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足迹     
李莹 《植物杂志》2010,(3):78-81
地球上生物演化目前所能够达到最高级阶段的物种就是人类。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不同于其他生物物种,人类具有使用语言和工具,建立团体组织,构建社会的能力。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作为人类始祖的类人猿在自然环境发生改变的巨大压力下,经过自然筛选最终演化成为高智商的人类。  相似文献   

2.
生物历史和人类学资料等揭示,生物演化和人类进化是2种不同的改变形式,遵循不同的规律:生物演化以物种结构修改适应环境,环境变化主导物种演化,演化无方向性,它维持了物种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人类进化是脑和工具意识突破,即出现"依靠工具"意识,它带来了工具进步性方向改变,并产生了人体适应工具、文化等的结构修改以及人的环境关系性质改变。论述了生物演化基本规律和人类进化独特性、"演化"和"进化"的区别、人类进化的"转折点"等。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历史和人类学资料等揭示,生物演化和人类进化是2种不同的改变形式,遵循不同的规律:生物演化以物种结构修改适应环境,环境变化主导物种演化,演化无方向性,它维持了物种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人类进化是脑和工具意识突破,即出现"依靠工具"意识,它带来了工具进步性方向改变,并产生了人体适应工具、文化等的结构修改,以及人的环境关系性质改变。论述了生物演化基本规律和人类进化独特性、"演化"和"进化"的区别、人类进化的"转折点"等。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演化及亚洲栽培稻的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定义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命起源后到人类明40亿年的地球发展史可划分为前生命的化学进化、生物学进化和人类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3个阶段,并着重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演化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蓝菌、维管植物与人类三类生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地球上生态系统的4次明显扩展。最后以亚洲栽培稻为例说明其历经万年的起源与演化所形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  相似文献   

5.
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当前 ,科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健康和其他物种健康之间关系。本文拟介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支持人类健康的一些方式 ,以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一“生态系统服务”使所有生命 ,包括人类能够生存于地球上。随着物种的继续灭绝 ,在今后几十年里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任何关注健康的人将变得越来越重要。1.1 潜在的医药 正在失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可能大多数还没有被发现但却可以作为有价值的新医药。只有约 15 0万种物种已被记录 ,但科学家认为物种数目应是已做记录物种数目的 10倍甚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物种起源与灭绝基本知识,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指出物种灭绝的危害性,阐述了以生物教学为平台,有效进行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方法。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丰富物种生态系统中,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创造力。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与天敌——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与天敌──资源保护董应才,贾桂花(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生物物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食物来源,工业原料来源,人民生活必需品来源和药物资源,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巨人基因库。在人类科学史上,生物物种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  相似文献   

8.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不仅可为人类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生物资源,而且还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有益当代、造福子孙的一件大事。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地貌类型齐全,物种资源丰富,是世界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大国之一。因而,保…  相似文献   

9.
淡水贝类生物多样性保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及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达到自然灭绝速度的近1000倍,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正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1858年7月,华莱士与达尔文联署发表了演化论,但生物学家提到华莱士,总是想到“华莱士线”。演化论就像是生物学的曙光,“唯独依据演化论才能理解生物学”。演化的路径建立在基因上,“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本文简称之为“天择”)决定哪些类型的基因组可以持续行进在演化的路上。地球上环境的差异是促成物种形成的条件之一,在诠释演化论上,华莱士主张地理隔离与地质大灾变是变种与新物种形成的两大压力,他的动物地理区之分布的看法,在诠释物种在天择演化上更具说服力。然而,人类活动已大幅改变环境,许多物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并且,“人择”(anthropogenic selection)对生命演化已产生作用力。在人择压力下,有些物种出现了另一途径的演化方向。生命的天择过程已经有37亿年的历史,而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到来开启了一个新地质时代。当自然环境在人类的干预下发生非自然的变化时,天择是否还能唯一主导生命的演化?还是人择也参与生命的演化?如果人类把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方向掌握在手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与服务会变成什么模样?结合华莱士提出的天择演化理论,在人类世,...  相似文献   

