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勇 《蛇志》2004,16(3):32-33
食物中毒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接触较多的是鱼胆中毒.鱼胆中毒多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最突出的表现,同时可合并消化道、肝脏、心脏等多脏器损害.本院自1996年4月~2004年1月应用血液透析治疗12例急性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体会(附30例报告)张跃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外科南京210006蛇咬伤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病急骤,死亡率高。据欧美肾病协会统计,在474例ARF中,单一肾衰死亡率8%,而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衰竭者...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丹  安明伟  邹国明 《蛇志》2010,22(1):36-38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蝮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蝮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愈27例,疗程最短7天,最长60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明显优势,极大地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中医的肾脏生理功能理论、阐述了目前西兽医及中兽医对犬猫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原因的认识,分析了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茂仁  樊湘香 《蛇志》2006,18(3):203-204
我国部分地区常有服用新鲜鱼胆的习惯,认为鱼胆汁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及“明目”的作用。故常有因此而出现胃肠道反应及急性肝功能损害等中毒症状。现将我们近几年来收治的急性鱼胆中毒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永可  谢奎林 《蛇志》1999,11(1):52-52
我院1996~1997年收治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肾衰3例,用葡萄糖胰岛素治疗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4岁,农民。5天前患者食生鱼胆4只,食后2h频繁呕吐,伴腹痛。第3天出现双下肢浮肿,少尿,腰痛,当地予补液等治疗无效,入院前尿量约240ml/d...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智能性肾图进行了分析。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2岁。经智能性肾图检查分析,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员中27例智能性肾图曲线及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阳性率占90%。智能性肾图曲线及指标对临床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疾病变化的各个阶段表现比较明显,给临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及判断疾病的预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郑洁英 《蛇志》2014,(3):343-345
目的:总结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3例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前、中、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2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全部患者度过了危险期。结论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抢救鱼胆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加强治疗前、中、后的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住院且采用CRRT治疗的284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II评分、血液生化指标、伴随症状及肾功能预后情况,将预后情况和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284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肾功能恢复有89例(31.33%);肾功能恢复组的年龄、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率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率均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而平均动脉压和血小板计数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P〈0.05),两组间合并机械通气率和合并少/无尿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AKl分期为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AKl分期。在临床治疗中,应正确评估病情,早期及时采取CRRT治疗,以提高生存率,促进肾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邓夫桂 《蛇志》1997,9(1):40-40
蝮蛇咬伤中毒致血红蛋白尿的治疗小结邓夫桂浙江湖州东迁卫生院313027江浙短尾蝮蛇个体小,蛇毒排量多,毒性强,是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蛇伤后2~3天内出现血红蛋白尿者临床常见,如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可成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将4年收治的23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袁长裕  莫桂英  郑芬 《蛇志》2012,24(3):318-319
蝰蛇是以血循环毒素为主的毒蛇,被蝰蛇咬伤后,蛇毒蛋白酶作用于血管壁,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溶血、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破损,常伴有休克、微循环障碍、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血液透析是治疗蝰蛇咬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0例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治。方法对60例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除梗阻后,22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38例未完全恢复正常,其中19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结论影象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梗阻程度和时间是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何慰娥 《蛇志》2009,21(4):315-316
毒虼咬伤的发病率以夏秋季节最高,常因延误就诊或处理不当而在短时间内出现蛇毒中毒致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症。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争取抢救时机.改善病情。促进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成功救治了s5例毒蛇咬伤的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几种常见的胆毒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胆有毒的鱼类称为胆毒鱼类。我国部分地区民间常有吞服鱼胆治病的习惯,认为胆能“清热解毒”、“明目”、“止咳平喘”。但若吞服了有毒的鱼胆,较小的鱼胆尚未见有严重反应,较大的鱼胆,就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并危及生命。 概述 胆毒鱼类中毒,国内报道很少,国外尚未见有报道。由于胆毒鱼类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死亡率高,已渐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近年来的报道也有所增多。据我们的调查和各地报道的不完全统计,1970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胂化氢中毒救治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素花 《蛇志》2001,13(2):72-76
砷化氢气体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可发生急性中毒。重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 ,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 ,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尤为常见 ,病死率高。近年来抢救急性砷化氢中毒有很大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理化性质及职业接触  砷化氢 ( arsine,As H3 )为无色气体 ,带有大蒜样臭味 ,但无明显刺激性。本品在工业上无直接用途 ,而是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职业接触多见于冶金工业 ,多种金属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贮存过程中与酸类反应 ,或用水浇熄炽热金属矿渣 ,或金属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了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离子、血常规相关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估血液净化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K~+、HCO_3~-、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K~+、BUN、Cr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CO_3~-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Hct,PLT均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合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改善肾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血液状态的效果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法相当。  相似文献   

18.
库献国  杨建丰 《蛇志》2001,13(3):44-44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正确及时的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从 1 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1 8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8例患者中 ,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1 5~ 62岁 ,经出血热抗体及肾功能检查 ,均符合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诊断。血液透析前血尿素氮平均 2 6mmol/L,血肌酐 60 0μmol/L,1 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降低 ,1 4例皮肤粘膜出血 ,8例血钾高于 6mmol/L,合并消化道出血 1 2例 ,昏迷 5例 ,少尿 2天 2例 ,无尿 1~ 2天 8例。1 …  相似文献   

19.
吴洪俊  孙网保 《蛇志》2007,19(3):199-200
蝮蛇咬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麻痹、急性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必须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一般而言,三大危症多先后出现,故临床常常利用其中的时间差分别给予处理。早期特别要保护肾功能,中期应及时处理呼吸麻痹而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随时注意心脏功能的情况,避免两种以上的危症同时出现,以免造成抢救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效果及血清白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生化指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8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血清IL-18、MMP-9、HMGB1、生化治疗、血气分析指标及28 d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IL-18、MMP-9、HMGB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效果显著,且可缓解血清IL-18、MMP-9、HMGB1对组织器官所造成的炎症损伤,改善生化指标及血气指标,降低器官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