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对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为全瓷冠组、高嵌体组与覆盖体组各48例。全瓷冠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高嵌体组给予高嵌体修复治疗,覆盖体组给予覆盖体修复治疗,观察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修复后3个月的牙龈指数(GI)与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低于修复前,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低于全瓷冠组(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修复后3年的龋齿、牙周炎症、牙体修复体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 %、16.7 %、8.3 %,对比有差异(P<0.05)。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修复体固位、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分都高于全瓷冠组(P<0.05)。随访3年,三组修复体固位对比无差异(P>0.05),但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对比有差异(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满意度分别为87.5 %、97.9 %和100.0 %,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在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对牙周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组行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邻面接触、表面质地、边缘密合度、舒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修复前,两组GI和PL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12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0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高嵌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健康程度明显提升,GI和PLI评分明显降低,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比较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SonicFill声波树脂修复对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牙体修复方式分为A组(62例)和B组(62例)。A组采用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修复,B组采用SonicFill声波树脂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以及并发症情况、患者修复满意度。结果:(1)A组和B组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后1年时的改良版USPHS标准中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外形、修复体颜色、修复体折裂、基牙继发龋等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A组和B组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后12个月时的GI和PLI均显著低于修复前(P<0.05),但两组不同时间的GI、PLI分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A组修复总满意度高于B组(P<0.05);(4)A组和B组修复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23%和4.84%,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SonicFill声波树脂修复对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效果相当,都能有效保证牙体缺损外观恢复、密合程度和咬合,有利于牙周健康,但高嵌体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应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折裂载荷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5 % vs.80.0 %,P<0.05);研究组的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折裂载荷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 % vs. 22.5 %,P<0.05)。结论:利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全冠修复,抗折强度较高,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患者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患牙62颗)和研究组(n=51,患牙63颗)。对照组给予金属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研究组给予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修复。修复1年后,评价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果。比较两组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修复体的表面光滑率、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率及颜色匹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的修复成功率高,修复后美学效果佳,对牙周组织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max铸瓷高嵌体与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ava Ultimate组与E-max组,各组均为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高嵌体修复治疗,Lava Ultimate组采取Lava Ultimate优韧瓷进行高嵌体修复,E-max组应用E-max铸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对比其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门诊随访,记录修复前、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的咀嚼功能与美学评分,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相关牙周健康指标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龈沟液(GCF)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与满意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修复前咀嚼功能、美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修复后12个月和修复后24个月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美学评分均升高,但两组患者美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Lava Ultimate组修复后24个月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2水平与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7例(急性发作组)、慢性持续期39例(慢性持续组),另选择5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XCL12检测,分析CXCL12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组血清CXCL12、白介素-4(IL-4)、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3(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血清CXCL12、IL-4、IL-17A、IL-13、EOS、IgE、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 %pred)低于慢性持续期组和对照组(P<0.05),慢性持续期组FEV FEV1、FEV FEV1/FVC、FEV FEV1%pred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2与支气管哮喘患者FEV FEV1、FEV 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EOS、IgE、IL-4、IL-17A、IL-13呈正相关(P<0.05)。结论:CXCL12在支气管哮喘进程中可能发挥促炎作用,血清CXCL12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补钾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及对1,5-脱水葡糖苷(1,5-anhydroglucitol,1,5-AG)、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icacid,β-HB)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9年所收治的12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胰岛素不同剂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6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补钾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儿联合小剂量胰岛素,对照组患儿联合大剂量胰岛素,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对1,5-AG、β-HB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糖、1,5-AG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糖及1,5-A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β-HB、白介素6(interleukin,IL-6)、IL-1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治疗后β-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儿治疗后IL-6、IL-1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胰岛素联合补钾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良好,可改善患儿炎症反应,促使临床症状改善,升高1,5-AG,降低β-HB,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全面评估患儿病情,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胰岛素剂量,保证患儿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与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牙的咀嚼能力和外观的效果。方法:选择298例牙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与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与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嵌体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咀嚼能力、外观变化、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修复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的完整度为99.33 %,颜色匹配度为97.32 %,边缘适合性为98.66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8 %、65.77 %和67.11 %(P<0.05)。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外观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LI和G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对修复的总满意度为99.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5 %(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0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53 %(P<0.05)。结论:Lava UItimate优韧瓷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牙的咀嚼能力和外观的效果较氧化锆强化硅酸锂玻璃陶瓷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地佐辛应用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布托菲诺进行术后镇痛,研究组应用布托菲诺联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炎症反应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评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12 h布氏舒适评分(Brinell Comfort Score,B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 的IL-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以及术后48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以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在麻醉前、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HR、SBP以及DBP水平在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高于麻醉前(P<0.05),研究组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HR、SBP以及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进行镇痛干预时,在布托菲诺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佐辛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拟行烤瓷冠修复的9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56颗牙)采用双线排龈法,对照组48例(52颗牙)采用单线排龈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随访24周的基牙与游离龈是否完全排开,龈沟宽度是否合适,牙体预备后肩台的边缘是否清晰、连续,印模肩台是否清晰、连续,有无气泡,模型是否清晰、光滑,牙龈有无渗血等。结果:观察组基牙与游离龈排开不全、印模肩台不清晰不连续或有气泡、模型不清晰不光滑、牙龈渗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24周,两组的修复体边缘隐蔽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级牙数为52颗(92.9%),对照组0级牙数为41(80.8%),观察组的牙周组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法的排龈效果较单线排龈法更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中青年残根残冠患者咀嚼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到2020年7月选择在本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中青年残根残冠患者82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治疗,记录与随访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修复后3个月的舌向集中??侧向??与前伸??最大应力值小于解剖??(P<0.05),解剖??的正中??少于侧向??与前伸??(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3个月的咬合接触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左右侧??力百分比、??力中心距离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后3个月的成功率为97.5 %,高于对照组的85.7吧%(P<0.05)。观察组修复后3个月的外观效果与舒适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牙龈萎缩、感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 %,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结论:相对于牙冠延长术,纤维桩加全瓷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舒适度,并不会影响光弹性状况,从而提高修复效果,减少随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玻璃纤维桩组和金属桩组,每组各20例,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金属桩组给予金属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对所有患者的牙龈指数(GI)、修复齿出血指数(SBI)、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修复效果以及患者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以及修复齿出血指数(SBI)均下降(P0.05);与金属桩组相比,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以及修复齿出血指数(SBI)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颜色匹配率以及边缘适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修复体完整例数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老年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应用与金属桩组相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35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例)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例)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泌乳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泌乳素、IL-10、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血清泌乳素、IL-10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均有所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E、E、DA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泌乳素、IL-10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