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从云南南部产的盂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蛇毒中分离到一个高活性的抗补体因子(anticomplement factor)。它表现出较强的体内、体外抗补体活性,其抗补体活性的比活力为1515u/mg,纯化的抗补体因子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一条带,经SDS-PAGE,确定其全分子量为149kD,还原性SDS-PAGE表明,它由3条多肽链共价结合而成,3条多肽链分子量分别为65.4kD、52.1kD和35.5kD。最小的一条多肽链在还原条件下呈现多态性,一般可见两条带(35.5kD和33.7kD)。过碘酸席夫试剂染色表明,其3条多肽链均含有糖。定量测定表明中性糖含量为1.78%,唾液酸含量为0.38%,其等电点为6.2。对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它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对其3条多肽链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南蛇簕抗眼镜蛇毒的作用。方法抗眼镜蛇毒采用鲎试剂试验法。结果眼镜蛇毒与0.5EU/ml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浓度在7.81μg/ml以上;南蛇簕提取液(含生药)为0.5g/ml浓度时可抗10倍量眼镜蛇毒的凝集反应。结论草药南蛇簕有较强的抗眼镜蛇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免疫性疾病、急性肺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征的发生与补体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抗补体药物研究是新药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发现并分离纯化获得新的抗补体活性蛋白质,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加以研究。在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指导下,采用蛋白质层析技术对眼镜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ALDI-TOF-MS、SDS-PAGE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及分子量;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等电点;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目标蛋白质对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活性以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和SRB法检测目标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测定目标蛋白质对多种来源红细胞的溶血活性;采用KB平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 C18反相层析,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均一的抗补体蛋白质,将其命名为CTX-CI。还原性SDS-PAGE测得CTX-CI的表观分子量为12. 7 kD,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9. 7 kD,MALDI-TOF-MS测得精确分子质量为7. 0 kD;变性条件下测得CTX-CI的等电点为9. 81;N-端氨基酸序列为LKCH。相关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TX-CI能有效抑制人血清补体经典途径,其IC50为0. 046 g/L,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无明显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TX-CI能抑制补体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同时,CTX-CI对肿瘤细胞株A549、K562和MCF-7细胞表现出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 32 g/L、0. 58 g/L、0. 63 g/L;对豚鼠红细胞有轻微的溶血作用;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CTXCI,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表明其属于细胞毒素,CTX-CI能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其机制与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志清  庄茂辛 《蛇志》1999,11(4):12-17
目的 从广西产中华眼镜蛇毒 ( N aja naja atra)中分离了一种新的磷脂酶 A2 ( PLA2 ) ,并研究其性质。 方法 磷脂酶 A2 ( PLA2 )的分离纯化采用 CM5 2、CM-Sepharose CL-6 B离子交换柱和 SepharoseCL-6 B凝胶柱 ,磷脂酶 A2 ( PLA2 )的性质采用经典方法进行。 结果 分离后的磷脂酶 A2 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 HPLC检测 ,其为单一组分。SDS-PAGE测定它的分子量为1 5 0 0 0± 1 0 0 0。等电聚焦测得它的等电点为 6 .3。它的最适温度为 5 5℃ ,最适 p H值为 8.5。氨基酸成分分析表明该酶由 1 2 6个氨基酸组成 ,以 Asp、Ala、Gly、Cys居多。Fe3 、Zn2 、EDTA对其酶活力起抑制作用 ;K 、Ca2 、去垢剂对其活力起促进作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酶的色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可能位于分子表面。药理实验表明 :该酶具有抗胰蛋白酶作用、抗凝血作用、间接溶血作用以及对青蛙具有心脏毒性。 结论 广西产中华眼镜蛇毒磷脂酶 A2 与其它来源的 PLA2 同源性高 ,但性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蛇毒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学资源,是由蛇毒腺分泌的混合物,主要用于防卫和消化捕获的食物。蛇毒具有特殊的腥味,弱酸,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属于生物毒素。主要含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蛇毒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等,不同蛇种分泌的蛇毒成分也有所差异。蛇毒含水量在70%左右,每100ml毒汁中可得干毒20~29g。蛇毒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蛋白质,是其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多次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后,家兔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观察多次蛇毒免疫对家兔在致死量蛇毒攻击下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其中蛇毒组和细胞毒素组分别用眼镜蛇毒及其分离出的细胞毒素于皮下注射家兔后腿,蛇毒+佐剂组和细胞毒素+佐剂组分别用经弗氏佐剂乳化的眼镜蛇毒和细胞毒素以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家兔...  相似文献   

8.
眼镜蛇毒纤维蛋白原溶解因子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Heparin-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和SephadexG-150分子筛层析,从中国眼镜蛇毒(Najanajaatra)中纯化出一种可水解纤维蛋白原Aα链的蛋白酶——组分F.SDS-PAGE测得分子量为47100,为一含2%中性己糖的单肽链糖蛋白;它对纤维蛋白、酪蛋白和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BAEE)均无水解作用,也无激活纤溶酶原的作用;100μg皮下或皮内注射,未见出血反应。组分F对酸和热均不稳定。EDTA,EGTA,PMSF和肝素等可抑制其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benzami-dine,aprotinin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SBTI)则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血清与卵黄中抗中华眼镜蛇毒IgY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四红  孔天翰 《蛇志》2006,18(4):261-264
目的探索特异性IgY的产生和变化规律。方法用眼镜蛇毒原毒免疫产蛋母鸡,ELISA定期检测卵黄中的抗体效价变化,小鼠体外中和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第1次免疫40周后,眼镜蛇毒攻击已免疫母鸡,检测攻击前后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变化情况,未经眼镜蛇毒免疫的母鸡作阴性对照。结果经免疫后第7天蛋黄中即可检测到抗体,经多次加强免疫,40周时蛋黄中还能保持高效价的抗体,通过分离纯化,此抗体可保护实验小鼠免受4 LD50眼镜蛇毒的攻击;同时,鸡血清中也保留着较高效价的抗体,可中和4 LD50以上的眼镜蛇毒。结论用眼镜蛇毒免疫鸡,经多次加强免疫,卵黄和鸡血清中可持久保持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初步检测此抗体可中和4 LD50的蛇毒。  相似文献   

10.
罗肖萍  赵路宁 《蛇志》1999,11(3):12-15
目的 观察眼镜蛇毒及其组分C抗小鼠肝癌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眼镜蛇毒及其抗癌活性组分C与BALA/c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体外孵育,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与肝癌细胞孵育,然后取孵育液接种于小鼠前肢腋下,接种后第10d坏死,解剖取出瘤结,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