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固有样T淋巴细胞,在感染、肿瘤、自身性免疫疾病和代谢类疾病中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揭示调控iNK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的细胞分子机制,对于阐释iNKT细胞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寻求可能的治疗途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依托泊苷诱导蛋白2.4(Etoposide-induced protein 2.4,Ei24)可调控细胞生长、凋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其对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仍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成功构建T细胞中Ei24特异性敲除小鼠. 敲除Ei24后,iNK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肝脏和脾脏等组织中的iNKT比例和数目明显减少. 进一步研究发现,Ei24主要影响iNKT1和iNKT17 2个亚群,对iNKT2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小. 当腹腔注射iNKT细胞特异性活化抗原α-GC后,敲除Ei24后iNKT细胞的IFN-γ应答更低,但不影响iNKT细胞的IL-4应答. 以上结果表明,Ei24可以调控iNKT细胞的发育与功能.  相似文献   

2.
CD1d限制性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调控多种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s介导的RNA干扰已被证明是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然而特异microRNA在NKT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以及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观察miR-150对小鼠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50基因缺失致小鼠胸腺NKT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影响外周NKT细胞的数量;活化后miR-150敲除小鼠NKT细胞与野生型小鼠NKT细胞相比,IFN-γ产生增加.进一步采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观察miR-150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发现miR-150敲除显著增强半乳糖神经鞘氨醇(α-Galcer)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抑制效果.上述结果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节性B细胞(Bregs)是近年来确认的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B细胞亚群,在免疫反应中通过IL-10发挥调节功能,又称为B10细胞,其表型为CD19+CD5+CD1dhigh,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关于Bregs的发育及发挥调节功能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Notch信号途径是调控细胞双向亚群和双向功能分化的重要信号途径,在T/B细胞分化、CD4/CD8细胞等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在B10细胞发育及其免疫应答中调控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在B细胞剔除Notch信号分子RBP-J基因的小鼠,分析Notch信号对Bregs发育及口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CD19-Cre小鼠与RBP-Jflox小鼠交配,获得CD19-Cre/RBP-Jf/f基因型小鼠,流式细胞仪分析该小鼠CD19+CD5+CD1dhighB10细胞及体外刺激后产生IL-10的B10细胞数量;制备口服免疫耐受模型,分析Notch信号缺失对B10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B细胞特异性敲除RBP-J基因的小鼠的CD19+CD5+CD1dhighBregs数量及体外刺激后产生IL-10的B10细胞数量比杂合子小鼠显著降低;且在口服免疫耐受模型中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结论:Notch信号敲除后,脾脏Bregs及其产生IL-10减少,在口服耐受中不能产生耐受,Notch信号可能促进Bregs发育,并通过IL-10参与调控口服耐受。  相似文献   

4.
p18INK4C属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其突变或缺失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T细胞白血病,但目前关于p18调控T细胞发育及功能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其调控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18基因敲除(p18KO)小鼠,系统地研究了胸腺中T细胞的早期发育及成熟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功能,并利用逆转录病毒的方法在Lin?造血干祖细胞上过表达p18,移植4个月后检测其对T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p18的缺失对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影响不明显,但随着p18KO小鼠周龄的增加会促进CD4+CD8+双阳性T细胞的数量,此外,p18还通过影响CD3+成熟T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及IFN-?,GATA3,Tbx21和Foxp3等的表达增强脾脏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进一步在造血干祖细胞上过表达p18后会影响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进而纠正T细胞在数量上的异常.本研究阐释了p18在T细胞早期发育及后期活化中的调控机制,并证实可通过在干祖细胞水平改变p18的表达进而影响T细胞的分化,这对p18调控T细胞功能异常及参与T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已知天然免疫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在T细胞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它在B细胞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已有的研究提示,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NOS2/iNOS)是正常的IgA抗体应答所必需的,然而,NOS2却能抑制病毒特异性的IgG2a的抗体应答反应。本文的研究人员利用NOS2敲除小鼠研究了T细胞依赖和T细胞非依赖的抗体应答中NO  相似文献   

