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43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观察,发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其中31例病人用藻酸双酯钠(PSS)进行治疗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其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研究结果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PSS能够纠正血液流交学异常,对防治缺血性中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STT)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1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GSTT(30mg/次,一日三次)口服,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8 d后检测患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GSTT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增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GSTT可降低其CRP,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蕲蛇酶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蕲蛇酶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YDA型旋转式血液流变学测试仪及SA-B型软件系统测试治疗前和第二个疗程结束后3~5d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等项。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均明显改善(P<0.01),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蕲蛇酶是目前较理想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建隆  刘用玲 《蛇志》1998,10(2):16-17
目的 探讨蕲蛇酶对缺血性心脑这病血液为学的影响,方法 用YDA型旋转式血液流变学测试仪及SA-B型软件系统测试治疗前和第二个疗程结束后3-5d血液流变学指村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天津和德国西门子合资产TM—8803型旋转式血液流变仪测定了6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结果表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01,其中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提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缺血性眩晕关系密切,作为治疗缺血性眩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曾声玲  黄容 《蛇志》1999,11(2):26-27
我院1992~1995年对50例血液流变学有异常患者用蝮蛇抗栓酶进行纠正,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脑供血不足”住院病人,选其中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  相似文献   

7.
郝继红  严惠民 《蛇志》1997,9(4):59-60
蝮蛇抗栓酶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52例郝继红严惠民(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院苏州215003)中风复发率较高,为了提高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及减少复发率,我们对52例中风恢复期血液流变指标有异常者,采用蝮蛇抗栓酶进行治疗。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LH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LHI在稳定冠脉粥样斑块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24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15例,不稳定心绞痛(UA)133例)及10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与发生ACS48h空腹采静脉血,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在248例ACS惠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LHI 80mg+5%葡萄糖250mi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于治疗10d后检测患者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ACS患者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患者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又显著高于UA组(P<0.01).经治疗10d后,各组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清CRP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CRP增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LHI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示其有抑制冠脉粥样斑块的炎性反应,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栓酶治疗36例脑梗塞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观察(摘要)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梁兴民本文观察36例脑梗塞在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岁60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结果表明,红细胞压积。纤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炎通管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患者,口服消炎通管汤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较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炎通管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该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输卵管局部微循环,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1.
乔晋萍 《蛇志》1995,7(2):49-51
本文对冠心病患者经验经过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高或延长的住院病人164例,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临床症状缓解显著,避免了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的发生,显示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清栓酶治疗中,重度微循环异常3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英  丁文明 《蛇志》1994,6(1):4-6
本文总结清栓酶治疗中度以上微循环异常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320例,观察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清栓酶治疗前、后各项分值和总积分值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并且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好转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结果表明清栓酶改善微循环疗效确切。甲襞微循环检测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危险程度,对指导用药、评估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及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等。前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纳注射液60mg(1次/天)。每例于治疗开始前与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与心电图(ECG)检测。结果:两组心肌缺血症状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bg)、血浆D-二聚体(DD)均显著下降(P<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酮酸盐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给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酮酸盐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清hs-CRP、分析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降低的幅度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血清hs-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酮酸盐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水平、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学强 《蛇志》2006,18(1):19-19
2002-2004年对我院3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检测。现将检测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栓性深静脉炎20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摘要)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邹远萍,段蕾霞本文总结蝮蛇抗栓酶治疗血栓性深静脉炎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8-65岁,病程4天-6年,并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栓性深静脉炎患者治疗前血液流...  相似文献   

17.
韦汐 《蛇志》1998,10(1):40-40
我院1997年3月至7月应用蕲蛇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均为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血栓形成17例,脑梗死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例;男...  相似文献   

18.
蝮蛇抗栓酶与盐酸培他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对比观察(摘要)贵州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神经科李新蓉本文报告用蝮蛇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50例,并与盐酸培他定和维脑路通为主治疗50例作疗效对比。全部病例病强半小时至1个月内。用药前后做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查。治...  相似文献   

19.
清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52例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分析(摘要)抚顺西露天矿医院荆家宏,崔兰英抚顺矿务局医院田敏杰本文观察52例脑梗塞,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两疗程清栓酶治疗后,8项检测指标(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了120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按单双数随机分入激光综合治疗组(激光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各60例。均予静脉点滴通脉液500ml,川芎嗪100mg,每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激光组同时予1LLL1治疗,照射时间60分钟,每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光纤末端输出功率1.5-2.0mW,同时予30例健康志愿者1LLL1一次。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纤溶系统指标和TCD检测,并评定患者治疗5、10天的疗效。研究结果证明,1LLL1IT可以提高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机制是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改善微循环,增快脑血流速度,而且可能有激活纤溶系统功能的作用。所有接受1LLLIT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本临床研究表明,1LLLIT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一项有效的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