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采用示踪技术探索了3H-JA的运输和分配规律及其受伤害胁迫的影响.外源3H-JA能够在小麦幼苗体内向上和向下运输,局部灼伤其运输与分配都发生了改变.从小麦根系饲喂的3H-JA,在植株内的分布量依序为根>茎>叶,时间较长(4h)时分配于心叶的3H-JA大大增加.当叶片受到局部灼伤时3H-JA向地上部的输出量减少;但局部灼伤可加快由心叶饲喂的3H-JA的向下运输,改变3H-JA在小麦幼苗各部位的分配比率.心叶饲喂短时间(5min)时,3H-JA主要积累在受到伤胁迫的展开叶(第2叶)中.向展开叶(第2叶)饲喂的3H-JA向下运输的速率高于向上运输的速率.推测JA运输及分配的变化可能在植株的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局部灼伤对茉莉酸在蚕豆幼苗中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示踪技术研究了3 H_JA (jasmonicacid)在双子叶植物蚕豆 (ViciafabaL .)中的运输和分配规律以及局部灼伤对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外源3 H_JA能够以高于 4~ 5cm·min-1的速率在蚕豆幼苗体内向上和向下运输。幼叶局部灼伤能提高3 H_JA的向上运输能力 ,促进3 H_JA向受伤部位的调运 ;增加3 H_JA向成熟叶片下表皮的运输分配比率 ;阻止3 H_JA从受伤部位的向外输出。据此推测 ,伤胁迫下JA的运输与分配的改变可能与植物体防御伤反应密切相关 ,并有可能参与了对气孔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局部灼伤对茉莉酸在蚕豆幼苗中运输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示踪技术研究了3H-JA (jasmonic acid)在双子叶植物蚕豆(Vicia faba L.)中的运输和分配规律以及局部灼伤对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外源3H-JA 能够以高于4~5 cm*min-1的速率在蚕豆幼苗体内向上和向下运输.幼叶局部灼伤能提高3H-JA的向上运输能力,促进3H-JA向受伤部位的调运;增加3H-JA向成熟叶片下表皮的运输分配比率;阻止3H-JA从受伤部位的向外输出.据此推测,伤胁迫下JA的运输与分配的改变可能与植物体防御伤反应密切相关,并有可能参与了对气孔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14C—水杨酸在葡萄苗中运转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38度高温和27度正常温度分别处理14C-SA标记的葡萄幼苗叶片1,3,6,12h,发现常温下14C-SA向外运转的很少,而高温下向外运转的更少。高温处理和常温对照的14C-SA都既向上运输又向下运输,以向下运输为主,但无向上运输还是向下运输,高温下要比常温下运输的少一些,在常温下1,3,6h,14C-SA以根系分配的最多,12h以茎中分配最多,而在高温处理下1,3h以根中分配最多,6,12h则以茎中分配最多。高温处理和常温对照下都对离引入叶越近的茎段和叶片(除引入叶),14C-SA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5.
以抗盐品种茶淀红和盐敏感品种中国春等两种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甜菜碱对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苗Na+、K+、Cl-的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Cl-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的选择性(SNa+、K+),从而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以抗盐品种茶淀红和盐敏感品种中国春等两种小麦为实验材料,研究甜菜碱对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Na^+、K^+、Cl^-的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K^+、Cl^-的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Cl^-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体内K^+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K^  相似文献   

7.