6.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AR-T)细胞治疗虽然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但仍面临CAR-T细胞体内持续性短的问题,后者与疗效密切相关。Regnase-1具有核糖核酸酶作用,负向调控免疫应答。该研究在脐血T(cord blood T)细胞上成功敲除Regnase-1,制备Regnase-1缺陷的靶向CD19的脐血CAR-T细胞Regnase-1–CAR-T,发现敲除Regnase-1不影响脐血T细胞表达CAR分子,也不影响CAR-T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在CAR-T体外生长早期可显著抑制CD39耗竭分子,并且显著增强CAR-T特异性持续杀伤能力和扩增能力,有助于改善脐血CAR-T细胞持续性,为CAR-T细胞药物的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 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相似文献   

8.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控制免疫应答的不同方面,但其如何调控效应器功能尚不完全明确。该研究鉴定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是 Treg细胞的功能效应器。在 Treg细胞中特异性敲除TRAF3后,CD4+ T细胞稳态受损,表现为Th1型效应/记忆T细胞增加。此外,Treg细胞中TRAF3敲除还增加抗原刺激引起的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激活,伴随着生发中心形成增加及高亲和性IgG抗体产生。虽然TRAF3敲除并没有减少Treg细胞的总比例,但减少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的抗原刺激产生。Treg细胞中TRAF3信号通路是保持较高水平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所必需的,也是TFR细胞生成和抑制抗体反应所必需的。该研究表明,TRAF3作为Treg细胞的功能效应器,具有调节抗体反应的功能,提示其在Treg细胞介导ICOS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iNKT)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独特亚群,兼具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特征,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iNKT细胞被激活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活化其它免疫细胞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在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癌症患者体内,发现外周血中iNKT细胞的数量降低、功能减弱,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基础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抗原递呈细胞或/和体外培养并活化的iNKT细胞,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iNKT细胞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与其机制,以及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DK1对生发中心(GC)的生成、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配种小鼠得到在GC B细胞中特异性敲除PDK1的小鼠,然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脾脏GC的大小,多色流式细胞分析方法观测PDK1的敲除是否会影响小鼠B细胞的发育,ELISA技术检测PDK1敲除的小鼠经免疫后其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是否受影响,结合平面脂双层抗原呈递系统及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TIRFM)观测PDK1的敲除是否会影响小鼠脾脏IgG细胞P8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PDK1的缺失并不会影响小鼠B细胞的发育,细胞群中成熟与不成熟B细胞所占比例均无显著性变化,但在GC B细胞中条件性敲除PDK1会影响小鼠脾脏GC的生成以及T细胞依赖性抗原免疫反应,而且同等条件活化后,GC B细胞中条件性敲除PDK1的小鼠脾脏IgG细胞其胞内分子P85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结论:PDK1对GC的生成、发育及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有氧糖酵解是激活后T细胞的代谢特征,通常认为它通过3'非翻译区(3'UTR)调节机制而增强效应T细胞的免疫应答,例如调节促炎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在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T细胞乳酸脱氢酶A(LDHA)特异性敲除小鼠,发现LDHA参与活化T细胞有氧糖酵解;LDHA敲除在不影响T细胞的生长、增殖、存活以及激活的情况下,可以促进IFN-γ的表达,但这个效应并不依赖于传统的3'UTR调节机制,同时也排除了在1型辅助T细胞(Th1)中T-bet的诱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自稳和免疫耐受中起关键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制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发挥产生抑制,因此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可以通过细胞接触、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调控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内环境因素作用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转录因子Foxp3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是其分化成熟及功能维持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正>Th17细胞分泌的IL-17,是众多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通过干预Th17细胞功能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作者在前期中工作发现,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ase1,ACC1)可以抑制人和小鼠Th17细胞形成,并且促进Foxp3阳性的Treg细胞发育。在本文中,作者进一步证明Th17细胞发育需要依赖于ACC1调控的脂肪酸从头合成,而Treg细胞并不需要,并揭示了糖脂代谢在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Th17细胞利用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产生磷脂用于生物膜合成,Treg细胞则利用外源摄取的脂肪酸来满足这一代谢需要。无论是病理抑制或使用T细胞特异性敲除ACC1,不仅阻  相似文献   

