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贝母属植物异甾体生物碱的存在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化学成分资料,探讨了百合科贝母属在植物化学分类上的指征,指出5α-cevanine类异甾体生物碱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s);从其生源上看,结构中的C13与C17位应是其生物合成中氮源骈合的结合部位,即可产生C13、C17上双氢反式(如浙贝甲素verticine、浙贝乙素verticinone)和顺式(如炉贝甲素delavine、松贝甲素songbeinine)两大类型的生物碱。同时,作者分析了特征性成分在中国分布区内本属植物主要种中的存在状态,结果提示:其存在形式与其相应植物的形态、地理分布有—定的相关性,值得进—步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与似封印叶属(Sigillariopsis 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确认它们为3个新种: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7号煤层(早二叠世早期)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shanxiensis sp. nov.)和太原似封印叶(S. taiyuanensis sp.nov.)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1号煤层(晚二叠世晚期)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Sigillariopsis guizhouensis sp.nov.).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Sigillaria 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主要是欧美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文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产于中国二叠纪煤核中的 3种具解剖构造的鳞木类叶 ,它们都具双木质部束 ,与似封印叶属 (Sigil lariopsisScott)特征一致。与该属已有种进行了对比 ,确认它们为 3个新种 :产于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上部 7号煤层 (早二叠世早期 )煤核中的山西似封印叶 (Sigillariopsisshanxiensissp .nov .)和太原似封印叶 (S .taiyuanensissp .nov .)以及产于贵州水城矿区汪家寨组 1号煤层 (晚二叠世晚期 )煤核中的贵州似封印叶 (Sigillariopsisguizhouensissp .nov .)。根据煤核中共生的鳞木类植物其他器官以及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的研究资料推断 ,它们可能属于封印木属 (SigillariaBrongniart)的叶。在国外 (主要是欧美植物区 ) ,封印木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炭纪 ,见于二叠纪的封印木很少。华夏植物区的封印木属过去很少发现 ,其叶和生殖器官均未报道过。本文是首次报道华夏植物区具解剖构造的封印木属的叶 ,它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华夏植物区封印木属植物的内容 ,而且对于研究封印木属的演化以及华夏植物区与欧美植物区鳞木类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华东唐松草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安徽省产的毛茛科植物华东唐松草(Thaliczrum fortunei S.Moore)的全草中分离得三个结晶,经光谱和衍生物制备等方法,确定化合物1和2为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化合物1为7-5′,11-12′型的新生物碱,命名为华东唐松草碱(thalifortine,1),化合物2为已知生物碱aromoline(2),化合物3为 N-phenyl-2-naphthy]amine(3)。 相似文献
6.
7.
8.
秦岭翠雀花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全草中分得14个已知生物碱:tongolinine(1)、氨茴酰牛扁碱(anthranoyllycoctonine)(2)、牛扁碱(1ycoctonine)(3)、dihydrogadesine(4)、tatsiensine(5)、siwanine A(6)、delsemine A(7)、delsemine B(8)、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9)、ajacine(10)、delajacine(11)、delsoline(12)、滇乌碱(yunaconitine)(13)和查斯曼宁(chasmanine)(14)。应用光谱和与已知品对照TLC法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小花清风藤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花清风藤的全草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成分,经UV,IR,NMR,MS等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5—氧阿朴菲碱,β—黑瑞亭,原鸦片碱。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牧马豆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豆科野决明属植物牧马豆(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的全草中分得五个生物碱.经物理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分别签定为:奥豆碱(Ⅰ),无叶豆碱(Ⅱ),13-0-Acetylbaptifoline(Ⅲ),黄华胺(Ⅳ)和N-甲醛基金雀花碱(Ⅴ).其中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12.
千金藤属植物小叶地不容中的生物碱(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叶地不容(Steghania succitera Lo.et Tsoong)的块根中分得11种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测定,鉴定为克班宁(crebanine)(Ⅰ),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Ⅱ),去氢克班宁(dehydrocrebanine)(Ⅲ),巴马汀(palmatine)(Ⅳ),去氢紫堇单酚碱(dehydro-corydalmiae)(Ⅴ),克班宁硝酸盐(Ⅵ),氧代克班宁(oxocrebanine)(Ⅶ),紫堇单酚碱(corydalmine)(Ⅷ),phanostenine(Ⅸ),离木明碱 discretamine(Ⅹ),及 corypalmine(Ⅺ),化合物(Ⅳ)、(Ⅴ)、(Ⅵ)、(Ⅶ)、(Ⅸ)、(Ⅹ)和Ⅺ为首次报道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从地不容块根中分得四种生物碱A、B、C、D,经UV,IR,~1H-NMR,~(13)C-NMR,HRMS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cepharanthine (A),1-curine (B),isochondodendrine (C),ushinsunine (D)。C,D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