用38℃高温和27℃正常温度分别处理14C-SA标记的葡萄幼苗叶片1,3,6,12h,发现常温下14C-SA向外运转的很少,而高温下向外运转的更少。高温处 理和常温对照的14C-SA都既向上运输又向下运输,以向下运输为主,但无论向上运输还是向下运输,高温下要比常温下运输的少一些。在常温下1,3,6h,14C-SA 以根系分配的最多,12h以茎中分配最多,而在高温处理下1,3h以根中分配最多,6,12h则以茎中分配最多。高温处理和常温对照下都是离引入叶越近的茎 段和叶片(除引入叶),14C-SA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高温胁迫对~(14)C-水杨酸在葡萄苗中运转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38℃高温和 2 7℃正常温度分别处理14 C SA标记的葡萄幼苗叶片 1,3,6 ,12h ,发现常温下14 C SA向外运转的很少 ,而高温下向外运转的更少。高温处理和常温对照的14 C SA都既向上运输又向下运输 ,以向下运输为主 ,但无论向上运输还是向下运输 ,高温下要比常温下运输的少一些。在常温下 1,3,6h ,14 C SA以根系分配的最多 ,12h以茎中分配最多 ,而在高温处理下 1,3h以根中分配最多 ,6 ,12h则以茎中分配最多。高温处理和常温对照下都是离引入叶越近的茎段和叶片 (除引入叶 ) ,14 C SA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日本牵牛幼苗可通过根吸收3H-玉米赤霉烯酮(ZEN),并向地上部转移。在光照条件下的吸收量明显高于暗中的吸收量。放射活性主要累积在胚轴顶端。大豆幼苗通过叶片吸收的3H-ZEN主要向顶端运输,在处理叶下方的组织中放射活性极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等渗透势(-0.44、-0.88 MPa)NaCl和PEG 6000处理对六叶龄芦荟(Aloe vera)幼苗叶片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电解质渗漏和离子吸收、分配的效应。结果表明: -0.44、-0.88 MPa NaCl和PEG处理10 d均明显抑制芦荟幼苗叶片伸长生长,植株干物质积累速率显著降低, 叶片含水量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上升。NaCl对芦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PEG处理的。不同器官离子含量、根系和叶片横切面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 NaCl胁迫导致芦荟体内Na+、Cl-含量显著上升,根中增幅明显高于叶片,其中Cl-尤为显著。NaCl胁迫严重抑制芦荟对K+ 和Ca2+ 的吸收及其向叶片的运输,根、叶K+/Na+、Ca2+/Na+ 比率显著下降,而PEG胁迫对离子平衡的干扰较轻,是芦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高于盐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芦荟对 -0.44~-0.88 MPa NaCl胁迫仍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主要原因是:1) 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较强,并随着盐胁迫强度增加其选择性增强; 2) 芦荟叶片中的盐分在贮水组织中显著积累,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细胞。同时,芦荟是CAM(景天酸代谢)途径植物,蒸腾极小,盐分随蒸腾流进入地上部的机会小。  相似文献   

11.
用CO2激光对小麦种子分别辐照0、1、3、5min,待其生长至12d时,用10%(W/V)PEG6000胁迫其幼苗,研究激光预处理对PEG6000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伤害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CO2激光预处理3min可使水分胁迫的小麦幼苗根部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可显著提高(P〈0.05)小麦幼苗根部SOD、POD、CAT、APX活性和根长、根干重。激光预处理3min可抑制由水分胁迫引起的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La^3+在小麦幼苗叶片受伤害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低浓度 L a3 +叶喷小麦整株幼苗后 ,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 ,除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影响外 ,却对叶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产生量、O- ·2 和 H2 O2 的产生速率均有影响 ,其变化趋势与不加 La3 + 叶喷的正常和干旱处理的小麦整株叶片相比较 ,变化曲线上升部分却下降 ,下降部分却略有升高。表明 L a3 +可抑制干旱胁迫后引起的小麦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 ,降低干旱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 ,抑制 O- ·2 产生速率 ,减少叶片中 H2 O2积累 ,阻止 Fe2 + 的继续生成 ,限制了由 Fe2 + 催化的 Haber- Weiss和 Fenton反应中底物 O- ·2 和生成· OH的生成速率 ,使小麦叶片中· OH产生量相对减少 ,降低了叶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 ,减轻膜伤害 ,起到了保护、防止膜免受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外源甜菜碱能提高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限制幼苗根系对Na^+的吸收,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的运输,提高体内K^+含量及其向上的运输。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La3+在小麦幼苗叶片受伤害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134-1141
低浓度La3+叶喷小麦整株幼苗后,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除对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影响外,却对叶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产生量、O-·2和H2O2的产生速率均有影响,其变化趋势与不加La3+叶喷的正常和干旱处理的小麦整株叶片相比较,变化曲线上升部分却下降,下降部分却略有升高.表明La3+可抑制干旱胁迫后引起的小麦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降低干旱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抑制O-·2产生速率,减少叶片中H2O2积累,阻止Fe2+的继续生成,限制了由Fe2+催化的Haber-Weiss和Fenton反应中底物O-·2和生成·OH的生成速率,使小麦叶片中·OH产生量相对减少,降低了叶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减轻膜伤害,起到了保护、防止膜免受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旱2号’小麦为试材,采用水分胁迫和复水处理方法,研究了小麦发育过程中不同水分胁迫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小麦旗叶、茎、叶鞘等器官中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中碳代谢相关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合成酶GBS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小麦旗叶、茎、叶鞘等器官中蔗糖含量无显著影响.随水分胁迫的深入,花后12~ 18 d旗叶中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水分胁迫缩短了花后茎和叶鞘中淀粉的积累时间,抑制了茎中淀粉的转化和分配;而叶鞘中淀粉的积累逐渐增大,在中度水分胁迫下积累提前终止.在水分胁迫初期,各营养器官中的NSC含量为旗叶>茎>叶鞘;随着水分胁迫的深入,各营养器官中的NSC含量为茎>旗叶>叶鞘.小麦主要营养器官中NSC的分配速率及主要代谢酶的变化可能是小麦对水分胁迫的一种生理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6.
