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分类学报》2008,33(2):42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动物科学学会委员、国际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蛛形学会理事、第十三届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大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士、国际动物科学学会委员、国际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蛛形学会理事、第十三届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当机立断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大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25日19时40分在保定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动物科学学会委员、国际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蛛形学会理事、第十三届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宋大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25日19时40分在保定逝世,享年74岁。  相似文献   

4.
《动物学研究》2006,27(3):280-280
宋大祥,无脊椎动物学家。1935年6月9日生于浙江绍兴,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原东吴大学)生物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河北大学教授,动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蛛形学会理事、国际动物学命名委员会委员、韩国蛛形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中国动物志》副主编;《动物学报》顾问以及Integrative Zoology和Frontiers ofBiologyin China等刊物的编委。早期研究甲壳动物桡足类、枝角类…  相似文献   

5.
《蛛形学报》2010,(2):65-65
我国著名蛛形动物分类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北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河北省第七届和第八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保定市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明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7日15时16分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逝世.享年61岁。  相似文献   

6.
《动物学研究》2006,27(4):366-366
丁平,男,1962年8月出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和1985年于杭州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2年1月美国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访问学者、研究助理;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教授;2006年2月至6月加拿大阿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访问教授。现任国际鸟类学委员会(IOC)委员、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浙江省…  相似文献   

7.
《动物学研究》2007,28(1):87-87
1963年生,1993年获法国LANGUEDOC理工科技大学,生物种群和生态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还兼任上海市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兽类学会理事,英国国际动植物区系学会(FFI)成员,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的鳄鱼专家组成员等多个国内、国际组织的职务。  相似文献   

8.
《蛛形学报》2013,(2):69-69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于2013年10月18—21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学院召开。中国动物学会给蛛形学专业委员会发来了贺信。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8家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100余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近年来在蛛形动物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动物学研究》2006,27(6):587-587
何舜平(1962-),男。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理学博士,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标本馆馆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保护中心主任、鱼类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组责任研究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理事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代理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生殖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比较内分泌学会理事、国际生物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顾问,亚太地区比较内分泌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动物学家、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中国动物学会扩大理事会在武昌召开 1982年5月上旬,中国动物学会在武昌召开了扩大理事会。学会理事及地方学会负责人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学会部负责同志也参加了会议。秘书长张致一同志作了《学会三年工作总结》报告。会上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一) 组织机构 1.下届理事会应由精力充沛、兼职不多的老、中、青科学家组成,人数以50—70人为宜2。在本届理事会中设立由15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3.聘请对动物学或动物学会有较大  相似文献   

12.
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蜘蛛分类学家朱传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8月 2 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逝世 ,享年 78岁。朱传典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蛛形学研究者之一 ,也是中国蛛形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在中国乃至世界蛛形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积极倡导 ,亲手组织于 1 986年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 ,并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为中国蛛形学研究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数十年来 ,朱传典教授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教书…  相似文献   

13.
《蛛形学报》2011,(2):83-83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27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公司企业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代芹博士等共115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相互交流近年来在蛛形动物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动物学会扩大理来会会议的精神。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讨论,并征得朱传典教授同意,决定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暨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94年,与庆祝中国动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同步进行。望各会员作好准备,会议地点与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1—25日在青岛召开。代表们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29个单位,共56人。大会开幕式由年轻理事、青岛海洋大学副教授宋微波博士主持,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6.
《蛛形学报》2008,17(1):64
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暨第10次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6-3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有12个省市的21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产部门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王新平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代芹博士等共计近100名蛛形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交流了各自近年来对蛛形动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和国际动物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动物学会和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16-19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所、保护区等  相似文献   

18.
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于2004年8月23~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北京动物学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协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动物学家出席了这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代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生殖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比较内分泌学会理事,国际生物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顾问,亚太地区比较内分泌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殖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胚胎学家、生殖生物学家张致一教授,因病于1990年10月8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张致一教授,山东泗水县人,1914年11月17日生,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7年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0月27—30日,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家园国际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和四川省动物学会主办,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四川动物》编辑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药用动物工程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