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瑞录 《蛇志》1997,9(3):74-74
19例夜间哮喘病人的护理覃瑞录广西忻城县中医院546200夜间哮喘是哮喘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哮喘发生猝死大多发生在夜间,为此,做好夜间哮喘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作者对19例夜间哮喘病人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9例夜间哮喘发作的病人中,单纯性支...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称哮喘)是我国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998.10~2003.10,我院采用综合措施治疗50例哮喘患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发生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两肺哮鸣音,肺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8岁;病史最长28年。最短3个月。发作持续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48小时,不足3小时者10例,超过24小时者8例。2治疗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分别单独或联合应用茶碱类、抗胆碱类药物、β2受体兴奋剂、钙离子拮抗剂、肾上腺皮质激素H1受体拮抗剂,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等,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呼吸科门诊随诊的79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自我效能总分为(57.15±9.03)分。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病程、经济状况、吸烟情况、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哮喘发作次数、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运用在哮喘中对其肺功能、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治疗的148例哮喘患者实施研究,把1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方位护理,比较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EV1、Pa O2、Pa 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哮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为82%,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疾病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把其肺功能有效改善并提高护理满意率,有临床运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微卡)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哮喘患者30例,均在初诊时及治疗4周后详细记录其哮喘发作次数、临床症状体征积分、FEV1、FEVI%、PEF,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评价母牛分支杆菌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相比,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比较,FVC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EF有显著性差异(P<0.01).受试者中1例发热,余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沙丁胺醇对哮喘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患者只应用中药内服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哮喘的发作次数要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治疗中,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握喘息"度"与支气管哮喘阶梯治疗的关系。方法:充分掌握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方案和支气管哮喘病情,将喘息"度"细致化,与分级治疗用药"度"密切结合起来,对于完全理想的控制哮喘将会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于升阶梯和降阶梯治疗都会起到重要而细致的指导作用。必须将平喘治疗措施置于患者全身病情变化及总体治疗之下,会取得更加理想的哮喘控制效果。而强化支气管哮喘患者教育在支气管哮喘理想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直接关系到哮喘控制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应得到高度重视。结果:喘息"度"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程度密切相关,准确把握并分级十分重要。结论:准确把握喘息"度"并与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方法结合,将对稳定平息支气管哮喘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典型表现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哮喘三症并存,哮喘持续发作时,患者日常生活明显受限,心率和呼吸明显增快,紫绀,常有焦虑和烦躁。2002看1月至2003年1月,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中,有28例在进行常规治疗后效果不佳,而后加用了药物保留灌肠,近期效果较好,特别是对情绪焦虑、烦躁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7-70岁之间,平均年龄59.75岁,患者放院后均有胸闷、憋气、咳嗽、咳痰等症状,18例合并其他疾病,其中15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SBH思维模式对出院后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追踪指导、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运用PSBH思维模式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选择本科室出院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不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跟踪指导。出院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疗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帮助出院后哮喘患者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系统管理,对长期改善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进行系统管理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天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治疗费用等指标,与开展系统管理后1年时上述指标前后自身对照.结果:进行系统管理后较系统管理前1年中,患者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减少90.3%,时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平均天数减少76.4%,住院次数平均下降70%,平均治疗费用减少47.5%.平均肺功能FEV1增加17.6%.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系统管理,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长期明显改善,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合并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将79例2-14岁急性哮喘发作的患儿依据病史分做两组:第一次哮喘发作的35人(始发哮喘组),已经有哮喘病史的44人(复发哮喘组)。采用被动冷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始发哮喘组和复发哮喘组分别有16例(45.7%)和10例(22.7%)患儿MP-IgM阳性(P0.05)。始发哮喘组与复发哮喘组MP-IgM阳性的患儿发热和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血清IgE水平也明显高于MP-IgM阴性的患儿(P0.05)。结论:MP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热或肺部啰音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重症哮喘患者的急救处理及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处理措施。结果:及时畅通呼吸道、高频射流加药物短时反复氧气雾化、有效拍背排痰、充分补液抗炎等综合治疗及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术,是提高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结论:充分做好重症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可提高重症哮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20,(2)
老年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老年哮喘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促进作用,其护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个案管理、群组管理、奥马哈系统管理、随访管理、循证护理干预、追踪临床治疗干预。本文从老年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点和现行的延续性护理管理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患者依从性及雾化吸入技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2.1%)显著高于对比组(73.7%)且前者掌握正确雾化吸入技巧率和患者满意率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使支气管患者患者更为准确的掌握雾化吸入等技巧,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韦鸿光  姜喜 《蛇志》2014,(2):210-212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重构,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紧、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且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该病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患者占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个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称哮喘)是我国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998.10~2003.10,我院采用综合措施治疗50例哮喘患,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率、相关技能掌握率、遵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率、相关技能掌握率、遵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鼻病毒感染与哮喘患儿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4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哮喘发作组和45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哮喘缓解组,并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组;采用PCR法对鼻病毒基因进行检测以判定患儿感染,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对T-IgE与EO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鼻病毒感染14例占31.11%,明显高于对照组0例占0.00%和哮喘缓解组3例占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哮喘缓解组鼻病毒感染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血清T-IgE与EOS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哮喘发作组血清T-IgE与EOS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鼻病毒感染患儿血清T-IgE与EOS明显高于非鼻病毒感染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儿血清T-IgE与EOS无相关性(r=0.325,P0.05);哮喘发作组血清T-IgE与EOS正相关性(r=0.736,P0.05);哮喘缓解组血清T-IgE与EOS正相关性(r=0.613,P0.05);哮喘发作组鼻病毒感染患儿血清T-IgE与EOS无相关性(r=0.316,P0.05),非鼻病毒感染患儿血清T-IgE与EOS正相关性(r=0.674,P0.05)。结论:鼻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关,且患儿的血清T-IgE越高,越容易发生鼻病毒感染,导致哮喘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 E低亲和力受体(sCD23)的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的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布地奈德溶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哮喘急性发作的中重度患者接受1周的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治疗,随访2周,比较用药前、用药后第24小时,48小时,停药2周时FEVI值,PEF值。FVC值及患者对疗效的自我评价。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在肺功能改善方面优于症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溶液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最佳的吸入激素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