11.
赵淑清  方精云  雷光春 《生态学报》2001,21(7):1171-1179
全球面临着生境破碎化的危机,物种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及其关注的海洋岛屿都很熟悉,但是越来越多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都是有目共睹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和集合种群理论是目前物种保护的两个基本理论,物种迁入率和绝灭率的动态变化决策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集合种群理论关注的是局部种群之间个体迁移的动态以及物种的续存条件,在概述两个理论形成、发展及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在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并论述物种保护理论范式从岛屿生物地理学向集合种群理论转变的基本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矿质营养、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物种演化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生物地理学研究长期滞后于动植物。扩散和隔离是解释外生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理论。古地质、古气候和宿主植物是外生菌根真菌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因子。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与生物地理学方法相互结合和补充,可以用来研究一些复杂的真菌生物地理学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过程和现状,如真菌物种界定、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起源和演化规律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应用等,并初步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纪末期均发生过物种大灭绝事件。其中,二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是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但是,人们对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更关注一些,因为在那一次物种大灭绝中,地球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恐龙灭绝了。人类作为现时代地球的主宰者一直在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测类似的物种大灭绝事件会不会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发刊词     
谢联辉 《华东昆虫学报》2011,(1):I0005-I000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自然物种行为变异,频繁的国际贸易加剧了自然物种迁移,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境恶化改变了物种生存策略,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些灾害极易因环境条件、人类社会活动等的变化而发生灾变,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提及生物分类,人们自然会想到林耐。其实,人类从认识物种起,就已经开始试图根据生物的特征为其取名,以示区分。  相似文献   

16.
周韩洁  杨入瑄  李嵘 《广西植物》2022,42(10):1694-1702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等因素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了全球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关注。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对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模式开展研究,忽视了进化历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探讨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该研究以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物种间的演化关系,结合其地理分布,从进化历史的角度探讨物种、特有种、受威胁物种的种类组成及系统发育组成的分布格局,并整合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识别生物多样性的重点保护区域。结果表明: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的物种、特有种及受威胁物种的物种密度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均显著正相关; 通过零模型分析发现,由南向北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逐渐降低; 云南南部、东南部、西北部是云南被子植物菊类分支的重点保护区域,加强这些区域的保护,将最大化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史和进化潜能。由此可见,融合进化历史信息的植物多样性格局分析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变,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上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在地球上经历35亿年的演化而成为今天众生纷纭的大千世界,并包裹在地球的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生物圈。时至今日,还未能有一位生物学家能够精确地说出生物圈里的物种数量究竟有多少,只有一个估计的数值约1000多万种为大家所接受。所有的生物都在地球上组成为一个共同体,而人类仅仅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并与其他物种相依相抑而存在。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生物学杂志》1996,13(5):9-10,19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王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OTA,1987)”,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9.
种的灭绝已经成为进化过程中经常性的自然现象,根据化石记载,生命大约起源于40亿年前以细菌和蓝绿藻形式出现。在以后的30亿年或更长时间内,进化缓慢,接着便经历了一个多样性的激变。在这段演化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生物类群。经过初期的迅速增殖后,新种的演变几乎是与老种的消亡竞争而形成的。一个种的平均延续期大约是500万年,所以全部物种的演化序列已经变化了无数次。物种消亡的发生是不平衡的,从现在已知的许多事件看,有的是大量消亡的物种约占现存生物种的一半,有的则是一些较小的物种在相对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20.
国际瞩目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学进步、工农业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的膨胀,需要更多的耕田和生活资料,消耗更多的资源。人们开始发现,人类正在不知不觉地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减少,这已引起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及社会各界的震惊。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资源,是40亿年来自然进化的结果,它包括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由这些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物种。在物种下的品种或小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