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 (GERD)是 Allison于 1 946年首先提出[1] ,曾被认为和食管裂孔疝有关。但多数食管裂孔疝并不伴有胃食管反流 ,而 GERD患者常不能证实有食管裂孔疝并存。因此 ,目前尚难确定二者的关系[2 ] 。 GERD是因食管下部括约肌(LES)机能不全致抗反流机制障碍。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及十二指肠液反流至食管内致食管粘膜的缺损及炎症。多累及食管下部 [3 ] 。本文对 GERD的生理解剖、病理生理、病因、诊断、治疗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 生理解剖1 .1 解剖 食管胃结合部存在喷门括约肌。该括约肌由 L ES、 Willis胃斜肌 ,横…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学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消化科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RE患者分成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第4、8周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病变,对治疗方案进行成本(C)-效果(E)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食管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4周、8周治疗的C/E值均低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老年RE的临床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且C/E较低,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治疗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改善和内镜变化。结果:治疗8周,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检查结果示治疗组食管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5)。结论: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联合用药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艾普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普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成本;组间比较观察组最低成本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与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基本一致,但艾普拉唑无不良反应成本,更占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食管黏膜菌群结构。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地区219例老年RE患者,根据Savary-Miller分级和内镜诊断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63)、中度组(n=109)、重度组(n=47)。纳入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其中典型症状包括反酸、胃灼热、胸痛等;非典型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呕吐、呕血黑便、贫血、嗳气、食欲减退等。比较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24 h最长胃食管反流时间、>5 min反流次数及食管pH监测中pH<4总时间、pH<4反流次数。采集各组对象食管下段黏膜样本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基因扩增,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菌群分析。结果 不同程度老年RE患者年龄、胃灼热、反酸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RE患者胃灼热例数(40例,85.1%)高于轻度RE患者(39例,61.9%),重度RE患者反酸例数(42例,89.4%)高于轻度RE患者(43例,68.3%)(均P<0.05)。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反食、烧灼感、反酸症状体征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消除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内科杂病门诊治疗的7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每次5 mg,每天3次;观察组联合服用自拟柴芍护膜汤以及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等症状的严重程度、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的泛酸、烧心、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情志抑郁、善太息、食欲不振以及嘈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柴芍护膜汤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林邓晓玲江艳燕顾雪梅蔡晓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320-32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美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3年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的1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和对照组(奥关拉唑),观察治疗前后内镜下疗效及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内镜下病变较对照组显著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对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经内镜检查及中医辨证确诊为肝胃郁热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以8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6.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和中平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食管黏膜炎症改善均有明显疗效;2.和中平逆方对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vs.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肠道恢复、腹痛腹胀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 年10 月至2012 年10 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98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9%vs.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肠道恢复、腹痛腹胀缓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埃索美啦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两组治疗患者的胃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及餐后饱胀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症的改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效果与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胡于琴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1368-1374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4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分析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黏膜氧化酶-2 (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及护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GF、Bcl-2、CRP和胃黏膜COX-2、P-p65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cl-2、CRP和胃黏膜COX-2、P-p6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躯体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初步结论说明,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EGF、Bcl-2和胃黏膜COX-2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安慰剂反应率进行Meta分析并研究影响该反应率的因素。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ControlledTrialRegister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双盲、随机、安慰荆对照治疗GERD的英文文献,所有文献均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治疗时间至少为2周。对文献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同时绘制漏斗图检查发表偏倚。结果:纳入24个研究,共包括8917名患者。有效治疗的反应率与安慰剂反应率相比的OR为3.70(95%CI:2.77~4.95)。所有的安慰剂反应率为18.84%(2.93%-47.05%)。运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与H:受体阻滞剂治疗者相比,安慰剂反应率明显降低(14.50%vs.24.68%,P=0.05)。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安慰剂反应率与非糜烂性食管炎者相比略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GERD随机对照试验中,安慰剂反应率确实存在。该反应率降低与质子泵抑制剂的运用相关,而与腐蚀性食管炎的存在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与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trin)、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BC-ICRRR)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均下降,RBC-C3b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RBC-ICRRR水平较低,RBC-C3b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能够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水平,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生后第4天开始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滴注(0.7mg/kg·d),1次/d,连用5天.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胃潴留及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日龄、足量胃肠道喂养时间、2周末奶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G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分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