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丹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凝血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评价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HS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低剂量组(1.0 mg/kg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和高剂量组(1.5 mg/kg雷公藤多苷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每组各24例,三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三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血小板计数(PLT)、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评价三组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T、APP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FIB和PLT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PT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VEGF及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MD值较治疗前升高,且高剂量组VEGF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FMD值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有效率为95.83%(23/24),高于低剂量组的75.00%(18/24)和对照组的42.67%(10/24)。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雷公藤多苷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较低剂量的合用可明显改善HSPN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恢复内皮细胞功能,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观察不同剂量的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斑秃的疗效分析,以及检测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对斑秃治疗的效果与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本研究以仅使用液氮冷冻治疗斑秃为对照组,设低剂量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液氮为低剂量组(50 mg/次),高剂量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液氮为高剂量组(200 mg/次),一日3次,共治疗12周,以斑秃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疗效评价。采用血液生化检验(肝,肾功检查)检测3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氯基转移酶、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低剂量组(82.50%)及对照组(55.00%)(p<0.05)。高剂量组PASI评分及治疗前后丙氨酸氯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水平相对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高剂量的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液氮治疗斑秃疗效显著高于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联合液氮及仅使用液氮冷冻治疗;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安全可靠,不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82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祛痰、限盐限水、吸氧、控制诱发因素等一般治疗,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中医症候,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汀,观察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7.6%,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哀竭(CRF)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CRF临床疗效的措施。方法:选 择2010 年5 月至2012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4 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7 例)和观察 组(n=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 患者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 和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cr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UN、Scr 水平明显低于对 照组,而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1.5%,观察组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 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CRF 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单药组48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常规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2周末,联合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及乏力气短、半身不遂、脉细弱、口眼斜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单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低剂量联合组(5 mg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胶囊)、中剂量联合组(10 mg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胶囊)、高剂量联合组(20 mg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胶囊),每组各40例,三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三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联合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低剂量联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低剂量联合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随着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10 mg和20 mg的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对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成剂量依赖性,医师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8.
侯伟俊  梅劲春  甄颖  陈英华  林永明 《生物磁学》2014,(9):1728-1730,174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哀竭(CRF)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CRF临床疗效的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7例)和观察组(n=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和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c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UN、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CRF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2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低剂量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0.5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高剂量组(39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00 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三组神经损伤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同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T2~T4时间点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三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P<0.05)。结论:1.00 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效控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脂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MI)评分、血脂、血清BDNF、GAL3表达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均大于对照组,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M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GAL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和升高BDNF水平、降低GAL3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其中对照组39人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费用、住院时间和冠脉再通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费用、住院时间和冠脉再通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急性汞中毒家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1%氯化高汞(Hg-Cl2,1.7ml/kg)溶液,复制家兔急性汞中毒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血尿素氮(BUN)、血浆铜蓝蛋白(CP)、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检测肾皮质、肺、肝、心及脾脏组织匀浆MDA、SOD的含量;同时检测尿蛋白和尿沉渣;并与丹参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注射HgCl2后0.5h和9.5h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可使BUN、CP、LDH、ACP及MDA含量降低,且可防止SOD减少,各项指标与汞中毒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尿蛋白和尿沉渣中的管型也明显减少。结论:急性汞中毒后不仅损害肾脏,而且累及多个器官组织。复方丹参能通过稳膜作用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急性汞中毒过程的进行性加剧。  相似文献   

13.
In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rospective trial 89 patients (67 children and 22 adults) with the 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intravenous pulses of methylprednisolone followed by low dose oral prednisone for six months (group given methylprednisolone) or with high dose oral prednisone for four weeks followed by low dose oral prednisone for five months (control group). Five patients in the group given methylprednisolone and one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spond initially. The time to response was shorter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relapsed or number of relapses per patient per year. Patients given methylprednisolone tended to relapse earlier tha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ide effects related to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fewer in the group given methylprednisolone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 short course of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s followed by low dose oral prednisone is only marginally less effective than a regimen of high dose oral steroids but can improve the ratio of risk to benefit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of the minimal 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e-Ne激光结合丹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治疗风湿病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健康大鼠注射鸡Ⅱ型胶原诱导后,成功建立了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模型,随机分组后给予治疗,分析大鼠体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处理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体重增长幅度不同(P<0.05),其中模型组最小,丹参结合激光治疗组最高。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处理组的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低、中、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P<0.05),其中模型组大鼠最高;而激光结合丹参治疗组最低。但全血还原粘度中、高切和红细胞压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结合激光对Ⅱ型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体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4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 80%,P0.05);两组的累及导联数、痫样放电、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较治疗前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嗜睡、皮疹、头痛、感觉异常、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其可更有效控制癫痫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酮酸盐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清hs-CRP、分析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降低的幅度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酮酸盐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水平、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养心通脉方主要成分与次要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方法:从养心通脉方原方中综合提取出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总生物碱、总挥发油5个主要成分部位及复方多糖、丹参菲醌2个次要成分部位。根据L4(23)正交设计组成4个处方:①处方1:基础因子+复方多糖、丹参菲醌;②处方2:基础因子;③处方3:基础因子+复方多糖;④处方4:基础因子+丹参菲醌;另设空白对照组,给予双蒸水。观察各成处方组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造模后第15 s、30 s、120 s、300 s、600 s,4个处方组心电图J点位移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而以处方2组的最明显;4个处方组减轻血液流学变全血切变率的程度较之空白组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0.01-0.05),其中处方2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养心通脉方5个主要成分与2个次要成分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而由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人参多糖、总挥发油5种成分所组的处方2(即基础因子方),为养心通脉方的最佳有效成分部位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73例毛细支气管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丹参组,均用常规方法治疗,但后者加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在治疗前、后用全自动散射比浊法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E、IgG、IgA、补体C3和C4水平。结果:丹参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4.44%和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参组患者血清IgE、C3和C4水平下降,IgG、IgA水平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差异(P<0.01-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仅IgE水平下降(P<0.01),但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较好,且可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ro-BNP,LVEDD及E/A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ro-BNP,LVEDD及E/A较低,而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及CR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及CRP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