及5变种为本地区所 特有。本文对属、种进行了分析,并对全部种的分布格局作了详细的介绍,概述了本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本文从兰科植物属、种的分布提出了四川峨眉山是东亚植物区中划分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分界线上的一个重要的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江西三清山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省三清山兰科植物资源丰富,约21属30种,占江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56.76%、38.46%,占中国兰科植物属种的12.28%、2.41%。区内兰科植物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分布区式样以温带型为主;区系成分分散,缺乏本地特有成分。与各山地的相似性以及属种分布型比较显示,三清山与5山地在属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高,兰科植物区系联系比较紧密,从属分布区类型看,三清山、黄山、天目山和庐山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井冈山和武夷山以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为主;在种级水平上相似性系数较低,种分布区类型均以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按生态型划分,地生兰为主,附生兰为辅,三清山和黄山只有两生态类型,武夷山、天目山、井冈山和庐山生态类型齐全。最后,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各山地珍稀濒危保护物种进行归纳统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及文献整理,对该地区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兰科种类丰富,共有47属124种,其中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400~1200 m,其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对该地区兰科植物濒危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本研究对罗霄山脉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梵净山梵净山生物圈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434平方公里,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贵稀有动植物物种及其独特的景观资源为主。198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湘潭→怀化→大龙→铜仁→梵净山。地方特产:梵净山绿茶、梵净山野生藤茶、猕猴桃、江口豆腐干。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38个地区共147属,984种兰科植物的区系成分的统计,分析了各地区兰科植物的属种热带成分/温带成分(R/T)值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并利用SPSS 20.0软件对各地区兰科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8个地区147属兰科植物可划分为11种分布区类型和9种变型,984种兰科植物可划分为12种分布区类型和6种变型。(2)属级水平上R/T值随纬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38个地区中23个地区为热带性质,13个地区为温带性质,峨眉山和金佛山的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相等;种级水平上除俄贤岭的特殊岛屿石灰岩环境造成极强的热带性质外,其他地区的R/T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特点。(3)38个地区兰科植物属种级区系类型存在分异现象,即147属兰科植物以热带亚洲分布(24.71%)、北温带分布(19.14%)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15.32%)为主,而984种兰科植物除热带亚洲分布(30.28%)外,则以中国特有分布(26.89%)和中国-日本分布(12.85%)为主。(4)属种级聚类结果显示,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比属级水平的聚类更能体现出纬度相近其区系成分也相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在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新种——梵净山铠兰Corybas fanjingshanensis Y.X.Xiong,并绘了线描图。该新种与大理铠兰C.taliensis Tang & Wang相近,区别点在于:本新种花单朵顶生,淡红色,具深红色条纹,有较短的苞片与侧萼片,唇瓣的唇盘上无褶片。报道了该种的采集过程、生境以及该种在梵净山居群的大小和保护状况,并简单介绍了铠兰属Corybas在世界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南岭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种类最多的科是多孔菌科共有62种(占总种数的18.7%);第二为口蘑科共有42种(占总种数的12.7%) ; 第三是红菇科共28种(占总种数的8.6%).含10种或以上依次为牛肝菌科(20种)、伞菌科 (19种)、鹅膏科(15种)、炭角菌科(15种)、麦角菌科(13种)、粉褶蕈科(12种)和丝膜菌科(11种).种数(包括种下单位)10种以上的属有6属(占总属数的4.4%)共有种类77种(占全部种数的23.3%),它们依次是红菇属Russula(18种)、鹅膏属Amanita (14 种)、虫草属Cordyceps(13种)、炭角菌属Xylaria(11种)、粉褶蕈属Entoloma(11种) 、乳菇属Lactarius(10种);种数(包括种下单位)2~9种的属有54属(占总属数的39.7 % );仅含1个种的属有76属(占了总属数的55.9%).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①广布成分(62.5%)、②泛热带成分(16.2%)、③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2.2%)、④热带亚洲 -热带非洲成分(0.7%)、⑤北温带成分(15.4%)、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成分(1. 5% )、⑦东亚-北美洲成分(1.5%).表明了南岭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属是以广布成分为主(62.5%),其中热带成分与北温带成分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共计有蕨类植物23科46属107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以温带性质为主,但有较明显的热带残遗性和亲缘性;特有现象明显,是东亚成分分布中心的一部分;隶属于华北区系,兼有强烈的西北和西南区系特色.  相似文献   

13.
王玥  周旺明  王绍先  牛丽君  代力民 《生态学报》2014,34(19):5635-5641
受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影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外围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因此,对区域土地利用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外围30 km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LUE-S模型在小尺度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在分析研究区1991—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基础上,根据区域规划预案,模拟2020土地利用布局。利用模拟结果划定空间管制区和乡镇布局,并与现有规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规划明显抑制了区域景观破碎化进程,减弱了人为活动对景观的影响,该方法可以为长白山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群落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在不同的季节,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属级水平上土壤甲螨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甲螨多度的四季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土壤甲螨多样性的四季变化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不同的季节土壤甲螨群落组成不同,但小奥甲螨属、小盾珠甲螨属、木单翼甲螨属3个属在每个季节均为绝对优势属.土壤甲螨主要分布在表层,但从夏季到冬季,土壤甲螨从表层向深层迁徙.  相似文献   

15.
基于馆藏标本,对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蕨类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蕨类30科、67属、177种及10变种;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11个亚型;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个类型、20个亚型及7个变型;该保护区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与相邻地区区系成分比较发现,蕨类区系与云南药山联系的紧密程度为:轿子雪山>梅里雪山及附近地区>玉龙雪山>黄山.  相似文献   

16.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月  魏虹  朱韦  王永健   《广西植物》2007,27(2):186-190
在遥感和GIS系统支持下,以1991年和1999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TM合成影像为基础,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面积增加,除水域外,其它面积相应减少,到达稳定期,区域内大多为常绿阔叶林,少量的混交林,其它类型几乎消失。这个趋势是和该地区森林的演替规律相符的,但是这种结果对维持保护区内的景观多样性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调查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4科48属111种(包括种下类群),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种类丰富,种系密度大;②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③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④温带性质显著,与热带蕨类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⑤南北过渡性明显;⑥区系具有一定古老性;⑦特有化程度高,有51个中国特有种,以西南、华中和华北成分为主,并有1个中国特有属。另外,在中国特有种中有9个陕西(秦岭)特有种。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藻类植物432种(含54个变种和2个变型),隶属于6门8纲24目45科96属。其区系成分以国内外广泛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8.44%,还出现热带种类和高海拔高纬度冷水性种类。此外,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比较反映了分类级别越高,其相似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9.
山东莱州大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优势现象明显、特有种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属华北植物区系,具有典型温带区系特征,兼有一定的热带亲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