伤胁迫对蚕豆叶片中茉莉酸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应对伤害等环境刺激的反应中,已知茉莉酸(JA)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但目前对JA的细胞和亚细胞定位知之甚少。本研究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和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证明茉莉酸分布在蚕豆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保卫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上。其中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核是JA分布的主要场所。叶片的局部灼伤可提高JA在质外体和气孔保卫细胞中的水平。由此推测,伤胁迫下JA分配的改变可能与植物体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对气孔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用CO2激光对小麦种子分别辐照0、1、3、5min,待其生长至12d时,用10%(W/V)PEG6000胁迫其幼苗,研究激光预处理对PEG6000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伤害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CO2激光预处理3min可使水分胁迫的小麦幼苗根部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可显著提高(P0.05)小麦幼苗根部SOD、POD、CAT、APX活性和根长、根干重。激光预处理3min可抑制由水分胁迫引起的小麦幼苗根部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镉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个小麦品种(豫麦4、扬麦15、宝丰7228和宁麦13)为材料,研究了镉胁迫对水培条件下小麦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植株体内与氧化胁迫有关的CAT和POD活性下降,H2O2和MDA含量上升;4个品种在镉处理后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程度上表现不同,显示出对镉耐性的差异,其中扬麦15对镉耐性高于其他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土壤盐碱胁迫对春小麦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2种浓度土壤盐分胁迫下春小麦各品种不同时期各器官K^ 、Na^ 含量以及K^ /Na^ 的变化及其与抗盐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各品种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值均有所下降,但不同品种的下降程度不同。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植株中K^ 、Na^ 含量均有所增加,但K^ 增加的幅度小于Na^ 的增加幅度,因而K^ /Na^ 呈明显下降趋势;在不同土壤盐分胁迫下,小麦品种K^ 、Na^ 随生育进程在体内各器官的分配发生动态变化,在分蘖期地上部K^ /Na^ >根部,孕穗期各器官K^ /Na^ 依次为:幼穗>旗叶>茎>倒4叶,而灌浆期则依次为:籽粒>旗叶>茎>倒4叶,说明生长旺盛的器官拒Na^ 能力强于其它器官;不同品种的K^ 、Na^ 含量及K^ /Na^ 不同,一般抗盐性强的品种在各时期均具有较高的K^ /Na^ ,反之则K^ /Na^ 较低;小麦的籽粒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K^ /Na^ 中一定的正相关,其中与分蘖期植株地上部的K^ /Na^ 及叶(K^ /Na^ )/根(K^ /Na^ )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此时期的SNa^ K^ 相关性最强,γ为-0.9670。因而,以分蘖期的K^ /Na^ 尤其是SNa^ K^ 作为小麦田间抗盐性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外源使用Ca2+、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3+与钙调素拮抗剂三氟拉嗪(TFP),研究了钙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ADH、LDH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诱导产生了新的ADH和LDH同工酶条带。低氧胁迫下,ADH、LDH同工酶丰度和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外源增施Ca2+有利于Ca2+信号的形成和逆境信号的传递,营养液添加CaCl2缓解了低氧胁迫对黄瓜植株的伤害,ADH、LDH同工酶丰度和活性接近对照水平;La3+抑制Ca2+的吸收和体内运输,营养液添加LaCl3显著抑制了ADH和LDH同工酶丰度和酶活性,黄瓜幼苗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显著低于低氧处理,表明La3+加重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植株的伤害;TFP抑制了低氧逆境胁迫信号的传递,营养液添加TFP抑制了ADH和LDH同工酶丰度和酶活性,ADH和LDH同工酶丰度和酶活性显著低于低氧处理,黄瓜幼苗植株生长受到抑制,黄瓜植株的低氧耐性降低。暗示外源Ca2+参与了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无氧呼吸代谢的调节,增强了Ca2+向植物体内的运输,缓解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植株的伤害,增强了植物对低氧的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