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开普芦荟和(Aloe ferox Miller)和木立卢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植物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数与已见报导的百合科(Lil-iaceae)中国芦荟(Alov vera var.chinensis)植物染色体数相同,2n=14.染色体类型按Levan方法分类,没有近端染色体和随体。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K(2n)=2x=4sm 10st.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开普芦荟的核型为“4C”型,而木立芦荟的核型为“3C”型。两种芦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均为2n=14=6L 2M2 6S.根据核型研究,可以确定百合科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2.
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盆栽开普卢荟(Aloe ferox Miller)和木立卢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植物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数与已见报导的百合科(Liliaceae)中国芦荟(Alov vera var.chinensis)植物染色体数相同, 2n=14。染色体类型按Levan 方法分类, 没有近端部染色体和随体。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K(2n)=2x=4sm+10st。根据Stebbins 的核型分类标准, 开普芦荟的核型为\"4C\"型, 而木立芦荟的核型为\"3C\"型。两种芦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均为2n=14=6L+2M2+6S。根据核型研究, 可以确定百合科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芦荟属14种2变种植物的核型,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种类的体细胞染色体基数均为X=7,二倍体,由4对长染色体和3对短染色体组成。根据Stebbins(1971)的核型分类标准,Aloeaffinis Berger等3种芦荟的核型为“3B”型,Aloe graciliflora Groenewald等3种芦荟的核型为“4B”型,A.mitriformis Mill等3种2变种芦荟的核型为“3C”型,A.saponaria(Air.)Haw等5种芦荟的核型为“4c”型。其中有6种1变种芦荟的核型为首次报道。另外,还对芦荟的系统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中国部分野生黄精11个种、43个居群的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 4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在16~60之间,基数n=8、9、10、11、12、13、15、17、30。(2) 43个居群中,15个居群为\"2B\"型, 22个居群为\"3B\"型,6个居群核型为\"2C\"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在55.78%~75.60%,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在2.01~6.12之间。(3) 43个居群中有23个居群有数目不等、位置不同的随体。(4)中国野生黄精资源从互生叶到轮生叶的染色体数目逐步增加,核型特点表现为:①臂比逐渐增大;②随体逐渐消失;③核型不对称性逐步增强;④不对称系数逐渐增加。研究表明,中国野生黄精不同种或居群的遗传多样表现在染色体数量、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的排序位置、随体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琉璃苣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琉璃苣染色体标本,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琉璃苣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2sm+16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87.69%,核型类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6.
秦志祥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93,13(1):74-75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作为绿肥,在广西广为栽种。尚未见过田菁染色体核型的报道,因此我们对它进行染色休核型分析,旨在能为遗传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苍术属(Atractylodes DC.)的多年生草本,我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均产,生于海拔1000—1800米的山坡林地;现时各地都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白术为重要中药材,以干燥根状茎入药,性温,味苦甘,具有健脾、燥湿、行水及安胎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沅江芦荟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非富芦荟的基础理论研究,给芦荟的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采用F-BSG制片法,对沅江芦荟染色体组型及Giemsa 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沅江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14st 6sm 4m,染色体长度比为2.20,N.F值为24,属3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4L 2M2 6M1 2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和部分全带。  相似文献   

9.
对泽泻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泽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 6M2 2M1 4S,属于2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40.15μm,长臂总长为25.14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2.62%。染色体总体积为104.26μm^3。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北五味子的染色体核型.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8,具13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整个染色体中并未发现随.按Levan的染色体分类标准,其染色体核型组成是:K(2n)=2x=28=26m+2Sm.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芦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80年代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芦荟〔Aloe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在广东雷州半岛西南、海南岛西北部火山灰地区资源量较大,分布较集中,但由于围垦开荒已受到较大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芦荟资源,在广东雷州半岛分步建立13hm2种植基地。通过中国芦荟与翠绿芦荟(AloeveraL.)主要化学组成的比较,表明中国芦荟同样可作为药品、化妆品、食品饮料工业的原料。已研制出4个系列11种中国芦荟产品,与此同时为配合在食品、药物方面的开发,还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毒理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芦荟原汁无毒、未发现致畸、致突变作用,可作为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中芦荟的快速繁殖,为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依据。用中芦荟幼苗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6-苄基腺嘌呤(6-BA)及吲哚丁酸(IBA)不同浓度用量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该品种各阶段快速繁殖的激素配方分别为:(1)丛生芽诱导:MS 6-BA3.0mg/L IBA0.4mg/L;(2)丛生芽继代增殖:MS 6-BA2.0mg/L IBA0.3mg/L;(3)生根诱导:1/2MS IBA0.4mg/L。另移栽试验表明:采用河沙:菌包:腐质土=2:2:1的基质栽植,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某些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继红 《植物学通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 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药用植物东方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2,相对长度组成2n=22=10M2+12M1;核型公式为K(2n)=2X=22=20m+2M;全体染色体总长19.16μm,长臂总长10.93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7.00%,属于"1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20.30μm3。结论: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和回流法从仙人掌中提取槲皮素。试验表明:回流法提取的效率高于浸渍提取法。通过对溶剂种类、浓度、回流提取时间和仙人掌粉末粒度4个因素的选择,并以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得出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过60目筛的干燥仙人掌粉末加浓度为95%甲醇回流3 h。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遮荫65%处理6个月对库拉索芦荟叶片中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类物质的影响,以探讨遮荫导致芦荟有效成分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1)遮荫使芦荟叶中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分别比自然光下显著减少了39.22%、18.65%和40.96%.(2)遮荫处理下芦荟叶片中大部分物质含量较对照减少,且化学成分种类也明显减少,但在24、46 min两个时间遮荫处理出现的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3)遮荫使芦荟叶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自然光下分别显著减少33.33%和73.05%,MDA含量显著减少48.78%.研究表明,遮荫使芦荟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致使同化产物合成效率降低,次生代谢物合成前体减少,最终影响总蒽醌、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核型分析及B染色体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徽蚌埠地区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该入侵种的染色体数为2n=50,各染色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均为中着丝粒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相对长度比为1.72,全套染色体未见随体,核型公式为2 n=50=38 m 12 sm 6 B s,核型类型为较对称的2A型。首次报道了存在于体细胞中的异于常染色体的6个B染色体,这些B染色体在不同细胞中保持恒定的数目,并讨论了B染色体的存在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新生境中具有入侵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柯野  方白玉  曾松荣 《菌物研究》2007,5(3):134-136
从中华芦荟[Aloe veraL.var.chinensis(Haw.)Berger]的根和叶中分离出内生真菌40株,经形态学鉴定属于3目3科7属;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发现青霉属LH4和头孢属LH34菌株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野生植物白木通营养成分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野生植物白木通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木通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罗卜素。白木通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钠猪毛菜、准噶尔猪毛菜、小药猪毛菜和薄翅猪毛菜等4种新疆猪毛菜属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已报道的12种新疆猪毛菜属植物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钠猪毛菜体细胞染色体数2n=2x=18=12m+6sm,准噶尔猪毛菜、小药猪毛菜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8=18m,该3种均属于1A型;薄翅猪毛菜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54=50m+2sm+2st,属2A型;(2)12种新疆猪毛菜属植物核型比较结果证明,猪毛菜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为9,钠猪毛菜、准噶尔猪毛菜和小药猪毛菜均为二倍体,薄翅猪毛菜为六倍体,钠猪毛菜和准噶尔猪毛菜具有随体.准噶尔猪毛菜、小药猪毛菜、薄翅猪毛菜属植物的核型均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