14.
CD137^(+)(又称4-1BB、TNFRSF9)T细胞亚群是一类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效应细胞。CD137^(+)T细胞产生细胞毒效应因子以及在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的能力较强,使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其中CD137^(+)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分泌型CD137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全面了解CD137^(+)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对开发有效的疾病免疫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介绍CD137相关信号对T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机制、CD137^(+)T细胞的特征和效应功能、CD137^(+)T细胞在多种疾病进展中的免疫调控作用,为靶向CD137^(+)T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类型,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发育起着重要作用。Uhrf1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DNA合成过程中可结合半甲基化的DNA同时招募DNA甲基转移酶1参与DNA甲基化的维持,保证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前后的稳定传递。目前关于Uhrf1介导的DNA甲基化是否影响肠上皮发育过程尚不清楚。为探索Uhrf1在肠上皮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肠上皮特异性敲除Uhrf1的小鼠模型,利用HE染色对肠上皮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敲除Uhrf1的小鼠肠上皮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绒毛变短,数量减少,隐窝萎缩;通过表型分析发现,在小鼠肠上皮中特异性敲除Uhrf1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细胞增加、细胞分化异常,同时肠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降低。进一步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发现Uhrf1缺失后DNA甲基化水平大幅下降,诱发DNA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Uhrf1介导的DNA甲基化对肠上皮的正常发育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丰富Uhrf1介导的DNA甲基化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并为进一步明确Uhrf1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T细胞自稳中的作用,采用LoxP-cd4cre酶系统在胸腺CD4+CD8+双阳性T细胞(DP)中敲除hdac3基因.hdac3基因敲除小鼠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但导致外周T细胞显著降低,而且,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主要以活化/效应/记忆表型为主.机制分析表明,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增加并伴随细胞增殖加速,同时,Fas 和Fas配体阳性细胞比率以及Fas配体的表达显著增加.体外TCR活化不影响正常外周T细胞的凋亡,但导致hdac3基因敲除的外周T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HDAC3通过抑制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维持外周T细胞自稳.  相似文献   

17.
影响CD4+CD25+T细胞分化发育的细胞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耐受的精髓即机体对外界病原体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对自身抗原不应答.近两年对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 Treg)所发挥的免疫耐受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进展,对此群细胞所具有的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独特地位已无可争议.但调节性T细胞的多种生物学特征特别是Treg细胞分化发育的分子机制与信号需求并不清楚,因此探索有关Treg的发生发育及其影响机制已成为近两年研究Treg细胞的热点.综述最近的相关研究数据,了解胸腺以及外周影响Treg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产生的多种细胞分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此群细胞的功能及其在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诱导移植耐受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受多个层面调控,包括染色体水平、DNA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等.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一类转录本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涉及上述各个层面,如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的调控、转录的促进和抑制、m RNA的剪辑及对转录因子的调控等.其作用方式复杂多样,可与DNA、mRNA和蛋白质等相互作用而发挥调节作用.LncRNA保守性较差,但其表达却有较高的细胞、组织和分化阶段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分化受到精密的调控,且具有较高的阶段性和特异性.因此研究lnc RNA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免疫系统是较好的选择,这能促进我们对免疫调控的理解,为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lnc RNA的分类和lnc RNA作用的一般分子机制,及其对T细胞、B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索珊珊  张伟  汪洌 《生命科学》2012,(4):340-345
ThPOK(T-helper-inducing POZ/Krueppel-like factor)又被称为Zbtb7b、Zfp67、cKrox,隶属于一个很大的转录因子家族——POK家族。ThPOK最初是被认为与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转录抑制有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POK在T细胞分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CD4^+T细胞的分化发育起着命运决定的核心作用。该文综述了ThPOK在CD4^+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其与另外两种重要转录因子GATA3和Runx3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ThPOK在其他T细胞,如iNKT细胞、γδT细胞及效应CD8^+T细胞中的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热应激是指机体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而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热应激蛋白是机体热应激反应发生后细胞新合成或合成数量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小分子热应激蛋白是热应激蛋白家族中重要的一类成员,作为分子伴侣在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理条件下表达和发挥作用。目前已证实小热应激蛋白还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生物膜膜脂的流动性、核质穿梭作用、免疫应答和疾病治疗等。本综述分别就小热应激蛋白在雄性动物生精细胞发育过程中参与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调控作用以及在雌性动物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妊娠维持和生育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旨在为小热应激蛋白生物学功能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