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
与野生食虫植物的会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这些大名鼎鼎的“食虫植物”,作为能够捕食动物的绿色植物,在人们心中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些神秘色彩。也许在花卉市场上,或者在电视的科教频道,食虫植物会偶然现身,但是我们和野生的食虫植物零距离接触时才会发现,有些情况依旧不曾料想得到。 相似文献
4.
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这些大名鼎鼎的“食虫植物”,作为能够捕食动物的绿色植物,在人们心中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些神秘色彩。也许在花卉市场上,或者在电视的科教频道,食虫植物会偶然现身,但是我们和野生的食虫植物零距离接触时才会发现,有些情况依旧不曾料想得到。 相似文献
5.
6.
茅膏菜中的一种新茚满酮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膏菜系茅膏菜科(Droseraceae)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lata Smith Lunata(Buch-Ham.)C. B. Clarke)以全草人药。民间常用于祛风除湿,治疗跌打损伤及结核病。又为一常用藏药,在西藏地区民间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瘰疠等症,又作为滋补药。文献报道含有萘醌成分。 样品采于西藏。全草干燥细粉重5.5kg,用乙醇提取,粗提物的乙醚溶解部分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新的茚满酮,命名为:泊尔酮A(peltatone A)(Ⅰ)50 mg;0.00091%。 根据元素分析和质谱数据,相应分子式为C_(10)H_8O_5,Ω=7,IR提示含有苯环、羟基及羰基,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蓝色。~1H NMR提示存在2个芳氢(δ7.38,s),1个甲基(δ1.70,s),乙酰化物~1H NMR提示Ⅰ含有2个酚羟基,1个醇羟基。IR说明有β—双酮结构(V_(max)~(KBr) cm~(-1):1730,1693),~(13)C NMR及DEPT谱也说明分广内存在对称结构,确定Ⅰ的结构为2—甲基,2,4,7—三羟基—1,3—茚二酮。 相似文献
7.
<正>在自然界中,令所有动物朝思暮想的莫过于两个字——食物,它们费尽心思地找寻它、抢夺它,甚至会为了它而大动干戈。和动物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看上去安静而又文气,似乎和动物们不会发生什么冲突,可是有时候,这二位偏偏会瞄上相同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食虫植物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食虫植物的研究概况 ,包括研究历史、食虫植物的捕虫与消化机制 ,食虫的效果以及食虫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旨在促进我国关于食虫植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中国产光萼苔科四种植物配子体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四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n=8。核型为:细光萼苔陕西变种(P.gracillima vat.urogea)k(n)=8=8m或k(n)=8=4v 4(v);毛缘光萼苔(P.vernicosa)k(n)=8=5m 3sm或k(n)=8=6v 2J;密叶光萼苔(P.densifolia)k(n)=8=8m或k(n)=8=5v 3(v);多瓣苔(Macvicaria ulophylla)k(n)=8=6m 2sm或k(n)=8=6v 1(v) 1J. 相似文献
10.
11.
毛柄小勾儿茶 (Berchemiellawilsoniivar.pubipetiolata) 为我国分布于浙江、安徽局部地区的特有珍稀物种, 由于自身和人为干扰的原因, 该种受到灭绝威胁。该文在 2× 2联列表基础上, 应用 χ2 检验、联结系数 (AC) 分别检测了毛柄小勾儿茶在 4个分布点与群落中乔、灌两层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综合比较 χ2 检验与AC值的测定结果, 在 4个分布点, 毛柄小勾儿茶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关联情况十分相似 :1) 绝大多数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的AC值在 - 0.2至 0.2之间, 即无关联 ;2 ) 与毛柄小勾儿茶存在显著关联的种群仅有一个或无 ;3) 优势种群与毛柄小勾儿茶关联小。这说明 4个分布点毛柄小勾儿茶在群落中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 它只是群落的伴生种或偶见种。研究结果对为该物种制定合适的就地保护措施和恢复计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神农香菊干花净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国亮;王金凤;张红旗;贾卫疆;袁焱明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6,4(1):65-68
神农香菊全草提取的香浸膏香气浓郁独特,可用于调配多种高档化妆用香精,也可直接用于饮料中,在香精香料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首次报告了我们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仪,对神农香菊干花净油成分进行分析的初步结果。鉴定出的已知成分包括脂肪族类,含氧或非含氧的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32个。 相似文献
13.
14.
小粒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小粒吴茱萸(石虎)Evpdia 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的近成熟果实中分离得到15个成分,分别为吴茱萸碱(evodiamine,1),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2),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3),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14-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4),吴茱萸酰胺(evodiamide,5),吴茱萸酰胺-Ⅰ(goshuyuamide-Ⅰ,6),二氢吴茱萸新碱(dihydroevocarpine,7),茵芋碱(skimmianine,8),槲皮素-3-O-β-D-半乳糖甙(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9),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β-D-galactoside,10);rutaevine(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胡萝卜甙(daucosterol,13);棕榈酸(palmaticacid,14),硬脂酸(stearicacid,15)。除了化合物1,2,3,7,11外,其余的10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滇重楼寄生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地下茎中分离和鉴定出两种细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以及三种真菌——黑团孢霉(Periconia sp.)、白色厚顶孢霉(Pachnocybe albida)和重楼索霉(Hormomyces paridiphilus)。对蜡状芽孢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重楼索霉进行了液体培养并测定了胞外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重楼索霉可分泌大量胞外多糖,这可能是导致滇重楼地下茎胶质化和多糖含量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18.
矮牡丹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延安万花山不同生境下矮牡丹种群年龄结构与表现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天然侧柏林缘下的矮牡丹种群属稳定发展的种群,其动态符合负指数方程N=1774。014,e^-0.1375t。而在较郁闭的辽东栎林下,矮牡丹种群呈阶段性更新循环。种群平均密度和单株最大年龄与所处生境有关。种群的表现结构因样地所在的环境条件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以及生长速度的不同而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