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claudin-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随机选取其中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4例正常肾新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4的表达情况,并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随访结果分析claudin-4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无疾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P<0.05),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直径、TNM分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claudin-4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肾正常组织(P<0.01),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2=0.748,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claudin-4高表达组患者的患者无疾病生存期为20.7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的30.8个月。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claudin-4的表达不是肾透明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RR值=1.686,95%CI 0.174~16.311,P=0.652)。结论:claudin-4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可能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影响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 (SIRT3)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ESCC)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SIRT3对ESCC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哈萨克族食ESCC及临近正常组织标本SIRT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SCC组织及临近正常组织中SIRT3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SIRT3的表达与哈萨克族ESCC患者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SIRT3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性。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C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危险因素。慢病毒感染ESCC细胞株KYSE150,稳定敲低SIRT3,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在哈萨克族ESCC组织中,SIRT3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IRT3在ESCC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SIRT3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T分期及TNM分期之间无相关性;生存曲线分析表明,SIRT3表达与ESCC细胞癌患者总体预后之间密切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利用组织芯片检测BRCA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生长、分化和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期望找到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食管癌患者标本,分别取其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制成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分析BRCA1在各种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的关系。选择其中10例患者的上述组织的新鲜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R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RCA1在肿瘤组织阳性占70.50%,癌前组织阳性占43.10%,正常组织阳性占39.00%,食管癌组织与癌前病变组织、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BRCA1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分化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BRCA1在食管癌肿瘤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高、中、低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BRCA1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易洛魁家族同源盒基因IRX1(Iroquois homeobox gene)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位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各1例,收集54例胶质瘤组织(WHO 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19例),采用PCR方法检测IRX1基因在胶质瘤细胞(U87、U373、LN229和T98G)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4组同一患者来源的胶质瘤组织中IRX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IRX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特征。结果:PCR结果表明以正常脑组织为对照,IRX1基因在多种胶质瘤细胞中均有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X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或正常组织(P0.05);IHC结果显示IRX1蛋白在良性胶质瘤组织中主要定位于胞浆,而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定位于细胞核,且其表达量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恶性程度越高,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量越高(P0.05)。结论:IRX1可能参与调控恶性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IRX1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暗示了IRX1可作为判断胶质瘤预后以及肿瘤靶向分子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易洛魁家族同源盒基因IRX1(Iroquois homeobox gene)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 位胶质瘤 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和癌旁/ 正常组织各1 例,收集54 例胶质瘤组织(WHO I级5例,II 级16 例,III 级14 例,IV 级19 例),采用 PCR方法检测IRX1基因在胶质瘤细胞(U87、U373、LN229 和T98G)中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4 组同一患者来源的胶质瘤组 织中IRX1 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IRX1 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特征。结果:PCR 结果表明以正常脑组织为对 照,IRX1 基因在多种胶质瘤细胞中均有表达(P<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IRX1 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 织或正常组织(P<0.05);IHC结果显示IRX1蛋白在良性胶质瘤组织中主要定位于胞浆,而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定位于细胞核, 且其表达量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恶性程度越高,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量越高(P<0.05)。结论:IRX1可能参与调控恶性胶质 瘤的发生发展过程,IRX1 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暗示了IRX1 可作为判断胶质瘤预后以及肿瘤靶向分子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介导的跨膜蛋白1(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IFITM1)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FITM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例正常卵巢、21例卵巢良性肿瘤、18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8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IFITM1的蛋白表达,同时分析IFITM1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显示卵巢上皮性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IFIT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卵巢组织中IFITM1阳性表达率为41.7%(5/12),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71.4%(15/2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为72.2%(13/18),在卵巢上皮性癌中为77.6%(66/85),IFITM1蛋白表达强度在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上皮性卵巢癌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TM1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FIGO分期有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腹水无明显相关性。化疗敏感组和耐药组的IFITM1表达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ITM1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并与卵巢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耐药性产生有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IFITM1在卵巢癌诊治及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Livin和Survivin在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和Surv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3%(47/65)、73.8%(48/65),均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24%(6/25)、12%(3/25)(P0.05)。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Duke's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Livin和Surv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协同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临床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Livin和Survivin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提示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着丝粒蛋白U(centromere protein U,CENPU)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和与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卵巢癌细胞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CENPU的表达;沉默卵巢癌细胞CENPU后,应用CCK-8、Tran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胆管癌组织及8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KAI1/CD82蛋白表达。结果:KAI1/CD8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1.3%,明显低于正常胆管组织(87.5%,P<0.01)。KAI1/CD8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相关(P<0.05),而与胆管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KAI1/CD82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对肿瘤转移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触融合蛋白6(syntaxin 6,STX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1位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食管组织中STX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STX6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X6的水平较临近的癌旁食管组织显著上升。食管癌患者病变组织中STX6的表达水平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TX6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106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胰腺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表达部分缺失率为53.8%(57/106),完全缺失率11.3%(12/106),正常组织中的缺失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106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E-cadherin表达完全缺失、部分缺失和完整表达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7个月、19个月和2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切缘情况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水平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情况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水平与预后相关。结论:E-cadherin可以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TCH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奈达铂抑制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增殖以及对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癌标本各80例中PTCH1的表达,并观察卵巢癌组织标本中PTCH1表达的规律及其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是否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常规培养卵巢癌细胞OVCAR-3,奈达铂干预后Western blot观察细胞中PTCH1、cyclin D1及Gli1的表达变化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PTCH1在卵巢癌标本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TCH1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明确联系,但与含奈达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的执行相关;奈达铂干预的卵巢癌细胞中PTCH1、cyclin D1及Gli1的表达较未干预组低,其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奈达铂可以通过干扰卵巢癌中Hedgehog通路关键因子从而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ransmembrane 131-like(TMEM131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MEM131L在10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36例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Pearsonχ2检验分析TMEM131L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结果 TMEM131L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MEM131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p-TNM分期、阳性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MEM131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作为一种促癌基因起着促进肿瘤转移等关键作用,并可能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和粘蛋白1(mucin 1, 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D-L1和MUC1在120例胃癌组织和40例距癌灶边缘5cm以上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PD-L1阳性免疫反应,在胃癌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为32.5%(39/120);MUC1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是65%(78/120)。在胃癌组织中,PD-L1和MUC1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关;PD-L1和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D-L1和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提示联合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JMJD6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JMJD6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JMJD6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研究JMJD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JMJD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JMJD6在胃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08)、病理分级(P=0.001)、局部浸润深度(P=0.028)、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等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JMJD6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JMJD6低表达的患者(P=0.023)。结论:JMJD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癌基因样作用,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Stathmin在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结合CD105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内皮细胞分选系统特异性分选出68例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24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44例)和20例正常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hmin在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证实Stathmin在正常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低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和高级别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百分率分别是20%,66%和95%(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Stathmin在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低级别胶质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Stathmin表达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athmin在脑胶质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加,可能为脑胶质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nt7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Wnt7a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胃癌组织中Wnt7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观察Wnt7a的差异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Wnt7a过表达质粒转染胃癌细胞系SGC7901,通过MTS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状态,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状态。结果 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Wnt7a在m 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nt7a阳性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主要分布于细胞胞质,在胃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与高表达Wnt7a患者相比,Wnt7a低表达患者胃癌的肿瘤体积相对较大,TNM分期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在SGC7901细胞中过表达Wnt7a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对细胞的凋亡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Wnt7a发挥了抑癌基因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Survivin和VEGF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肾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VEGF和Survivin在肾癌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urvivin和VEGF在肾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1%(53/70)和72.86%(51/70),在癌旁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70)、17.14%(12/7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VEGF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为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urvivin和VEGF在RCC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测定RCC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细胞分化蛋白2(Mal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26例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86例正常肝组织中Ma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不同Mal2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Mal2蛋白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Mal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HCC患者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较高的TNM分期相关。生存分析表明Mal2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Mal2阳性表达、血管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及较高的TNM分期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l2蛋白在HCC组织中呈过表达趋势,且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HCC的诊断与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Survivin和VEGF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肾癌组织和70例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VEGF和Survivin在肾癌中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urvivin和VEGF在肾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1%(53/70)和72.86%(51/70),在癌旁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70)、17.14%(12/7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VEGF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率较高,为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Survivin和VEGF在RCC中的表达关系密切,测定RCC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